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笑谈论坛称谓
笑谈论坛称谓刚进入中人网论坛时,就从白丁、童生、举人、解元等称谓上知道,中人网论坛,也是一个阶级社会,都有军衔,呵呵,挺有意思的。按说,从发帖量等方面给网友确定等级,也是一个管理方式,可以理解。只是觉得对新加入者冠以“白丁”的名号不太舒服,有轻视之嫌。论坛嘛,是同好者交流交友的地方,给每个人授予军衔,以便识别,原无可厚非,但如果从称谓上对新入者小看了,就可能有损论中人网坛海纳百川的好名声。虽然这对论坛整体来说是白璧微瑕,为完美起见,也吹毛求疵笑说一次。辜妄说之,辜妄听之。
白丁的本意是指老百姓或没有功名的人,但如果说某人是白丁,就多少有了一点轻视的意味在里边。比如刘禹锡的《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就有轻视白丁的意味流露。古人,特别是没有功名,但有本事且自信、自重的人,没有称自己是“白丁”的,多称自己是“布衣”。布衣也是指老百姓,也是指没有功名的人,但轻视的意味就基本没有了。比如诸葛孔明:“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还有朱元璋:“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等等。自称布衣,自信、自重甚至自负之情跃然之上,布衣之中多有能人豪杰。
总之,称某人为布衣,比称白丁要舒服一些。当然,这只是笑谈,绝无一本正经批评讥讽之意。
顺便说说科举制度下的名称。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人才教育、考核、选拔的大制度,非常复杂且演变历史很长。单说明清科举考试和考生名称常见的有:
院试:正式科举考试之前的考试,参加考试的学生叫童生,通过县试、府试、院试,考中者称为生员,俗称秀才,可以进入各级学校读书。生员还有不同的类别,有廪生、增生、附生,比较复杂,有兴趣者可以网上查查。
乡试:正式科举考试的第一级,参加考试的学生是生员和监生。监生是国子监的学生,又分为多种类别。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乡试第一名称解元(jie yuan)。乡试每三年一次,规定在秋季八月举行。乡试第一名的解元,是成语“连中三元”中的第一元。
会试:正式科举考试的第二级,参加考试的学生是全国的举人。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季二月举行,通过会试的人称为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会试第一名的会元,是“连中三元”中的第二元。
殿试:正式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参加考试的学生是通过会试的贡士。殿试是在会试之后的三月份进行,由皇帝亲自考试(有时也找代理人,偷懒)。殿试后将考生分为三等(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状元是连中三元的第三元。读书人如果能解元、会元、状元连中三元,那可是令万人注目的天才,比超级女生更超级女生。当然,状元没听说有女的,《女驸马》中的状元也只是戏剧中的艺术形象而已。
中国的考试源远流长,复杂繁琐,博大精深,既有合理取材的一面,也有腐朽僵化的一面,真要弄明白了,还真不太容易。科举的招募与选拔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离题较远在此就不罗嗦了。
在“笑谈论坛称谓”之中涂鸦两句,以期网友一笑。
RE:[原创] 笑谈论坛称谓
很不错的知识啊RE:[原创] 笑谈论坛称谓
我就是一白丁 。。。。。=。=!RE:[原创] 笑谈论坛称谓
楼主一"曲""琵琶"(取"犹抱琵琶半遮面"之意),弹出了"白丁"之旋,奏出了"科举等级划分"之律,俨然一曲"文艺复兴"之乐章!RE:[原创] 笑谈论坛称谓
RE:[原创] 笑谈论坛称谓
果然有见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