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bq9 发表于 2008-5-19 20:40:00

悼亡词的情境

人们用文字悼念死者的形式统称为悼文。悼亡词无论在语言的表现和思想感情的表达上都显示了比较高超的艺术水平,比其他悼文更适合寄托作者的哀思。
        悼亡词诞生于北宋。历代行家均认定苏轼(东坡)为悼亡妻而作的《江城子》开了悼亡词的先河。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上阕以他与妻子死别10年算起,感叹阴阳相隔,思念绵绵。在夫妻分别的十年时间里,由于作者宦途沉浮,痛楚贬谪,生活动荡,经历了太多的辛酸,想到即使相见恐怕妻子也认不出自己了。对妻子的思念更是深入骨髓,哪怕“不思量”,也“自难忘”。
    下阕回忆曾经与妻子共度的美好时光。苏轼倚在一旁欣赏娇妻在窗前梳妆打扮的美景。生者与死者当然无法对话,生者只能以泪洗面。最后三句将梦幻转回现实,作者只能在千里之外断肠柔情地牵挂月下短松冈的亡妻。
    这首悼亡词既具跌宕起伏,含意深邃之技巧,又能让人读得自然真切,一气呵成,且满是人情味。其哀愁之情非一般作品所能比拟。故该词一出,为后人传诵至今,苏轼将悼亡题材纳入词中,为北宋词的内容开拓了新领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悼亡词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