巧克力牛排 发表于 2006-11-2 23:54:00

[转载] 大学生成为抑郁症高发人群

今年9月13 日至15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将对《北京市精神卫生条例(草案)》进行正式立法审议。由于精神卫生工作不仅面临高风险,而且涉及大量其他公共卫生事业中所没有的法律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现行法律的空白,因此需要通过专门立法来加以调整。据了解,上海市曾于2001年12月,通过了我国首部规范精神卫生问题的地方法规——《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并于2002年4月起施行,该《条例》对精神病的防治体系建设、精神病人的权益保障作了详细规定。

    北京10万以上大学生患有抑郁症

    最近,据北京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透露,2003年北京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市抑郁症患者约50万人,大学生、妇女、儿童、老年人为重点发病人群,其中,大学生患抑郁症率为23.66%,即北京地区患有抑郁症的大学生不少于10万人。

    据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的不仅仅是北京,2005年12月,曾有一家调查机构对内蒙古一所高校1~4年级1475名在校大学生(其中男生656名,女生819名;本科生1006人,专科生469人;平均年龄21.4岁)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调查显示:心理状况正常者903人,占61.3%%;有严重心理问题者130人,占8.8%%;有轻度心理问题者442人,占29.9%%。即:存在心理问题者占调查总数的38.7%%。

    据全国大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魏文风老师透露,从对河北省一些高校新生心理普查来看:存在严重心理障碍并导致心理疾病的学生占总数的0.8%%~2%%,“这一群体的心理问题不是学校能解决的,需要进入医院接受正规医学治疗”;25%%~30%%的学生存在一定心理困惑或轻度心理障碍,“这是最需要学校关注的一类人,也是容易走上极端的危险人群”。

    名校学生患者可能不少

    本来,能够考上全国最著名高校的学生,前途比较光明,心理问题应该较少,但笔者打开北京几所最著名高校的B B S 的Psychology (心理)版,却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一名学生说:“曾经有一些痛苦的往事,已经三年多,白天基本上能控制它,晚上却会因它做噩梦,早上起来精神恍惚、头疼欲裂。那些事给我的伤害太深,以致现在很自闭,不爱跟任何人交往,并且担心伤害自己的恶魔,会破坏现在的生活,经常担惊受怕。谁能来告诉我,怎样才能解脱!”

    一名学生说:“不停地在想,也许自杀,一了百了才是最好的解脱。我一直被学习所折磨,现在连阅读一个句子也非要拆开来反复地看才能理解,我快疯了,感觉自己变成了一个废人,什么都干不了。该怎么样去面对今后的日子?不知道!将来的路在哪里?不知道!如果有一个办法,可以不打扰任何人地悄悄离开,我想我早就走了。”另一名学生说:“不知道该如何描述自己现在的状态,周期性的情绪极端低落,干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有出家的念头。可能是比较内向,有点自闭,不知道该如何认识新的朋友,总觉得他们都不怀好意,这让我怀疑自己不适合生活在这个社会。这段时间总是通宵看球赛麻痹自己,不吃,不饿,感觉像是死去。今天得知一个女生跳楼了,害怕!”

    抑郁学生不说“郁闷”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那些动不动就大声告诉别人他(她)十分、非常、很“郁闷”的学生大多心理健康,即使有心理问题,其程度也很轻。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可能更多地存在那些沉默寡言、不喜向人透露心声以及家境相对贫困然而学习刻苦用功的学生当中,这部分学生当中可能患有抑郁症的,大多存在蔑视或害怕向外界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的倾向,他们几乎很少或甚至不使用“郁闷”一词。

    “我挺讨厌这个词,因为它听起来很儿戏,说‘我很郁闷’,其实就跟说‘我给蚂蚁咬了一口’差不多。”一名怀疑自己患有抑郁症的大三学生说,“对我来说,那些真正的心理苦恼从来都没法说出口,有时心里痛苦得难以忍受,也想找个人说一说,或者到BBS上发泄一通,可每当我要这么做的时候,我的胃就会翻腾,想呕,还想哭,觉得别人知道我的痛苦之后,一定会在暗中笑话我。我也很鄙视自己那种想倾诉的欲望,这太丢人了,男子汉大丈夫,居然懦弱到要把苦恼非说出来不可的地步!真可笑!”

    非“典型”抑郁要及时咨询

    此外,广播电视大学心理辅导教师李老师认为,还有三种不易被察觉的抑郁症:一、“微笑”型抑郁。“这类患者虽有抑郁的主观体验,但在旁人面前,却总是有说有笑,旁人很难察觉到他是‘强装笑颜’”。二、“勤勉”型抑郁。“这类患者表现为‘学习狂’、‘工作狂’,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工作,终日忙忙碌碌,最怕闲下来。”三、“隐匿”型抑郁。“患者将主观抑郁归咎于躯体问题,因此常常身体不适,抑郁情绪却不明显。”

    以上三种抑郁症由于不“典型”,所以容易被忽视,使病人长期陷于精神痉挛而不能自拔,甚至导致自杀。“而当不幸发生时,患者的亲人朋友往往十分诧异:‘这怎么可能呢!不久前我们才和他见面,一起吃饭,觉得他很正常啊!’”。因此,“对于这三种抑郁症尤须重视,属这三类表现的学生应该及时进行咨询,以确认是否患病,避免日积月累,最后酿成不幸。”

    轻度抑郁可以自我调节

    北京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刘老师认为,“其实抑郁症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能将抑郁情绪及时发泄出来。”刘老师认为,从整体上来说,抑郁症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叫生理性抑郁症,即患者患抑郁症没有诱因,它是由大脑分泌的一种管理情绪的物质造成的。这是最严重的一种抑郁症,必须通过药物治疗。第二类叫继发性抑郁症,它主要是由长期的失败、无助造成的。这类抑郁症主要以心理治疗为主,必要时辅以一定的药物治疗。第三类是轻度抑郁症,这类患者可以先自我调节,如果效果不明显,再做心理咨询。”

    刘老师提出四条自我调节建议:一、“不要管自己怎么想,主要是去行动。当要去做一件事时,心理产生‘这件事真没意思’的想法,应该马上来个相反的心理暗示:‘这件事其实挺有趣的嘛!’”二、“坚持正常日常生活活动。患者放弃日常生活活动是很有害的,越是这样越会感到自己没用。”三、“制订一个运动计划,每天强逼自己做一定量的健身运动。”四、“每天晚上睡觉以前,写点日记,把好的事情记到日记上。”

    链接

    典型抑郁的特征

    北大心理咨询中心方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抑郁症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大部分抑郁症患者都会有以下一些表现:

    一、情感上:“经常感到悲哀、绝望、无助、自责和懊丧,时常感到自己‘未老先衰’或‘身未死而心先死’,对人和事物失去兴趣,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很乏味无聊,有时会想到死,想到结束自己的生命。”

    二、身体上:“面色苍白、目光迟滞;胃口差,体重下降;汗、唾液减少;出现睡眠障碍(早起,入睡难),多恐慌梦;常感乏力、不安、激动。”

    三、行为上:“孤寂自卑,不愿结交朋友,不愿参加群体活动;消极怕事,不愿意奋发有为或是欲振而无力;心理反应不灵活,并常伴有运动功能迟滞。”

    四、思维上:“思考问题,思路经常杂乱无章,不能掌握自己的思维过程。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胡思乱想,并且时伴自言自语和无故发笑。”

    以上是典型的抑郁症患者的表现,“如果有人有以上全部或大部分症状,并且持续两个星期以上,明显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就应该及时去看心理医生,尽快进行治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载] 大学生成为抑郁症高发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