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猫 发表于 2006-11-22 10:26:00

[转载] 【转贴】假文凭在我们中国还少吗?

童大焕中国日记http://tdh318.blog.sohu.com/

大焕按:昨天傍晚,东方早报、新京报不约而同地约我写有关高校卖文凭的社论,因为先答应了东早,所以没法儿再答应新京。这样的“同题约稿”在我多年的评论生涯中并不多见。早晨起来,发现新京的社论改了,是关于住房公积金的,评论版上也没再见有关高校卖文凭的,不知何故。但北京青年报的“今日社评”却是关于高校卖文凭的,作者是北青评论员李星文,标题是《又见“克来登大学”卖文凭》。三家大报,同关注一题,也算罕见了。也许这有助于评论作者如何认识“选题”。故此作个小小“备忘”。

下面是我的文章原稿和见报稿。见报稿在标题和内文上都由编辑作了修改。另外,只要不改变我的原意,我不反对编辑对文章本身做编辑处理。因为众所周知,各媒体的“尺度”将直接影响文章的“自由度”。这是时下的“中国国情”。



原稿:高校自主办学才能扼制假文凭

童大焕

从表面上来看,中国有着世界上最严厉的高考制度、高校准入及办学制度、文凭认证制度,因为这三个方面都牢牢掌握在国家,确切地说是掌握在教育主管部门手里。高校能不能办、开什么专业、颁发什么文凭,乃至于招生用什么考卷和标准,几乎全部都由教育部说了算。

这么严厉的制度,应该招到最优秀的学生,培养出最受市场欢迎的人才,也应该最少舞弊和腐败现象才是。然而,真正的事实可能与管制的初衷背道而驰。比如这两天,媒体热议的事件有:《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报道,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表示,今年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了75万人,总量达到413万。按照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约有124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郑州招聘上,3万大学生将位于郑州中原国际博览中心的两扇玻璃门轰然挤倒,电梯也被挤变形。省教育厅提供的数字显示,此次大会只有260多家用人单位招贤,但前来应聘的大学生却超过了3万人,其中包括研究生。

另一则消息来自《?望东方周刊》:全国数所高校涉嫌贩卖文凭丑闻,只需一万到两万块钱就能买到一个大学文凭,这个文凭还可以在教育部的网站上查到!主要是成人高考的业余、函授、脱产的毕业证、学位证。也有全脱产的毕业证,一般一个月可以办好。

事实上,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年甚一年的社会热点,招生腐败、文凭丑闻也不是今日才有的现象,其中曝露出来的问题也可以说是教育积弊之一种。没有人统计过我们这个社会上到底有多少“真的假文凭”和“假的真文凭”在招摇过市,但也许没有人会否认,中国大陆恐怕是世界上假文凭最多的地方,看看大街小巷泛滥成灾的“办证”广告就可见一斑。媒体时不时披露某地某机关50%甚至70%的干部都持有假文凭什么的,这类事情并不鲜见。而那些“真的假文凭”即文凭是真的,正正规规从大学办出来的,文凭里却没有持证者的真才实学的那一类,更是无法统计。各大学包括各名牌大学几乎不受控制的成人教育和在职学历学位班,是这方面的主流;至于眼下某些官员的简历,清一色的“研究生学历”,硕士博士文凭,它们就更不会“来历不明”了。有人曾乐观地估计,教育部的网上文凭认证可以成为杜绝假文凭的利器,但它杜绝得了类似“真的假文凭”吗?

在西方许多国家,使用假文凭不仅是一种耻辱,而且是一种罪恶,一旦某官员被揭露使用假文凭,轻则丢官下岗(那几乎是必然的),重则刑法侍候。我们这边最重的惩罚是自查和收缴,原来是什么官(包括通过利用假文凭升官)还是什么官。这就使得假文凭使用起来无任何风险,而贫寒学子十年寒窗倾家荡产读来的真文凭往往英雄无用武之地。莘莘学子的“公务员”报考热已以到了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地步,公开招聘一个公职人员的社会平均成本已经达到史无前例的2.6万元!但另一方面,那些有关系有背景的人却可以过五关斩六将一路畅通无阻地直取公务员职位(当然,也可以在事前或事后同样轻松地获取正规大学的“真的假文凭”)。

2006年11月15日《新京报》报道了一则消息:10月25日,山东齐河县警方侦破一起案件:,今年以来有33人通过假冒的县委书记签名,进入该县各个党政机关。经查证,只有小学文化的无业游民时国祺,雇用他人仿冒县委书记的签名,不仅把自己和妻子“安排”进了审计局和劳动局,还收取他人钱财将多人“安排”至党政机关。人们不禁会问:持假签名者33人,被查了,持真签名又如何?山东齐河县如此,全国其他两千多个县、几百个地区、几十个省,遵循的也都是一样的程序、一样的规定。谁能肯定他们就一定“例外”呢?

