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简单 发表于 2008-8-12 15:13:00

我们为什么要学《弟子规》 转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贪瞋痴慢,人心堕落原因。
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
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求为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
君子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
俗云:[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污染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
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之道,贵以专。],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现在教学,坏在博与杂,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学生读经、定力之培养,至有今日之苦果…… 。企盼贤明父母师长,深体斯旨;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于此。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大家道德修养,我们以《弟子规》为范本,学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传统文化教育。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也是清朝的贾存仁先生修订改编,列举出为人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年代久远,可到现在为什么我们还要来学它呢?有这必要吗?
太阳是古老的,为什么我们现在还在受用,而不说它旧呢?太阳是由古远来,但它对我们来说,每天又都是新的;真理也象太阳一样,万古常新,可惜“百姓日用而不知”。
人一出生,就自然产生各种关系,一个人的人际关系,从本质来说,在内,不外是夫妇、父子、长幼(兄弟姐妹);对外,就是朋友、君臣(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上下关系,或者说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其他关系只不过是这五种关系的延伸。因此,君臣(上下),父子、夫妇、长幼、朋友即传统说法——五伦,是人类固有的相互关系,不是孔夫子或某个人制定的,从古至今都是这五种关系,谁都离不了,既然谁都脱不了干系,只能想办法如何妥善处理好这些关系,不能苟且,也苟且不了。如果这些关系都处理好,很和谐,那么他个人身心就会很健康,对外的人际关系互动也必定是良性循环,这样,自然就会酿造出良好的外部氛围,为个人身心、事业发展搭好平台。美国教育学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取决于他的专业本领,85%取决于他的人际关系与处事技巧。
在此看来处理好人际关系就至关重要,而人际关系就是上面所说的的五伦。
《弟子规》就是一部教导我们五伦大道规范的书,是教我们如何从根本上着手,处理好人际关系。以达到《大学》所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学习、转化、落实《弟子规》,对个人、对家庭、对单位、对国家、对社会,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
因此,学而时习之,对己对人,于私于公,好处无穷。至于具体内容与真实受用,当然是有赖于我们去详看细习《弟子规》之后方才知道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们为什么要学《弟子规》 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