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ZZ]企业快速成长大揭秘
ZZ: 刘子熙博客企业追求什么?企业经营者追求什么?
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中,企业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追求利润对于企业而言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投资者都是想在最快最短的时间里面获得最大的回报,经营者都是想在最快最短的时间里面把企业做大做强,快速成长是许多企业(家)的理想,那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效果如何呢?
在经济快速发展之后,企业就会具备一定的规模,为了进一步扩张发展,企业往往会选择多元化、国际化等战略来期望越做越大,可是快速发展往往会遭遇失败,快速成长常常会面临挫折,求快?求稳?这之间的问题接踵而至。
中国民营企业曾经的巨鳄——新疆德隆,业务曾经遍及矿业、旅游、零售、汽车、农业、食品、银行、证券、信托等数十个行业,为什么会在2004年突然宣布破产?
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是的“长虹”商标誉满海内外,“长虹”是中国的“彩电大王”,“长虹”被世界银行组织誉为“远东明星”,这样的商业巨头为什么会在2004年遭遇巨额亏损?
中国的企业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怎么会在寻求快速成长的道路上面遭遇失败,面临挫折?
激进的做法、错误的判断、过长的战线给企业的快速成长带来隐患,成为企业快速成长的拦路虎,使得企业成长危机四伏,可是企业就是为追求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而生的,因此不管面临多大的困难,追求企业快速成长依旧是绝大多数企业追寻的目标,绝大多数企业仍旧梦想着自己的企业成为快速成长的典范,期望着蒙牛集团这样的神话会在自己身上发生,期望着三星电子的光芒在自己身上闪烁。
企业快速成长究竟有没有秘诀?企业快速成长能不能找到捷径?企业快速成长究竟能不能找到统一的模式?
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曾经写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其实企业的兴衰成败与此亦有异曲同工之妙。所有成功的企业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失败的因素则往往集中在一个方面。成功的企业,其原因是相似点,而失败的企业,原因则是不同的,因此期望企业快速成长是有秘诀、有捷径、有模式可循的。
当然,我们所说的有秘诀、有捷径、有模式,并不是说生搬硬套某些成功企业的模式,而是通过寻找这些企业的成功相似点,总结出一条适合企业,或者说是自己企业快速成长的秘诀、捷径、模式,通法。
那么企业的快速成长秘诀、捷径究竟是什么呢?
IBM咨询公司曾经对世界500强企业做过调查:500强企业成功的关键是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而这些创新又统统是根植于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的。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哺育。社会发展、时代进步,能否建立起适应经济发展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是企业快速成长的风向标。
何为企业文化?如何建立企业文化?如何让企业文化一代代传承,使其成为企业快速成长的风向标?
文化是一种很虚化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或许你能明白文化的含义,可是如果让你来表达“文化”这个东西,你可能会回答,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属于文化的范畴,它也不是一天形成的,适应经济发展的企业文化必须从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每一个过程着手,它不会从天而降,不可能一蹴而就。那么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成功企业究竟是通过什么方法(手法)实现企业文化传承的呢?