事实证明,在教育垄断的基本格局之下,没有哪所大学包括名牌大学会珍惜自己的文凭,滥发文凭甚至文凭买卖或变相买卖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做法。买卖双方都凭此衣食无忧,因为“别无分店”。与之相反的是,另一些民办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含辛茹苦教学,甚至因为其在我国高等教育序列中“二等公民”的身份而不得不加倍努力地教与学,多少也可算有些真才实学,但学校却往往没有颁发文凭的“资格”。最近频频发生的民办高校退学甚至冲突事件,原因都和毕业证有关??临到毕业了,学生发现学校发的毕业证书不被“国家和社会”所承认,“不是教育部认可的文凭”。

看来,要想扼制假文凭泛滥,最好的办法只有开放文凭,引入市场竞争。文凭不必教育部认可和审批,高校自主办学、自行颁发!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新办大学要想获得社会的认可,惟有老老实实珍惜自己的羽毛;而那些名牌高校因为有无数自由的后来者虎视眈眈,也就不敢高枕无忧地躺在病床上吃老本抽鸦片!

2006-11-20

程序猫 发表于 2006-11-22 10:27:00

RE:[转载] 【转贴】假文凭在我们中国还少吗?

见报稿:

国家信用不是“文凭”的保护伞



早报特约评论员 童大焕 2006-11-21 03:06



  中国有着世界上最严格的高考制度、高校准入及办学制度、文凭认证制度,因为这三个方面都牢牢掌握在国家,确切地说是掌握在教育主管部门手里。按理说,有这么严厉的制度,应该招到最优秀的学生,培养出最受市场欢迎的人才,也应该最少出现舞弊和腐败现象才是。然而,真正的事实可能与管制的初衷背道而驰。

  这两天媒体热议的事件有:《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报道,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表示,今年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了75万人,总量达到413万。按照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约有124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而在2007年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上,3万余名大学生将位于郑州中原国际博览中心的两扇玻璃门轰然挤倒,电梯也被挤变形。

  另一则消息来自《瞭望东方周刊》:全国数所高校涉嫌贩卖文凭丑闻,只需一万到两万块钱就能买到一个大学文凭,这个文凭还可以在教育部的网站上查到!主要是成人高考的业余、函授、脱产的毕业证、学位证。也有全脱产的毕业证,一般一个月可以办好。

  事实上,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年甚一年的社会热点,招生腐败、文凭丑闻也不是今日才有的现象,其中曝露出来的问题也可以说是教育积弊之一种。没有人统计过我们这个社会上到底有多少“真的假文凭”和“假的真文凭”在招摇过市,但媒体时不时披露某地某机关50%甚至70%的干部都持有假文凭什么的,这类事情并不鲜见。而那些“真的假文凭”,即文凭是真的,正正规规从大学办出来的,文凭里却没有持证者的真才实学的那一类,更是无法统计。各大学包括各名牌大学几乎不受控制的成人教育和在职学历学位班,是这方面的主流;至于眼下某些官员的简历,清一色的“研究生学历”,硕士博士文凭,它们就更不会“来历不明”了。

  在西方许多国家,使用假文凭不仅是一种耻辱,而且是一种罪恶,一旦某人被揭露使用假文凭,轻则丢掉工作(那几乎是必然的),重则刑法侍候。我们这边最重的惩罚却仅仅是自查和收缴,这就使得假文凭使用起来风险很小,而贫寒学子十年寒窗读来的真文凭往往英雄无用武之地。

  事实证明,在教育垄断的基本格局之下,不少正规大学滥发文凭甚至文凭买卖或变相买卖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做法。买卖双方都凭此衣食无忧,因为“别无分店”。与之相反的是,另一些民办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含辛茹苦教学,甚至因为其在我国高等教育序列中“二等公民”的身份而不得不加倍努力地教与学,多少也可算有些真才实学,但学校却往往没有颁发文凭的“资格”。最近频频发生的民办高校退学甚至冲突事件,原因都和毕业证有关———临到毕业了,学生发现学校发的毕业证书不被“国家和社会”所承认,“不是教育部认可的文凭”。

