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观火 发表于 2008-9-23 19:44:00

回复: 国企日子(2008-09-19更新)

(五)老板的郁闷
老板就是我们厂长,我们当面叫厂长,背后都叫老板,虽然厂不是他的。
老板接手A厂应该说是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下接手的,我第一次去面试时是另一个厂长(现在的副厂长),老板是我第二次面试时的厂长,那是他接手也没多久,厂里的效益已经差了很多,加上内耗(前任厂长与下面的斗争,具体就不知道怎么回事了),厂里的问题很多,急需一位能上应上级领导的要求下能镇住这个局面的人来管理,老板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来到A厂的。
老板的个头并不高,表面也很和蔼,但谁都知道老板很有魄力,说到魄力,更多的人会联系到独断专行,其实也差不多。老板来了以后,急于让这个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的企业转型,由传统的国企转为股份制,这也是国家对于国企的要求(现在已经很多企业这样转型了)。因为传统的国企积弊太多,员工吃大锅饭已经习惯了,整个企业没有一点活力,大家都是在混退休,做事根本没有动力,通过改制虽然打破了这个金饭碗但是对企业的发展会有很大的推动,老板也是从国企出来的,其中道理不是不明白。所以我们进入A厂时厂里就在酝酿改制的事情,我们在车间也听到了种种传闻,但感觉员工对改制的热情不高,关键还在于好处问题,即改制后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有几个问题是员工最关心的:
1、金饭碗还能持否?
改制被誉为改命,就是命运的变革,好的可能很好,一年间光花红就不少,不好的老员工的金饭碗搞不好都保不住(因为要买断工龄)。
2、企业的前途是否值得与共?
虽然成为企业的主人,员工可以持股,但要用钱买啊,每个人至少要付出几万块钱,对于企业的前景很好的企业而言,要卖股份还不一定能买到,每个人都有限股,对于A厂而言,因为效益已经不行了,如果要大家头几万块钱进去,很多人会说无异于石落大海,一去不回,这样员工自然不会舍得花钱投进去了。
3、技术改造的风险。
A厂赖以改制的核心是将会开发一个新厂,做新产品,但需要一笔资金,为此老板动用了他的关系,找了银行贷了几千万用于新项目的开发,但这个技术改造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随着整个市场的萎缩,改造后我们的产品是否能在市场上分得一杯羹还属疑问,这也是员工最担心的,新项目失败了,借银行的钱要还,企业欠债如果是传统的国企背后还有更大的老板撑着,如果改制那么大家就要一起去承担这个责任了,这么大的责任谁撑得起?!
老板是比较能干的,在来A厂没多久就为企业拉到了几千万的贷款,这个需要一定的关系才能做到的,因为之前也已经贷款但未还上银行已经不借钱给我们了,所以我们来的那一年因为有了一笔灵活的资金,我们的待遇还是很不错的,但随着整个行业的萎缩,我们的产品越来越没有竞争力了,首先成本高(没有成本管理这个观念),其次各竞争对手在质量控制这一块已经没有多大差异了,我们已经没有优势了,到了第二年厂里的经济周转开始出现不灵的情况,我们的奖金经常会推迟一个月发,福利也逐渐减少,银行的贷款因为是分批到帐且有项目监督,无法纳入日常行政费用,这是我们最艰苦的一年,大家既盼望着技改的成功,又担心改制的后果,所以改制的口号喊了两年还是没有落实。
有一天下午,我们拿着盆子去打饭吃,我经常在甲的宿舍外边吃,老板也住在他隔壁,吃着的时候有一位比较老的员工也打着饭走过来了,这位员工原本在车间做,因为身体原因,被调到门口做保安(基本上A厂的保安都是这些人)。老员工走过老板的房间时老板出来了,经典一刻出现了,以下是他们的对话:
老板:老师傅好啊!
老员工:好!好个屁!工资都发不出来了!好什么!
老板顿时傻笑了一声就进去了。
。。。。。。
我们当时一看这人怎么这么牛啊,对老板还敢这么说,都怪我们的社会经验太浅,后来听多了才知道,老员工跑老板办公室去的大有人在,且都是骂。我有一些同学也说起他们厂里的情况基本也差不多,老员工不图升职,工资又是固定的,你又炒不了他,难怪这么牛了!这件事给我的印象太深了,之后我在其他非国企的企业还从未看到如此的情形。

HR十年 发表于 2008-9-23 20:03:00

回复:国企日子(2008-09-23更新三篇)

金饭碗是大锅饭,没有责任,
大家做等于你来做,
你做等于我不做,
我不做等于我很牛,
我很牛等于你不牛,
你牛我牛企业............死!

