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ng0201 发表于 2008-7-30 20:10:00

《文化话西游》——“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的差异”

本文摘自互联网。     

     “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的差异”这个命题,真的很难从字面与概念上将两者清晰地区分出差异来。自己翻了一些相关的书籍,也上网查了许多的资料,发现使用“文化建设”这个概念的80%是政府性质的非营利组织和国营企业,从他们对“文化建设”的阐述中,发现“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在目的性、发展过程和由此导致的结果上还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异的。

      二者的根本差异在于,“文化建设”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而文化管理则是一个从“隐有”到“显有”并进行深植细化,指导企业所有行为的实用过程。前者是“有”,后者是“用”。
在如何阐述论证二者之间差异的思考过程中,有2个故事始终牵着我的思绪,久久围绕着自己不愿散去,似乎不把它们写出来就无法继续落笔似的,思来想去,那就既来之则用之吧,就用这2个被我演绎的故事来戏说一下“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的差异”。

故事一:《被“文化建设”后的猴子》
      “咔嚓”一声炸雷,一只猴子诞生了!——《西游记》大体是这样描写石猴转世的!

       猴子飘扬过海的来到了世(市)间,之后便不断的有人(左倾路线的咨询机构们)指点他怎样才能更像个人的样子、怎样才能比人更强。于是他又飘洋过海风餐露宿的去拜师学本事。本事学成后又不断有人、鬼、神指点他怎样才能更像个仙的样子、怎样才能比仙更强。于是他又“海陆空”的一通折腾,终于折腾成了“齐天大圣”。
       可以看的出来从他诞生那天起,就凭着自己的努力和“超猴“的悟性,结合着众多的左倾路线的“咨询机构”和“咨询师”的设计建议,为自身进行了“文化建设”的工程。他历尽风雨与锤炼,获得了诸多关键成功要素:1、筋斗云、2、七十二变、3、金箍棒、4、金丹、5、钢筋铁骨、6、火眼金睛。终于把自己设计成了一个浑身本领的美猴王!如果从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那个阶段的他是辉煌的,但是如果从一个同心动力文化管理咨询师的角度来看,他的辉煌与成功是有缺陷的,并且存在着很大的潜在危机,具体表现在:
      一、他没有把自己的关键成功要素及时地提升成为核心价值观;
      二、 使命:他几乎没有使命这个概念;
      三、 愿景模糊且经常变化,先后把“花果山大王”、“弼马温”当作自己的愿景,并且后来犯了致命的导向性错误,将自己的愿景定为“齐天大圣”。
      四、由于没有使命,并且愿景模糊和存在致命的导向性错误,美猴王那些曾经的关键成功要素竟把他送到了五行山下,并且这一压就是500年。
      启示:
      一、美猴王的发家史其实就是一个“文化建设”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由于没有定位获得的有(关键成功要素)往哪里用(使命)?用到什么程度(愿景)?怎么用(核心价值观)?所以让他遭到了灭顶之灾,促成他受难的恰恰就是他的那些关键成功要素。
      二、现在一些走“左倾路线”的文化咨询公司高举“企业文化建设”的大旗,正在将一批批的优秀企业送进了象牙塔,压在了五行山下。