  关于高等教育是否应该产业化的讨论,现在已经有了结论。退一步说,高校即使循产业化路径成了“商家”,也应该对自己的产品负责,对消费者(学生)负责。但从真假文凭的泛滥来看,很多高校所做的仅仅是顶着国家信用(文凭认证)的招牌,大肆招收学生,收取高额的费用,却不对教育质量负任何责任。这些高校不仅没有做好“商业信誉”,更别提什么社会责任了。

  长此以往,即使是国家信用的保证,也不能避免“文凭”的彻底贬值。看来,要想遏制假文凭泛滥,最好的办法只有引入市场竞争和监督。文凭不仅需要有国家的信用保证,更要有市场严格的检验。无论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新办大学,还是名牌高校,都应该明白一点,国家信用不是它们不负责任的教学质量的保护伞。

黑山道长 发表于 2006-11-23 12:15:00

RE:[转载] 【转贴】假文凭在我们中国还少吗?

如果一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相应的由于市场经济的操纵作用必然会带来文凭含金量的下降,中国的教育体制本身就有不小的问题,如果再这么干的话,很难想象是否会出现拿着博士毕业证书的文盲这种可笑的事情,至于说到在一个有力监督体制下的市场竞争体制,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国内监督的力度你又不是不知道~~
所以,加大国家监管的力度,取消高校的经济自主权,最好实行90年代以前的高校选拔制,取消高校学费等等老百姓自己掏腰包的教育费用,增加普通百姓的部分教育税费,让高校变的无钱可赚,同时,加大教育投入,建设多层次的教育教学体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基本上能解决掉部分问题~~~

ringtan 发表于 2006-11-23 14:33:00

RE:[转载] 【转贴】假文凭在我们中国还少吗?

水瓶寥寥 发表于 2006-11-24 15:55:00

RE:[转载] 【转贴】假文凭在我们中国还少吗?

去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文凭验证室看看后面的齐墙高的大铁柜子里面装的什么就知道假文凭的市场了。

去年最窝火的一次招聘,三个拟录用的品质工程师,其中居然两个是假文凭。其中一个假的还是之前从TCL出来的。

最无奈的遭遇:猎头公司推荐并且录用的人中,发现了两名假文凭……都是部门负责人级别啊……
想不通的是,居然其中一个是几年前从华为出来的。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真是难以置信。

紫红色的狐狸 发表于 2006-11-25 20:30:00

RE:[转载] 【转贴】假文凭在我们中国还少吗?

文凭真那么重要吗
重要的应该还是实际能力
善意的谎言充满了我们的世界
但是请不要以为这个就是评定人的唯一标准
也就是说,请不要觉得用假文凭就不好
也不要觉得用假文凭就很好

程序猫 发表于 2006-11-26 12:04:00

回复

以下是引用紫红色的狐狸在2006-11-25 20:29:51的发言
文凭真那么重要吗
重要的应该还是实际能力
善意的谎言充满了我们的世界
但是请不要以为这个就是评定人的唯一标准
也就是说,请不要觉得用假文凭就不好
也不要觉得用假文凭就很好
**************
如果不重要,那您以后招聘的时候就不要写学历要求了,费那个事情干吗?
学历和能力并不矛盾,有学历而且有能力的人很多很多,干吗非要在用假文凭的人中间选所谓人才呢?
善意的谎言充满世界?你是怎么界定谎言是否是善意的呢?如果一个小混混从街边上买个假文凭然后应聘你们公司的经理然后卷款跑路,这个假文凭是善意的吗?现在用假文凭中好的人真的不太多。
中国社会现在如此差的诚信环境就是因为有太多大家感觉无伤大雅的谎言了,因为那些谎言还没有伤害到你的利益,伤害到了你就感觉骗子有多可恨了。
文凭说明不了太多,但假文凭可以说明的就太多了。

康伟 发表于 2006-11-27 11:49:00

RE:[转载] 【转贴】假文凭在我们中国还少吗?

现在很多民办高校也在卖文凭,国家不承认的也可以出来卖,骗的是不了解的企业和单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载] 【转贴】假文凭在我们中国还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