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导入讲师制度(1)
对于台商西进大陆后,在人力资源的运用上,逐渐采用「以华治华」的本土化政策,但是为了考量企业文化、价值观、知识管理与台湾的一致性,往往还是由台湾派出中高阶主管或委托企管顾问公司,从事第一波内部教育训练。由于大陆幅员辽阔,如果能着手建置内部讲师制度,的确有助于台湾母公司讲师传授知识,同时有效培养当地干部为内部讲师,以共同术语为基础,传达一致性的企业知识与理念。一般企业对于内部讲师的规划,不外乎请开设讲师培训班、订定内部讲师管理办法后,就开始运作,但难免遇到组织文化不愿配合,人员抗拒变革的情形,其实规划之初更应该以项目管理方式审慎进行。
如何导入内部讲师制度
内部讲师制度该如何建置?本文系采用学者林韶姿(1998)的导入内部讲师制度-ADDIE模式,其采取Delphi问卷方式,向十四位人力资源专家与学者,共同反复修改模式与相关内容,直到最后所有成员完全同意最终的模式。ADDIE模式系以六项层面为架构,共包含五十四个发展项目,提供有意导入内部讲师的企业,规划完整的体系(如图一)。
图一 导入内部讲师制度之ADDIE模式
ADDIE模式共分为五项程序,包括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发展(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评估(Evaluation)等,由每项程序的英文第一个字母组成。实际应用的六个层面为「分析企业对内部讲师需求、确认内部讲师制度的目标、界定内部讲师的角色、规划内部讲师的制度与培训方案、进行内部讲师的实际教学、评鉴内部讲师制度建立的方案」,每个层面都和「组织策略与讯息回馈」结合,适时调整内容项目。
导入模式的五项程序,「分析」包含了前三个层面的演化过程,「设计」则包含第三至第四层面,「发展」则包含第四至第五层面,「实施」则包含第五至第六层面,最后的「评估」则是第六层面回馈给第一层面,以微调未来内部讲师制度。以下为六个层面的内容:
一、 分析企业对内部讲师之需求
本层面共有七个叙述项目,包括:分析企业策略、技术能力、员工担任讲师能力及意愿、分析企业文化和可供利用的预算或其它资源、分析其它企业导入内部讲师制度的经验。
分析内部讲师需求,应先配合企业整体政策,究竟有无必要导入内部讲师制度?或受限于人力资源发展(HRD)人员工作负荷,采取分阶段导入内部讲师的策略为何?其次员工担任讲师的意愿与企业文化是否乐于分享有关,不妨从高阶主管身先士卒,参加内部讲师训练,优先安排授课,藉以激发其它主管担任讲师的意愿。
二、 确认内部讲师制度的目标
本层面共有十个叙述项目,包括:落实企业培育人才的方针与课题、建立企业的学习文化、传承企业本业相关技术、提升企业内部训练教学品质、减少企业外训成本、提供担任讲师的员工第二专长训练、帮助员工改善工作与提高绩效、协助员工生涯目标的建立、帮助员工自我启发、凝聚员工的企业共识与文化。
对于规划内部讲师的目标,可以就这十个项目为模板,挑选合乎企业本身考量来推动。如果推动目标之一是帮助员工改善工作与提高绩效,企业就该结合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例如担任讲师或授课达到某一时数,则搭配加薪、晋升或列入绩效评估的考量。
如果推动目标是建立学习文化、提升内部训练教学品质,企业应该成立「教育训练委员会」与「内部讲师团」,例如内部讲师团可以互相切磋课程设计、教学技巧外,培训过程如同职业训练,需经考试、试教等不同等级认证程序,内部讲师最后将以拥有最高等级证书为荣,代表所分享知识与教授品质具有高度价值,教育训练委会则定期给予内部讲师评价,由最高主管给予口头或书面的赞赏,或是公开表扬活动,肯定他们对公司的长期奉献。
RE:全面导入讲师制度(1)
我倒是觉得可以采取原来师傅带徒弟的方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导师制啊!RE:全面导入讲师制度(1)
回复:全面导入讲师制度(1)
谁有没有每个岗位的培训课程表啊?回复:全面导入讲师制度(1)
台资企业的管理还是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回复:全面导入讲师制度(1)
谢谢分享,这世界真好回复:全面导入讲师制度(1)
台资企业管理方式已经落伍了,台干与大陆员工之间的隔阂,是最大问题!没得救!回复:全面导入讲师制度(1)
我现在的公司就是面临这样一个局面,大陆员工被压得死死的,都走了差不多!台干有无法改变大局,每天醉生梦死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