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中秋节要回归传统文化
近年来,月饼作为礼品的辅助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强化和张扬。高档化、奢侈化和公关化,是近年来人们赋予月饼本身所不能承载的“特殊使命”,有专家呼吁——中秋节要回归传统文化
中秋月圆之夜,家人团聚一堂,吃月饼、品香茗、赏圆月是中国的一大民俗,带给人们温馨、亲切与和睦的气氛。
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中秋节成了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月饼也由普通的糕点演变成为一种文化产品。
去年6月我国实施《月饼强制性国家标准》,规范月饼市场,要求基本以中低档次为主,然而据笔者了解,一些精明的商家挖空心思,使出“新招”吸引顾客,名目繁多的月饼只是“天价”月饼的“新变种”,如今的月饼早已承载了许多不能承受之重。
豪华路线的尴尬
据报道,在四川等地的金店里出现了“黄金月饼”。他们用黄金和白银做成月饼,每盒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搭配,价格大都在上万元。其经理人说,黄金月饼不是食品,不受国家相关食品法规的限制,是完全合法的。无独有偶,近日,一种价格为1000元的“黄金月饼”亮相河北石家庄也引起了市民很大的争议。
中秋节,送月饼理所应当。但是作为献媚的礼物仅仅以几十元钱的月饼实在是难以出手,更不可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而黄金月饼比天价月饼更胜一筹,既体面又美观,还可以长期保存,时时提醒接受者记住这份厚礼。
事实上,一般的工薪阶层是绝对消费不起这样的月饼的。那么,购买千元月饼的必然是———买者不吃,吃者不买,黄金月饼要么被公款消费派发给职工,要么以礼尚往来为名送礼,可能会加剧腐败现象。
“概念月饼”文化馅
由于《月饼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实施,今年月饼的豪华包装被禁止,搭售名酒名表之类的方式受到限制,商家于是“另辟蹊径”,“概念月饼”应运而生。据报道,随着中秋节临近,一些商家用“概念”促销中秋月饼。有的商家突出月饼的低油、低糖和绿色的特点,吸引那些注重健康的消费者;有的商家向消费者宣传所产月饼有补铁、补钙、补血、养颜等功效,有的甚至表示月饼有“防治高血压、高血脂”“增强免疫力”等特殊保健作用。
对此,专家认为,正是由于商家利用了人们重视健康、重视消费安全的观念,才促使了“概念月饼”的诞生,消费者应慎买,因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相关规定,食品是不允许宣传疗效的。
近段时间以来,以所谓的宫廷文化为依托的宫廷类小说受到了很多职场白领的追捧,日前京城市场出现了一种外包装上印有“故宫督造”的礼品月饼。最贵的一款每盒480元左右,它们的包装盒上都印有“故宫督造”印章。当问及打出“故宫督造”招牌的原因时,商家称这是“追求文化内涵”,言外之意很清楚,吃“故宫督造”的月饼,吃的已远不只是一个月饼,更是“吃档次”、“吃品位”,“吃文化”。
有网友不禁感叹:月饼本是中秋节的一种纪念和象征,是用来丰富节日气氛的,代表美好、团圆,一块小小的月饼到底还要被包进去多少种“馅”?
期待回归传统文化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月饼功能异化现象,很多消费者认为,月饼离普通老百姓越来越远了,更有不少人觉得现在的中秋节没有意思,商业气息越来越浓。商家为了满足那些肯花大价钱购买高档月饼人们的需求,而不惜让绝大多数人的美好愿望遭到冷落。从而无法使平常老百姓尽情地体味佳节的乐趣。如此一来,本应承载传统文化的中秋月饼却不幸成了扼杀传统文化的道具。
在早些时候,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就曾建议,增加中秋节、清明节和端午节为法定节日。他表示,传统节日之所以流传至今,就是因为每个节日背后都有着很深的文化渊源。要让传统节日与时俱进、传承广大就要还每个节日本来的面目,让每个节日过得更独特些、传统元素更丰富些。
兰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副教授丁世仁认为,月饼的功能被异化,让其承载了许多其他功能,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礼品经济”的产物。近年来,月饼作为礼品的辅助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强化和张扬。高档化、奢侈化和公关化,是近年来人们赋予月饼本身所不能承载的特殊使命。“吃的不买,买的不吃”已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月饼也已经成为了一种冠冕堂皇的送礼方式,成了拉关系的敲门砖,导致中秋月饼本身所蕴涵的传统文化意味遭遇了巨大的现实冲击。“这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他呼吁中秋节要向传统文化回归,要让每个中国人都能真正吃出中秋月饼的“味儿”来。“最重要的是让大家都能吃出温馨与和睦的气氛来。”(杜仕艳)
RE:[转载] 中秋节要回归传统文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吧。不一定都要强制怎样吧?RE:[转载] 中秋节要回归传统文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