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子 发表于 2006-11-30 09:27:00

[转载] 中共十七大代表 遴选标准出炉

中共正式向全社会公示十七大代表的遴选标准。中共机关报《人民日报》昨天发表评论员文章,对党代表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明确要求,主要包括“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实质内容。
  文章也强调,十七大代表选举对于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对于党代表的政治要求及关于选举党代表的政治意义,明显带有中共总书记胡锦涛的个人政治色彩,显示他在中共的领导地位已更加巩固,十七大也势必在他的主导下完成新一轮的人事布局。

外交成就强化胡锦涛政治威望

  文章选在胡锦涛结束访问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后发表,显然也经过刻意安排。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的风头被认为盖过美国总统布什,此次外交成就无疑对胡锦涛的政治威望有强化作用。
  除了看工作表现和议事能力,文章认为对于十七大代表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看思想政治素质”,具体四点包括了具有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密切联系民众的能力;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研究中共党史的学者分析说:“理想信念及联系群众是虚的,后两点要求才真正看出胡锦涛的影响。”
  “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标准涵盖了“能否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理解和认真贯彻中央的指示精神,讲政治,顾大局,立场坚定,明辨是非,在关键时刻经得起考验”。
  学者指出,这个要求意味着十七大代表必须是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效忠,并认真执行党中央的政策。
“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标准则涵盖了“敬业勤奋,在生产和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公道正派,清正廉洁,道德品质好,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学者说,这个要求更有强烈的胡锦涛个人色彩,因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他所提出的口号,而他向来重视党员干部的道德品行,对中共7000多万名党员进行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按照这两个标准选举出来的十七大代表,意味着胡锦涛将在十七大后有能力进一步推动他的新政,包括启动局部但讲求实效的政治体制改革。
  上月初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采纳了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的行动纲领,并且还要同步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的改革创新。《人民日报》文章突出十七大代表选举对“党内民主”的推动作用,显示中共试图在扩大党内民主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中共之前宣布,十七大代表候选人多于应选名额15%,差额比例比十六大增加了5个百分点;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党员”等基层代表至少30%,比十六大增加5个百分点。
  文章说,十七大要尽可能做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层次都有代表,包括要有适当数量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党员。
  至于十七大的人事安排,分析人士认为一些地方的“一把手”如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等可能都要调入中央工作,因而十七大前将有一轮地方“一把手”的调动。
  十七大代表选举工作从本月开始,到明年6月底前结束,大会预计在明年底召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载] 中共十七大代表 遴选标准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