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da888 发表于 2006-12-22 11:36:00

一次应届新生招聘的亲历

单位重组以来一直没进人,从以往经验看,招聘成品人才有很多缺点,就是看不准人。所以我就想招几名新毕业的应届学生。

  我的想法是先招挑几名实习生,经过实习考察后,再确定最后录用。这个想法得到人力资源部门的支持。我了解文科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就把标准定得高些,主要选在北大、清华、人大三所高校的学生。

  招聘信息一经发布,由于实习期间公司提供午餐和实习补贴,引来500多人应聘。很多外校学生也闻讯而至。人力资源部门从中筛选出12位来参加笔试。我又把上级领导推荐的两名人选放进去,共是14名新生参加笔试。

  笔试包括能力测试、语言测试、专业测试三个部分,考了整一下午,从下午1点30分开始到6点结束。有个考生早晨没吃饭,险些虚脱。笔试成绩出来后,北大、清华两所学校毕业生综合素质明显高出一块,成绩名列前茅。领导推荐的两名考生成绩靠后,女生成绩明显优于男生。

  按择优原则和性别比例,我们选中了9位学生面试。其中7位为研究生,2位是本科生,7位来自清华和北大。

  面试结果让我们很满意,尤其是清华传播学院的3位女研究生,表现十分抢眼,态度谦恭、思路清晰、思维敏捷、谈吐不俗。给考官留下很好印象。她们对薪酬的企望都在4000元至6000元之间,其中一位还小心翼翼地说出了2000元的低薪。这些应届生都报考过公务员,那边的激烈程度令她们不敢有奢望,都是几百人中选一个,还需要有关系。从就业期望而言,这几位都愿意为国家做事、追求稳定,所以选择中央媒体和中央企业。后来据一位原在清华执教后到公司的朋友介绍,新闻传媒专业是清华着力打造的文科专业,用双语教学,范敬宜任院长,虽然学科建设还有差距,但学生素质很高。

  另几位男生的素质相对差一些,但有两位来应聘的意愿很强,对薪酬期望不高,户口问题是否解决也没关系。

  这段期间,因为招人,找我的人很多,领导、同僚、朋友,还有亲戚,不下30人,一度给我的压力很大。我基本上想,还是要坚持公平竞争的思路,挺多了同等优先。我是草根出身,愿意给一些平民子弟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

  找得人越来越多,我反而轻松了,确定了“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

  这几年由于在不同部门工作,一直在不停招聘新员工,有经验也有教训,慢慢地总结出一点经验。社会成品人才的招聘要慎重,十分优秀的不会招到,工作五年左右的人,一般已经在单位里挑起了大梁,没有别的原因,他不会轻易来的。优秀毕业生在毕业就业时,已经被淘洗过一次。对于社会成品人才,最好在三个月试用期内,不合适就果断换掉,时间一长,国企的特殊氛围,想炒也难。另一方面,成品人才的价值观基本形成,重新塑造需要花费很大气力。招新毕业学生有明显优势,尤其是招一些名校的学生,都很聪明,上手也快。只是培养是要精心一些,加快成长速度。

  我愿意招聘一些能力强的人,主要目的不仅为本单位吸纳优秀人才,更重要的是为公司积聚优秀人士,这些人你不用,他们也会找到工作,就会选择其它单位,很可能会去外企。况且公司发展很快,对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将来这些人都有发展了,组织才能发展,自己也会获得发展,共赢局面才会形成。

二狗哈哈 发表于 2006-12-22 14:28:00

RE:一次应届新生招聘的亲历

哎,看来是一家名企了,出手果然不凡,范围就圈定在几所名校。

nomad816 发表于 2006-12-26 17:09:00

RE:一次应届新生招聘的亲历

"我是草根出身,愿意给一些平民子弟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看不出.....

dashamao 发表于 2006-12-27 14:38:00

RE:一次应届新生招聘的亲历

我很想知道,你也是清华、北大、人大这种知名高校毕业的吗?

djdj 发表于 2006-12-28 16:03:00

RE:一次应届新生招聘的亲历

rainytalent 发表于 2006-12-28 16:30:00

RE:一次应届新生招聘的亲历

鄙视北大,清华

李转良 发表于 2006-12-29 08:10:00

RE:一次应届新生招聘的亲历

邻居小明 发表于 2006-12-29 12:25:00

RE:一次应届新生招聘的亲历

慢慢地总结出一点经验。社会成品人才的招聘要慎重,十分优秀的不会招到,工作五年左右的人,一般已经在单位里挑起了大梁,没有别的原因,他不会轻易来的。优秀毕业生在毕业就业时,已经被淘洗过一次。对于社会成品人才,最好在三个月试用期内,不合适就果断换掉,时间一长,国企的特殊氛围,想炒也难。另一方面,成品人才的价值观基本形成,重新塑造需要花费很大气力。招新毕业学生有明显优势,尤其是招一些名校的学生,都很聪明,上手也快。只是培养是要精心一些,加快成长速度。

孤天 发表于 2006-12-29 21:17:00

RE:一次应届新生招聘的亲历

我认为楼主的思维还太小,难道不是清华北大的学生就不优秀吗?我就是从三流的学校毕业的,毕业经过4年的拼搏我现在已经做到一个年产值15个亿的企业的人力经理了,我在招人的时候我最看重毕业生的学习能力和可塑性,院校是其次的,要不然其他学校的人不就没活路了吗?

zerham 发表于 2006-12-29 21:44:00

RE:一次应届新生招聘的亲历

楼上的,说话都不用太过绝对。呵呵。hr跟普通人一样,都喜欢与自己经历相仿的人。可能楼主就是北大、清华的,所以他喜欢名校的学生就很自然。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一次应届新生招聘的亲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