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的感悟
从去年9月份开始,我开始在做班组培训工作,每月至少一个培训,由不同的人来做,做了约3个月后,对培训的方式做了些规定,如下:
1、所有培训主题应具备三个条件:针对性、实用性、趣味性;
2、培训计划将提前一个月制定,以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准备;
3、培训前两天培训人应先提交培训讲义、试题以及时打印存档;
4、培训前一天将发放讲义及试题,每个人都应在培训前将讲义看一遍,了解培训内容;
5、培训时各参加人员应准时参加;
6、培训的形式不拘,可利用现有的资源做最好的培训;
7、培训人在培训前应作充分准备,培训时不得带讲义上台,可带提纲;
8、培训时参加者不要翻阅讲义,应专注于讲师的培训并积极回应讲师;
9、培训中有疑问可当场提出;
10、培训完后每人填写《品检部内部培训讲师满意度调查表》,对讲师进行评价和提供建议以实现培训讲师的持续改进和进一步满足培训要求;
11、培训结束后两天内上交培训考核试题;
12、应根据培训效果更新培训计划及本规定。
对于培训,我一直觉得很重要,因为我觉得人性本懒,要有学习的动力除非是有一件可以刺激其进步的事情(比如晋升、兴趣、创业等等),但在一般的企业员工,下了班后打牌的打牌,网游的网游,逛街的逛街,真正能去自我增值的很少,那么我就觉得可以通过一些压力(比如要他们组织培训)使他们在上班时间内增值,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但如何让开展培训呢?
对于培训,我自己参加过很多次了,几乎每次都会打瞌睡,枯燥的课程和平淡如水的语言实在激不起我的兴趣。我记得我参加过几次ISO9001的培训,但每次都不知道上面在讲什么,人家问我一些相关知识我也不懂,直到我晋升后潜意识里要求自己去搞懂它后,在经历了个把月才逐渐有了兴趣,所以对于培训,我不能再重复别人对于我的这种折磨。
看过余世维博士的视频,他也讲过没有人说培训会让人觉得愉快的,但是如果都讲一些理论的东西(除科研外),我想在场的人是不会觉得愉悦的,至少我不会,那么这样的培训的效果如何呢?我自己也就有过相似的经历吗?参加了几次的质量管理体系培训,结果还是听不进什么。所以我决定培训的过程一定要具有趣味性,既不要用大量理论性的东西来讲,多讲实际,以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兴趣。
2008年1月,我做了ISO9001的培训,培训完后反应不错,我也将培训过程的一部分录制下来,回家一看自我感觉也还可以,这次的课程理论讲得不多,也不怎么讲条款,只讲我们所看到的一些实际所代表的意思,即为什么要这么做,让他们知道这样做就是符合9001的要求,而9001就是通过这些要求来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的。其实我无意于通过这类培训来增加大家的知识量,而是希望通过这种培训来提高员工对此的兴趣,然后自发的去了解其中的东西,正如余世维博士所说:如果大家在我培训完后能记住其中的几句话,我就已经很高兴了。
让员工参与进来。我们有时总认为自己来做培训一定会比员工做得更好,所以只要有培训都是管理人员自己做,也不管员工对此的意见如何。其实员工的参与对于他们的增值是很重要的。我们的培训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讲,而是所有员工共同的参与,这个月甲来当讲师,下个月就轮到乙,有人会说,这样的培训有用吗?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有用。我们知道,要准备一个培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搜集很多资料,而且我要求他们不带讲义讲,也就是说你还要把你找的资料转化成你自己的理解,然后再讲给别人听,所以对于讲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我通过这种方式帮助他们建立信心,虽然有时作为听众的我觉得他们个别的培训还有很多缺陷,但看到他们的一点点的进步,我是欣悦的。
后记:
从去年的9月至今将近1年,我们参与的培训有近20个,都是与工作有关且形式多样的,通过这些培训,我的团队的整体工作效率得到提升,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进步,只有坚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