隔岸观火 发表于 2008-9-23 20:12:00

回复: 国企日子(2008-09-23更新三篇)

原帖由 HR十年 于 2008-9-23 20:03:00 发表
金饭碗是大锅饭,没有责任,
大家做等于你来做,
你做等于我不做,
我不做等于我很牛,
我很牛等于你不牛,
你牛我牛企业............死!
谢谢十年兄在第一时间就来支持,您的观点很精彩。
谢谢继续关注!

xslingwood 发表于 2008-9-24 18:30:00

回复:国企日子(2008-09-23更新三篇)

呵,我從來沒在國企干過,借隔岸的筆,開拓一下視野。謝謝樓主!

隔岸观火 发表于 2008-9-24 19:55:00

回复: 国企日子(2008-09-23更新三篇)

(六)一张报纸一杯茶
02年5月份我调到了化验室, 从此过上了“养尊处优”的生活,化验室的人大都是女的,很多是公司高层的家属,要不就是有关系进来的,要么就是富婆,男性同时在这里显得有些弱势,我刚进去时就我一个是男兵,我的师傅也是男的,但他是领导,师傅上面还有一个主任,开始因为办公桌比较少,就让我跟女同事一个办公室,那段时间真是煎熬,天天听她们讲柴米油盐和巷听街闻,实在有点顶不住,她们也因为有钱,对我这个新来的也不怎么感冒,而我又有些羞怯,毕竟跟这么多女人同处一室,整天又听那些八卦事件,让我有点放不开跟她们去熟悉。所幸这样的日子不是很长,在一个月之后我从那个惊心动魄的场面撤离了,师傅安排我到所有男同事的办公室,当然男同事也不会很多,加上我一共也就四个人,从此开始了我“一张报纸一杯茶”的生活。
每天上班坐着厂车到我们上班的地方,进入办公室,大家首先会坐下来,而我这个新人就会抢过师傅手中的电水壶去打水,水槽就在我们的门口,一步之遥而已,打完水插上电,大家就聊几句,拿起昨日的报纸看一下,也聊聊新闻,基本上不谈工作,大约十分钟水开了,我马上将电水壶的水充入水瓶里,然后拿出一包绿茶(厂里发的,每两个月两袋,有绿茶和红茶),放一些到玻璃水壶,用开水洗一遍,然后放开水至满,等两分钟我拿着水壶分别给主任、师傅,还有一位资格比较老的师傅斟茶,最后自己倒一杯,大家喝完一口后,好,放下茶杯,开工了。这个过程大约二十分钟,基本上在我待在那的一年半多每天都会重复发生,我们的工作节奏谈不上紧张,更多的是闲适。
出来以后接触到一些也从国企出来的人,我们在谈到国企的一些特点时竟不约而同地说:一张报纸一杯茶。茶不喝完一般不会开工,不是绝对,而是习惯。
从国企出来后,我还没见过其他企业有每个科室都发报纸的,尤其是广州日报这样的城市报纸,但我们的厂里每天都会有最新的报纸,每到下午一点钟左右,我们基本忙完了,我们就会有人骑着摩托车到办公楼的工会去领报纸,大家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有点奇怪,怎么摩托车都出来了?呵呵,其实这也是一种交通工具,因为车间离办公楼走路要半小时,为提高办事效率基本上每个车间都会配置摩托车,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我们主任骑着摩托车到办公楼开会,在我们厂里,这样的摩托车大约有七八辆,我也在工作忙完后趁空学会了骑摩托车。报纸拿回来以后,我们就会搞杯茶,然后坐在办公室里看,有时那边的女同事看到了也会过来要,那么就会一分为二或者分成很多小份,有时主任进来看到了也不说什么,应该说已经习惯了,他有时也看报纸,看到气氛或精彩处也常常击桌而起。
因为我们之前找工作很疲惫的缘故,现在有一份都是报纸放在我们眼前,岂会错过里面的招聘广告,所以我们经常会留意招聘广告中的一些与我们相关的信息,当然,报纸的信息量是很大的,我们也由此开阔了视野,所以这两年对我而言是我打好人生基础比较重要的两年,对我而言,一张报纸一杯茶的文化是我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和找工作,而对企业而言,则让我们看到了松散、工作绩效低下的一面。
正因为每天都有免费报纸看的缘故,我在2004年初终于凭自己的努力找到了改变我人生的一份工作。