在企业内部,最快捷、最高速的企业文化传承方法就是学习。世界500强企业成熟的企业文化就是通过学习来传承的。
全球IT科技巨擎HP拥有“惠普特色”的实战性课程,拥有全球培训网站、e-Learning远程教育系统,拥有自己的管理学院和商学院,以此来打造自己的一流品牌和优质服务。
世界著名日用消费品制造商和经销商美国宝洁公司拥有自己的P&G培训学院,提供系统的入职、管理技能和商业技能、海外培训及委任、语言、专业技术培训,让员工从走入宝洁的第一天就开始体验 “全员、全程、全方位和针对性”的培训特色。
世界无线通讯巨人的美国摩托罗拉公司1985年开始开展“教育运动”:创立 “摩托罗拉培训教育中心”、“摩托罗拉大学”,通过培训来称霸世界无线通讯市场,通过培训在竞争激烈的高科技电子产业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其他诸如麦当劳的“汉堡大学”、通用公司的通用管理与发展学院、西门子的西门子管理学院、爱立信的中国培训中心和中国学员……这些五百强的企业都是通过他们的“教育”之道来培养的自己人才,建设自己的队伍。
500强企业就是通过建立完善的学习机制——培训课程、培训机构、培训体系等等来实现企业文化的传承,来实现企业品牌、服务的建立,来实现扮演市场领路人的角色。
这是否为我们企业的快速成长带来了借鉴价值呢?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现代社会高速运转,企业要快速成长就必须通过学习。学习能力的强弱就等于竞争能力的强弱,训练学习能力是企业的原始生存能力,懂得训练学习能力就是找到了企业的生存能力;懂得有方向得学习,就是为企业找到了发展之路;而懂得有体系,有建制的训练学习能力,就是为企业找到了方向正确、目标清晰、步骤准确的快速成长途径。
500强企业为什么在是500强的企业,为什么在市场竞争中会处于一个强势地位,追根溯源,他们靠得就是有体系,有建制的训练学习能力。
RE:[转载] [ZZ]企业快速成长大揭秘
我们的企业要快速发展,要快速成长,训练学习能力是关键,是根本,是捷径,因为有体系,有建制的训练学习能力放到哪里都是“王道”。清康熙14岁用 “布库”少年智擒满洲第一勇士鳌拜,靠得是有计划地选拔一批王族少年,系统地学习擒拿术,依靠巧劲,依靠谋略,迷惑鳌拜,并且最终战胜鳌拜,为之后的亲政,清王朝的兴盛奠定坚实基础。
“小站练兵”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重大,北洋军阀靠此起家,民国的4位总统,6位总理、陆军总长,34位督军以上官职人员,均出于此,我们不管它的名声,可见有体系、有建制的训练学习能力对于人员的培养,目标的达成具有多么深远的意义。
世界四大军校之一的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两党经过协商建立的,它的开办是有体系,有目标,有建制的,尽管只开办了3期,但是它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输送了多名将才,为之后的国民政府取得政权,共产党取得全国解放提供了军事保障。
俄国在彼得一世前,俄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彼得一世执政后,亲自率团考察西欧,回国后进行自上而下的学习,实行全面大胆的改革,俄国自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结束了百年落后状况,依靠得是有体系、有建制的训练学习能力。
现在提起本田,人们很快就会联想到赛车、汽车和摩托车。但是要知道,本田并不是靠生产汽车起家的。本田创始人本田宗一郎最开始是开汽车修理厂的,后来生产过活塞环、织布机,直到二战以后才完全开始做成品汽车。
一个企业在成长过程中,进行转行并不奇怪,在发展过程中经过多次转行也不稀奇,但是每一次转行耗时不长,且都能获得成功就不得不令人啧啧称奇了。从活塞环到织布机,再从织布机到成品汽车,本田公司的转产时间基本上都在三年左右,行业与行业之间也基本上是风马牛不相及,为什么可以这么快地成功过渡?每一次在转产之前,本田公司都会派出人员出去考察学习,之后才是购买技术,最后才是创新生产,追根溯源,探究其本质原因:有体系、有建制的训练学习能力是本田的根本原因,也是本田成功的唯一途径。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只有学习才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只有有方向的学习,企业才能发展并提升竞争能力,而企业要快速成长,就必须有体系、有建制地训练学习能力。那么企业要快速成长究竟怎样才算真正做到有体系、有建制的训练学习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改革开放的发展都是分“三步走”的,那么我们的企业要想快速成长,快速发展,当然在行动的时候也是分“三步走”。
企业要想快速成长,最高纲领就要像摩托罗拉公司发展“教育计划”一样建立属于自己企业的管理发展学院;中期纲领则是培训企业自己的培训师队伍,编纂适合企业发展的培训教材;最低纲领就是让领导者成为培训者。
企业快速成长有没有秘诀?有没有捷径?有没有模式?有没有通法?
有。企业快速成长的秘诀、捷径、模式、通法就是做到有体系、有建制的训练学习能力。造作的方法则是上述所说的——“三步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