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马6俱乐部的80后队长:玩出来的生意
采访·撰文=李永胜现在旗下拥有200多辆车的红马6车队队长,27岁的80后小伙子鲍国洋刚刚注册了一个个体工商执照,他的车队—北京红马婚庆服务中心(http://photo.163.com/photos/red-m6-club/),从一个松散的红色马自达俱乐部成为正规军,他自己也从一个红色马自达6轿车的发烧友成为这一机构负责人。他说,这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他唯一的职业。
玩出来的生意
鲍国洋玩心很重,对玩车感兴趣。
2005年8月,由他牵头成立了红马6车队。最早的红马6车队一共只有五辆车,清一色的马6。当时组建车队为的是一群朋友出行的时候整齐、酷和帅。“一起出游的时候,同样时髦的车型,同样炫目的红色,整个车队经常引起路人驻足观看”,一位车主颇为得意地说。
车队逐渐引起了一些婚庆公司的注意,他们通过网络上鲍国洋留下的信息找到了他,于是这个车队有了第一笔生意。
由于马6车的档次在婚庆车里面并不算低,红色又有喜庆气氛,鲍国洋逐渐感觉到确实可以把婚庆当做一门生意来做。于是,他开始不断征集更多的车友加入俱乐部。
加入俱乐部的条件很简单,只要拥有一款红色马6轿车就够了。如今,俱乐部的成员已经发展到200多人,最小的车主18岁,最大的50多岁,会员遍及IT人士、专业炒股的有闲人士、健身教练、公司白领,囊括了各行各业人士。
随着车队规模逐渐扩大,车队的车型配置也有了增加,红马6 5HB轿跑、宝马敞蓬Z3跑车、奔驰SLK230,保时捷等车型也都补充了进来,都是统一的红色,相比其他车队,红马6俱乐部也有了价格上的优势。
凝聚力胜于约束力的正规军
“我们是一个快乐的大家庭,家庭成员都是一些热爱生活的红色马6车主们。我们热爱自然,是绿色环保运动的积极拥戴者,并具有团队精神,有勇于探索、挑战自我的决心和毅力。在这个大家庭里,都能找到与您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红马6车队的会员招募词中, 鲍国洋这样写道。
“在红马6车队,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我只不过是多了一些组织工作”,谈到对车队的管理和约束,鲍国洋更愿意用凝聚力这个词来形容。在管理上鲍国洋尽量做到公平化。对于核心会员车主,由于他们承接的工作要多一些,义务参加无偿活动的次数也更多一些,所以要保证随叫随到。
鲍国洋觉得管理这样一个庞大但又不是一家公司的机构,作为队长的为人很重要,“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把车队接下来的活给车队成员安排好了、安排满了,别一个月都不理人家。这样车队才有凝聚力,才是一个有组织、纪律、承诺的团队。”
随着会员的增多,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多跑路,鲍国洋根据婚庆地点四面八方分布的特点,按照车主所住区域划分了东南西北四个区,每个区派一个副队长负责管理。
从松散到紧密、从俱乐部到服务中心,红马6车队逐渐成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团队,一个营销的平台。
2007年8月,“‘和谐之符’ 中国第二届婚庆艺术家高峰论坛墼2006-2007婚庆年度风云榜”在北京召开。红色马6成为当时大会指定用车,并提供无偿服务。
当时接受盛世婚礼颁奖的,有“中国巨人”之称的中国第一高人鲍喜顺和他的夫人。由40辆红色马6车组成的护送车队,把这对新人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附近的蟹岛度假村一直拉到了人民大会堂,成为当时婚庆论坛上壮丽的景观。
通过这次活动,鲍国洋和他的车队收获了荣誉,红马6俱乐部被评为“2006-2007中国婚庆风云榜中国婚庆最具喜庆特色的红马6婚礼车队”,鲍国洋个人也被评选为“2006-2007中国婚庆风云榜中国婚庆界最具实力的红马6车队领军人”。回想起来,鲍国洋说:“这靠的是大家的荣誉感和车队的凝聚力。”
如今,红马6车队不仅把规模做到了北京地区第一,在北京年轻人的婚礼当中,把红色马6轿车作为婚庆用车也成为新派青年一种喜庆和时尚的潮流。用户“白杨乐海”于2007-12-2 23:05:45编辑过此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