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 发表于 2008-9-15 23:13:00

《大学》心得


题记:

我学《四书》,主要参照的是朱子的《四书集注》,不愧为朱子浸淫四十年而完成的极矜持之作,读来确有醍醐灌顶之感,当然如梁启超所言,其入宋理障处,须分辨之。

呵呵,开说之前,想起了一个取笑于丹的笑话,于丹说,“人无信不立”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如果混到了连短信息都没有的话,就不用再混了。”好在只是谈一点自己的理解,自娱而已,非是效颦于老师之后,曲解夫子微言大意。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
明,明白,通晓。明德,上天赋予人之本性,遵循天理之常。
《易经》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因为地处卑下,所以可生养万物,承载万物。人的品德修炼的极至应当有如大地的特征。
古人以天圆地方,又以人应该外圆内方。圆者,圆通,机变也。方者,恒定,不迁也。然何者应当恒定不迁?人生之准则。通过传统经典的学习我归纳了五个准则: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知止有定,尚中贵和,三省吾身。通过践行此五个准则,可达卓越人生之境界。关于卓越人生和准则,我在《卓越人生的五个准则》一书中会作详细的论述。此处只讲明明德者,顺应天理之常,亦如《老子》所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意。

亲民。
亲者,新也,革旧也;亲民者,本德既明,当推而广之,教化众人。
我曾总结人生之终极目标为移风易俗,呵呵,正暗合古人亲民之意。明德为本,亲民为末。身不修,难以亲民。所以我们的修炼应该是由内而外。我总结的五个准则也正是由内而外,由品德而态度,由态度而愿景,由愿景而人际,最后是此四者的不断提升。愿景和人际中皆有亲民之意。

止于至善。
止者,人生之终极目标,明明德于天下;至善,极至,明德和亲民当到最终之极。
我曾和朋友说过,人生之价值当是留下遗产,而真正的遗产应该是精神上的财富,才能让后来者站在我们的肩膀上走得更高更远。《老子》云:死而不亡者寿。也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此三者为全文之纲要。德之来源为天理,但不同于朱子之说:存天理,灭人欲。人欲亦是上天赋予人之本性,所以根绝人欲本来就违天理,凡事有度,过尤不及。

那么以上对于我们今天做企业,或是职场中人意义何在呢?
以上三者其实给我们指出了终极愿景之所在,属明天道,了人道的范畴,商道之于天道、人道只是其下之小道而已。
虽然教科书给企业下的定义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组织。但是如果一个企业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赚钱,正所谓财散人聚,财聚人散,可以断言这样的企业一定不可能做大。职场中人也是如此,如果目标仅仅是赚钱,即使赚到了钱也可能是游走在法律边缘,因为目标如果背离了准则就会为了目标无所不至,一定不会有卓越的人生。
所以企业或职场中人给自己制定的目标,应该是于“明明德”和“亲民”有益的目标,以此为目标,先诸己而后诸人,不断修炼内功,最终对外界发挥持续而有益的影响。
或有疑惑,当企业处于生存阶段,人处于温饱之际,该当如何?
当然生存是首要问题,但是原则是以不危害他人为最低原则。为了生存也许我们没法针对我们的现实做出更有利于目标的选择,但是这不影响我们恪守准则,恪守目标,所谓君子固穷,准则不变,目标不改,应对环境的不同而变通,此亦不失“外圆内方”之意,随着境况的改善逐渐有所不为。
对企业而言,当明白“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的道理。
对于职业人而言,当明白“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的道理。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以后再逐步详解,此处就不赘述了。

红旗 发表于 2008-9-17 10:42:00

回复: 《大学》心得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翻译成白话:明确原则,理清期许,谓知止;知止然后才能站稳立场,坚定不移,谓有定;有定才能保证做事之时动机纯正,心不妄动,谓能静;能静才能达到身心安详,从容有度,谓能安;能安方能思虑周到,驱除偏见,谓能虑;能虑方能合理选择,实现志向,谓能得。

知止是人生第一紧要之事。尝写本人之止,特附于下,以飨读者。

平生之愿小富、小雅、小达而已。

小富。人生短短数十载,既不愿被孔方兄所奴役,亦不愿为生计形劳色疲。财不求多,但是要能保证优质的生活质量,能保证孝顺父母行有余力,能保证满足所爱之人小小的虚荣心,能保证子女有好的成长环境,能保证身边的兄弟、亲戚、朋友在急、难、险、阻之时可适时伸出援手,能保证适时为偏远、贫困之同袍献献爱心。能满足以上即可,此之谓小富,贵在怡然自得,知足不辱。

小雅。或读书写字,吟诵经典,阅读名著,以修养身心,陶冶情操;或与所爱之人,怡情山水名胜,流连古迹名城,情景交融,想之所想,好之所好,两心如一,语未出已洞悉其心,话未尽已了然于胸,人生如此,虽神仙亦不羡也;或与同道友人交流心得,怡情小酌,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每有意会,则兴之所尽也。此之谓小雅,贵在修炼身心,闲情雅趣。

小达。穷则独善其身,达则皆济天下。虽无以天下为己任之大志,但悲天悯人之心长存。先修身,后教人;先达己,后达人。事情有大小之分,境界无高下之别。不求闻达,亦不恶闻达。此之谓小达,贵在心之所至,不刻意为之。

小富、小雅、小达,可知所止,志有定向,则行之不怠。或有不及,则君子固穷,穷,志不改,达,气不改。


以此自明本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