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yu52060 发表于 2008-8-28 16:21:00

毕业生和单位:关注点错位

  这个夏季,上海市约有12万应届毕业生进入职场。从校园走进社会,大学生们是否做好了充分准备?近日,上海青年研究中心发布上海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报告,http://www.dgrcw.net 课题组在走访379家用人单位和部分高校后发现,不少职场新人的关注点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错位”。

  不足四成学生有专业证书

  “读书时拼命考的证书,为啥到了工作岗位上全无用处?”调研数据显示,半数以上学生认为外语和电脑水平非常重要,而拥有这两类证书的学生比例更高,分别为75.2%和62.8%。然而,该报告主编黄洪基提出,当前英语、计算机类证书已相当普及,就像学历、学位一样,用人单位不会因此给学生“加分”。
  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观念差异还表现在其他方面。课题组发现,很多学生求学期间抢着当学生干部,努力争取奖学金,认为这显示自己能力,有利于今后就业。但不少用人单位对此并不特别看重。
  不少用人单位表示,http://www.szrcw.net  他们需要的是专业对口的毕业生,偏爱有同行业实习经历的人才,这样能“拿来就用”。因此,能证明专业能力的技能证书比一般获奖证书重要,然而仅37%的学生有与专业相关的证书。

  “草莓族”抗挫折能力弱

  在调研中,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心理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评价偏低。对此,黄洪基认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培训后都能提高,但要在短时间里加强心理素质不是件容易的事。
  不少毕业生进入单位后,表现出“命令不得”、“说不起”、抗压能力不强等问题。一名大学生在张江某IT公司上班没几天,听了部门主管一句批评,就躲在家里3天不上班。由于这类年轻人外表光鲜亮丽,却承受不了挫折,于是被冠以“草莓族”的称号。
  此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诚信度评价也不高。一些大学生在求职简历中对自己的评价没有恰如其分,正式上班后便“穿帮”。

  预期薪酬超出实际收入

  调查发现,73.8%的用人单位给研究生的初薪在2000元以上,其中26.1%的单位给出的薪酬在3000元以上;本科毕业生的工资范围在1500—2000元;专科生在1500—2000元,还有27.8%的用人单位仅愿意支付给大专毕业生1000—1500元的薪酬。
  而对于薪酬的预期,大专生平均值为3500元,本科生跃升到6000元,研究生则超过8000元。学生的预期收入远超出用人单位会给付的薪水范围。
  课题组分析,用人单位的工资定位一般是在利益最大化原则下根据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状况,兼顾人力资源稳定性等考虑而做出的;而大学生收入预期,除了从众效应,一般是根据投入成本来计算的。http://www.020rencai.net 目前,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投入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相当大,所以期望产出值也相对较高。

华夏人才网www.job234.net整理

那天夜里 发表于 2008-8-28 21:57:00

回复 1F shuyu52060 的帖子

是啊,对于我这样一个即将毕业的来说,现在就是非常希望能够给自己做大学期间的最后一个提升,或者叫职前适应性训练

金林铸钢 发表于 2008-8-29 09:26:00

回复: 毕业生和单位:关注点错位

关于应届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的矛盾,根据我个人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1)目前高校越来越多,专业也越来越细,综合学历素质是上去了,但企业实际上更需要全面的选手,毕竟一岗一人的做法目前在国内很多企业行不通。
(2)普遍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极差,比如我前段时间招聘网管,1个职位27人应征,我选了成绩最好的几位,但在考核实际动手组装局域网系统时,居然没有1人懂得操作,连布线的线盒都不知道是什么。
(3)眼高手低,缺乏自身定位,很多应届毕业生没有完整的职业定位,动不动就想去什么500强,什么管理系统,什么技术研发,但其根本不知道“宝剑锋自磨砺出”的道理。
(4)企业招聘职位过于完美化:较多企业都是拿来主义,很多HR从业者也不知道人才梯队建设的道理,总是要熟手熟手,殊不知熟手之前也是生手,如果本身企业有核心竞争力,又何惧培养后辞职?!
(5)骗子多,应届毕业生应接不暇:我曾经协助公安局破获一个诱骗应届大学生去从事色情的骗子组织,而该骗子组织招聘所用的企业名称全部是500强,那一次公安机关总共发现39名女大学生被骗,其中还有复旦的。
还有很多,但碍于本人要开会了,暂且写这些吧。

北京劳动法律网 发表于 2008-8-29 10:43:00

回复:毕业生和单位:关注点错位

经济不景气啊,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毕业生和单位:关注点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