故事二:《至尊宝被“文化管理”后》      据“史料”《大话西游》记载,自认为做着一份很有前途的职业的山贼至尊宝,遇到了文化管理咨询师唐僧。唐僧首先聘请高级咨询师观音姐姐为至尊宝进行了系统的调研与梳理,使至尊宝了解了自身的文化历史,并且逐渐明晰了自己的使命与愿景,且看:
      1、使命:“受命大唐(股东利益),保护唐僧(合作伙伴),西天取经(社会责任),造福苍生(客户导向)”。
      2、愿景:“八十一难后,修成正果”。
      当至尊宝毅然决然的戴上紧箍咒的时候,他的那些关键成功要素(1、筋斗云、2、七十二变、3、金箍棒、4、金丹、5、钢筋铁骨、6、火眼金睛)又重新回归到了他的身上,此时,他变成了孙悟空。
     唐僧又对孙悟空及时地进行了基于绩效导向的核心价值观的提炼;
KPI(关键绩效):
除妖数量
除妖质量
除妖及时性
KBR(关键行为)
服从(紧箍咒)
团队(大师兄表帅)
吃苦(行者风范)
KCI(关键胜任力):
机敏(火眼金睛)
坚韧(钢筋铁骨)
灵活(七十二变)
速度(筋斗云)
资源(与神仙的“仙脉”关系)
      为了让核心价值观更好的指引悟空,在经过了数次的实践体验之后,唐咨询师又围绕着核心价值观,制定了价值观行为准则,再且看:
     价值观行为准则:
     机敏:要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妖怪,误差率要为0;
     灵活: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利用72变的优势,进行前期调研与卧底;
     速度:出现危机时,用最快的速度保护师傅规避风险或请求支援;
     坚韧:为了团队而经得起任何打击;
     资源:及时调动利用以往的仙脉资源;
     服从:高度尊重师傅的意见,师傅有保留使用紧箍咒的权利;
    吃苦:作为首席弟子,应担负起吃苦的重担。
    孙悟空开始时并不是很接受这些行为准则,发过几次猴脾气,但经过唐僧不厌其烦地进行沟通后,文化深植的过程基本是畅通的。
     之后唐僧又为孙悟空进行了CIS的设计:虎皮裙、金箍棒、紧箍咒、猴脸,成为了孙悟空的经典形象(后来发生过被人盗版冒用事件)。
     当四人团队成立以后,唐僧又将集团的文化与孙悟空的“亚文化”进行了对接。这之后,在漫漫的取经征途上,在不断的坎坷磨难中,唐僧又对孙悟空进行了深化的系统变革,终于成功的完成了使命,实现了愿景!
      启示:
      一、至尊宝被唐僧改造的过程,就是一个“文化管理”的过程,是一个从隐有(前世具备)到显有,并深植细化到细节,指导孙悟空所有行为的实用过程。这个“文化管理”的过程一直围绕着“用”这个目的和原则进行。从前期的梳理(关键成功要素)、定位(使命与愿景)、提炼(核心价值观与价值观行为准则)到后来的沟通、深植、体验、系统变革、品牌管理,始终是一个动态的基于绩效导向的实践过程。
      二、“同心动力”一直倡导企业文化的实用性,始终高举“文化管理”的旗帜,帮助一批批企业踏上了千里征途。
     看完这两个故事和启示以后,我们再来详细看一下“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之间的差异。
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的差异
文化建设
文化管理
目的


过程
从无到有
隐有→显有→用
状态
静态
动态
关键词
设计、策划、落地。
体验、实践、深植。
程度
平、近。
深、远。
      尽管是演绎和戏说,但可以确定的是,“文化管理”在组织运营中的目的、过程、使用和效果上还是更加具有实际性和有效性。
      对于有些组织已经或正在进行的“文化建设”工作,也应该向“文化管理”的方向与层面延伸和递进,不但要“有”,更重要的是要“用”!
      以“有用”的原则去“用有”,应该是“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共同遵循的一个原则!
     后记
     当至尊宝满怀激情踏上西天征程的时候,为了感谢唐咨询师文化管理给自己带来的质变,与师傅在古城墙下深情的对唱了一首歌,这首歌几千年以后被改编,就是现在广为传唱的:
    《千里之外》
   (至尊宝):
生命在悬崖,事业如沧海,我等你归来,
时间被安排,绝不是意外,你悄然走来。
故事在城外,浓雾全散开,扫清了阴霾,
我看得出来,乌云已不在,是我在感慨。
  (唐僧):
梦醒来是我在窗台,把结局打开。
那清晰如画的未来,你我共同来拆。
  (至尊宝):
你带我远赴千里之外,你将我更改,
风云年代,我很庆幸上天如此安排。
  (合唱):
同心凝聚,动力永在,梦永远都在,
拥有卓识成就卓越,你不必再等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化话西游》——“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