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wqdfw 发表于 2007-3-13 18:57:00

[原创] 关于职业化标准

关于职业化标准
职业培训师:邹文强  www.zwqdfwcareer.blog.sohu.com
现在诸多媒体和培训课程,都在大声呼吁社会提高职业化水平,都大谈特侃职业化的重要性。但我发现,却没有一个提到关于职业化标准的问题,也就是应该做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职业化。
我的观点是,用作业规范书界定职业技能,用标准元素模型界定职业素质,职业修养则用社会公共道德标准来界定。
职业化的问题是现代所有职业人都面临的脱变,社会需要职业教师、职业医生、职业军人、职业球员、职业经理、职业员工,甚至职业老板,职业化是未来职业发展的根基,也是使自己在残酷的市场竞争和职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在认识职业化标准前,必须具备以下职业化观念:
首先,只有专业才会职业,而细微之处才见专业。
记得在跨国公司工作时,我的上司是位有着近30年丰富工作经验的女士,她对工作品质的要求非常高。刚去公司没多久的时候,有一次我去报销培训费用,把所有票据整整齐齐地装订在报销单上找她签字,她一见到报销单眉头一皱,平静地对我说,“小邹,关于你的报销准备工作我不满意。”我一愣,不是装订地很好吗?报销数目我核算了三次,没有错误啊。她说,“报销一事尽管对于很多人来讲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但就是这么件事,就体现细节决定专业的道理。至少你三点要改善:第一,所有票据必须按款项大小依次排序,方便财务人员核算;第二,大、中、小三种不同形状票据应错落有致,以便他人翻动;第三,把所有票据粘帖在报销单背后,并且保证票据不出头,票据叠放平整,以便财务人员入档。我那时想,报销这样的小事有必要做得这么细致认真,那不是浪费时间?后来,我才领悟到,职业化其实不是什么神秘的要求,而是真正体现在我们每天的工作行为上,工作行为做到专业,做做点上,也就职业化了。
其次,因职位而产生责任,每个职业人都应该清楚自已担当的职业角色和岗位职责。
在现实管理中,老板在做经理的事,这叫角色错位;基层员工可以总是跳过经理这一级,直接向总经理汇报工作,这叫角色越位;单位有些事大家都不愿意管,一直存在困扰企业的工作死角,这叫角色缺位。
责任是因职位和岗位而存在,从这一点上,我们要彻底走出这样一个思维误区:我为老板干活,给我钱是天经地义,合情合理又合法,多做一些对我没什么好处。
但是,我们想过没有,以下事实也是客观存在:
1、        两个30%现象
一项调查统计,现在企业处于“精神离职”状态的员工占到30%,也就是说,身在公司心在外;在企业内有30%的员工创造的实际价值要比给付的薪酬要低,也就是说,这批员工在企业的负债。
2、        有效工时=标准工时—工休时间—私人时间
现在企业的每天的标准工时是8小时,但在我们实际企业当中,员工的有效工时却不到50%,工休时间占的比例不大,一般是上下午各一次,每次15分钟左右,而主要时间耗费在私人时间内。
私人时间包括:接打私人电话,串岗闲聊,收发私人邮件,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页,频繁地进出洗水间和茶水间,一天多达5次以上到吸烟区抽烟,并且每次长达15分钟,莫名奇妙地发呆等等。
3、        离职≠归宿感消失
从进入岗位第一天起,一直到离开岗位的最后一天,有没有做到有始有终,尽职尽责。
我经常说,一位员工离职前的表现很容易看出这位员工实际职业化水平。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提出离职了,心其实早就不在了此处,此时最大的想法就是,我还能从公司获得什么,而不是在想,我的离开会不会给公司带来损失,如果有,我如何弥补?如何让我的继任者顺利把工作交接好?如何让公司客户一直与公司保持良好的关系?如何把手头要完成的事项处理完?
为什么在我们实际管理当中,会出现员工在离职前出卖公司机密资料,会出现损公肥私,会出现集体跳槽,会出现员工离职后,因为交接未到位,工作漏洞太多的现象,归根到底,这因为这时员工没有了归属感;一旦员工没有了归属感,也就对企业失去了感情。
职业化不是一个定义宽泛的概念,而是一个很明确的从业标准,我在经历国有、民营和外企三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工作历练中,深刻感觉到,有必要把职业化素质和修养的标准整合出来,让它成为每位职业人应该遵守的准则。而不是我们经常描绘的那样,把职业化高台而筑,把职业化崇高化、理想化,而依然雾里看花,不知如何去做。
职业化实际上是主要包括职业素质和职业修养两个部分,简称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 关于职业化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