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亲身感悟:不要相信你的眼睛
有一句老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意思是我们不要道听途说,只有亲眼见到才能下决断。然而,在人与人的沟通中,很多时候,就连你亲眼见到的,往往也会因为我们自己的主观和成见,变成不难么可靠了!我自己就亲身体验一次!前些日子,我每天早上都要准时八点出门,送怀孕的太太到地铁站后才去公司,在途经的路上,有一个建筑工地,由于施工,把路搞得很多灰尘。而且令人烦恼的是,每天我跟太太经过那段路的时候,总有一个清洁女工在扫街,可想而知,我们每天早上都会经历一次“掩鼻之灾。”我跟太太一致认为,这个清洁女工太懒了,为什么不能早点扫地呢?早点起可以早点下班嘛!就是啊,如果这个女工每天早一个小时上班,不就没那么多人赶上灰尘了嘛。
尽管如此,我们也只能这样忍受着,每天照常上班。知道有一天,我由于要提早赶到培训场地,所以提前早上六点半就出门了,我迎着晨曦,深吸了一口清晨的新鲜空气走出了大院门口。这是我整个人突然呆住了!我看到了还是那个清洁女工,正在我们大院门口扫地!我陷入了沉思,终于想明白了,原来这个清洁女工并不懒,我冤枉了她!因为她每天都是按照流程,很早起来,一直沿着这条路清扫,所以,刚好到那个时候就会出现在灰尘大的路段啊!这样说来,反而证明她的工作是非常有条理和有规律的呀!看着她一下一下认真地扫地的样子,我心中升起了无限的敬意!(晚上回来后我跟看大门的阿姨确认了此事)
有一个哲理故事是这样的:
想当年孔子的七十二位贤徒中,子路深得信任。有一次孔子带着几个学生周游在外,途经一松林,孔子和学生又饿又困,于是便命子路熬点粥,自己和其他几位弟子先休息会儿。睡着睡着,一阵山风袭来。孔子感到有些凉意,迷迷糊糊睁开双眼,嘿,正巧看见子路在那儿偷偷喝粥。孔子心想:好你个子路,真是越大越没出息,竟然趁我小睡的时候偷喝粥,枉费我对你的一片信任!行了,你就这么干吧,接班人呀,我改挑别人了我!当时孔子没吱声,假装接着睡,不一会儿子路过来说:老师,您醒醒,粥可以喝了。孔子说:哦?是吗?给为师端上来。子路连忙端了一碗粥吹着捧了过来。孔子心说:你瞧那个假哟,得亏刚才有一阵风吹醒了我,要不然还真被你的虚情假意给迷惑了!端起碗正要喝,垂手站在一旁的子路道:老师,刚才刮来了一阵山风,粥上落了少许灰尘,不过学生已经把上面那层撇着喝了,您就放心吧。孔子一听,心里咯噔一下,暗叫了一声好险。自己差点儿就冤枉了这位最信任的徒弟。本以为耳听为虚,眼见才为实。现在看来,就是自己的眼睛也不能完全相信。
所以说,在没弄明白事情的原委之前不要妄下判断。不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凡是多看一眼,多想深一层,对我们是有益的!
RE:[原创] 亲身感悟:不要相信你的眼睛
小弟原创,希望大家多响应,多提建议,谢谢!RE:[原创] 亲身感悟:不要相信你的眼睛
RE:[原创] 亲身感悟:不要相信你的眼睛
不错,非常好。有时候看一个人也是这样,需要从侧面多方去了解RE:[原创] 亲身感悟:不要相信你的眼睛
今天坐出租车的时候,钱包落在车上了,多亏那个司机提醒!我马上根据车票上的电话打去他的公司表示感谢!而我曾经也经历过在出租车上丢东西。RE:[原创] 亲身感悟:不要相信你的眼睛
摘自我的好朋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是客观开放的心态,告诉自己“亲眼所件都未必是事实的全部”是不给自己任何先入为主的条条框框,用更加包容开放的心去对待自己所听所看。成年人往往以自己的经验自居,经验就象一杯隔夜的白开水,肯定可以用来解渴,不过细菌已经开始生长也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大家都是“过来人”,我们的经验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如果抱定经验,就成了“过去人”,“过去人”的结果是不言自喻的了。
RE:[原创] 亲身感悟:不要相信你的眼睛
8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