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贫困大学生挥霍谁之过
我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多少这样大学生,可我相信每个学校都会有。每天都看到太多光鲜的面孔在校园里穿行,游弋于教室酒吧,网吧,迪厅,他们夜夜笙歌,他们寻欢作乐,他们把大把大把的青春扔在电脑游戏里,扔在迪厅酒吧里,他们学着那些出身于富贵家庭的孩子那样挥霍,向朋友借钱应付恋爱开销,拿着父母给的几千元学费却年年都有功课不及格,拿着父母挤出来的几百元生活费心安理得的花,以维持自己的面子,支撑自己的虚荣心。而身后,有两张包涵期待的脸,有两双望眼欲穿思念的眼神,有两个含辛茹苦的父母,日日夜夜想着盼着,然后辛苦劳作着,想着争气的儿子女儿,盼着他和她出人头地,起早贪黑的为那上万元甚至更多的学费生活费而日夜劳作。这些父母有的是在农村,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家徒四壁;或者父母都没有工作,半夜两点起来做些早点;或者在城市里摆点小摊,一分一厘的与人争,还要忍受城管时不时的暴力执法。他们一年到头也不会买什么新衣服,他们一辈子也没有去过任何娱乐场所。太多太多含辛茹苦的父母。而这些是我们在学校里看不出来的。每个年轻的面孔在人前都是神采飞扬,膨胀的虚荣心日日夜夜挣扎着甩掉身后的一切,遗忘了身后的那双眼和辛勤劳作的那双手。他们还没日没夜拼命掩饰这一切,怕同学知道自己的贫穷,怕同学鄙视自己的困窘,怕被人瞧不起,怕被人说寒酸,装有钱,装潇洒,装挥霍,装不比谁差。漫漫就把自己装进了深渊不能自拔……一个普通家庭全家年收入仅2000多元的贫困大学生,在家人为让他读书到处举债时,他却将父母辛辛苦苦赚来或借来的钱随意挥霍,不但高档手机、时髦服饰应有尽有,甚至还要求父母借钱买冰箱、DVD……比阔气、讲排场,这就是某高校一位大学生的虚荣行为引起社会争议。
这不是一个大学生现象,而是有一批人,成为和谐社会上的一道疤痕,一种钻心的痛。年轻人喜欢用高档用品、时髦用品、爱面子,这是社会正常现象,本无可厚非。但超出经济承受能力范围的高消费、爱时髦,那就有害了。对于家庭,就是不堪重负的索取;如果走向社会,难填的欲壑有可能成为罪恶的导火索。
表面上看,对父母的血汗钱随意挥霍是虚荣心在作怪,但其根子在于缺乏界限分明的是与非、荣与辱、善与恶、美与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现在有一些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大学生,“乡下人”和“贫穷”成为刻在他们头上的“耻辱”,为了消除这些“痕迹”,他们在行为上、衣着上、言谈上刻意改变自己,想尽快让自己变为城里人,“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送给部分农村大学生的讽刺写照。贫困大学生不以挥霍父母血汗钱为耻,不以勤俭节约为荣,荣辱颠倒、是非不分,是因为没有学会做人,缺乏应有的良知和感恩之心。
人无贵贱之分,贵贱由心。贫困大学生的“心魔”从哪里来?社会的诱惑和一些扭曲的价值观念(比如笑贫不笑娼之类)固然是“肇事者”,但“罪魁”还在于学校教育和家庭的言传身教。父母作为孩子第一教师,无疑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影响,甚至有根本上的影响。孩子身上都有家庭的影子。父母要爱自己的孩子,更要懂得如何去爱,教会孩子如何去爱自己、爱父母、爱老师、爱周围的一切人和事;爱是有条件的,一味的溺爱往往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正如文中提到的这位大学生,之所以提出超出家庭承受能力的索取,是因为家庭从来都是无条件地给予。
大学生是一面镜子,能照出中小学教育的情况。“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现代家庭重视教育,农村孩子更视之为“跳龙门”的最佳途径,学校也以高考成绩作为考核衡量的唯一标准。在应试教育下,考试成绩成了一切,学生本应有的道德教育、感恩教育、生命教育、人格教育变得可有可无,形同虚设。素质教育提了多年,只听雷鸣,不见下雨。这种教育培养了能考试的大学生,比如文中提到的这位贫困大学生,成绩很好,受人关注,有优越感;正因如此,才受不了家庭贫困的“挫折”,要父母借钱买高档商品、装!充门面。在社会竞争这样激烈的今天,知识就是财富、就是存活的氧气,那是真正的富有!你还以为是八九十年代有大学文凭就有铁饭碗吗?不要再那父母的血汗钱继续挥霍啦!努力学习才是你最大的追求!
看到这种现象,心情格外沉重!此种现象,究竟谁之过???艰苦奋斗的思想已离我们很遥远了。我们该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呢?是到了三思而后行的关键时刻了!希望社会有关部门对此现象应有所了解和认识!逐步改善!道德教育的失败!攀比、虚荣这股坏风气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让我们时刻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自
RE:[转载] 贫困大学生挥霍谁之过
让我们时刻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RE:[转载] 贫困大学生挥霍谁之过
本贴由哲理故事版转移至心情驿站版块.转移理由:贴子内容不属于哲理故事范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