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选拔人才的“冰山理论”
所谓“冰山理论”是根据每个员工的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形式,将其分为可见的“水上部分”和深藏的“水下部分”。其中,“水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人们一般比较重视的方面,它们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改变和发展,培训起来也比较容易见成效。而“水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这方面处于冰山的最下层,是比较难于评估和改进的。但在选拔人才中,这部分内容却最具有选拔的预测价值,同时它也是“冰山理论”的核心内容。目前的许多公司在选拔人才的时候,往往基于表层的知识与技能,而忽视了人的潜在能力。诚然,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否真的具有较高的水平来管理一个公司?是否有能力管理自己的团队?他们对市场的了解及把握程度如何?都很难说。
在公司中如何对人员进行管理,使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往往是公司成败的主要因素。此时,作为“水下冰山部分”的个人综合素质方面就比与任务相关的技术、智力或学业等显得更为重要。也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主流方向。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越来越用到各种的个性和行为的测评工具,也越来越注重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原因没有别的,只是想更好的做到人尽其才。但往往这样还是远远不够的。现实工作中往往一个行为,一句话都能改变一名员工的工作效率。每一个员工都是一座冰山,我们永远都只是看到冰山的一角。因此,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在现实的工作向最有利的一方奋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