隔岸观火 发表于 2008-9-24 20:00:00

回复: 国企日子(2008-09-23更新三篇)

(七)同学之间的较劲
职场天条: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甲是我最要好的同学,我们是在读书才认识的,他家离我家也就几公里路,因为家里的很近的缘故,我们很快就很熟了,毕竟出来读书相互之间有一个依靠总比没有好,从那时开始我们就是最要好的同学,毕业出来以后我们一起在两家国企待过,我们从读书认识到我们分开发展一共在一起7年,我们也从最要好的同学变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读书时,甲因为表现出色,担任班长乃至后来担任学生会主席,而我因为性格及其他原因,错过了很多机会,一直是个白丁,所以我们在一起有时我觉得是在沾他的光,因为别人在看到这位学生领袖的同事偶尔也会把眼光瞟一下旁边瘦弱的我,由此我感觉到身价倍增,这大概也是一种虚荣心吧。
但我一直有些不服输,因为我对自己也是比较自信的,所以那时经常跟他较劲,这种较劲也是我的情绪忽好忽坏,到最后竟完全情绪化了,有点小孩子脾气了,这使我用了两年的时间修补这种情绪缺陷。我们经常赌气,我的骨子里竟是那么固执,基本都是他主动示好才和好如初,当时不服输是因为自己太自大,等到几年以后才真的知道我确实不如他。
因为我跟甲的关系很好,家也离得近,所以我们过年放假总会相互串门,我爸爸也支持我的行动,也跟我去过他家几次,双方的父母也很熟,爸爸接触甲几次后跟我说,你不如甲,我很不服气,心里说你都没有看到我的长处怎么说我不如甲?但没有表露出来,因为我几乎从不愿意为一些小事跟爸爸争论。
我们一起到A厂后一起被分到车间里,因为在一次团委举办的活动中我被委以主持人的角色并通过创意性的表演获得老板的赞赏,我在几天后被调入我们梦寐以求的化验室(我们就是奔这个来的),而甲还继续留在了一车间,我们私底下在聊时甲流露出悲观的情绪,他认为只调了我过去证明那边现在不需要人了,他应该没机会过去了,我劝慰他可能是分批过去,但心里却不知怎么回事有种幸灾乐祸的快意,大概是我比你好的定论吧!
但我发现我的心还是比较软的,尽管有点得意但还是为甲抱不平,也私底下问师傅怎么回事,当我知道其实还是缺人时我知道甲迟早会来的时候,我一边是高兴一边却是忧愁,呵呵,若干年以后我才知道这叫妒忌。
甲终于也调过来了,当天我还是高兴多于忧愁的,毕竟有个人过来并肩作战我就不用孤身奋战了,私底下两个人也可以交流一下。而我因为比他先来,在业务能力上也比他要强阿,这个可是我的优势,这下我们又有得拼了。
甲来了一段时间后就与隔壁的女同事打成一片了,他有一种特质,表面看起来很精明,但给人的感觉却是可以信任。我来了那么久也没有他几天时间搞关系搞得那么好,虽然他在技能上与我还有些许差距(这也是他的弱项),但他来了约一个月多,与化验室从上到下的关系都搞得不错,我这个同学到有些沾他的光了,因为他打开了局面而我也由此跟其他人的关系进了一步。
不行!我要超越他!
我要超越他的想法由来已久,从学校到出来工作,我都希望超越他,所以我经常会去观察他比我做得好的地方,然后会修正自己的不足之处,有时他就是我的一面镜子,从他那里就映出了我的幼稚,从而给了我改进的动力。
02年那一年是我情绪化最严重的一年,因为自己的自信在逐渐的崩溃,对于甲则有点极端妒忌,妒忌他在各方面都比我做得好,妒嫉我的邻居们跟他的关系比我都要好,所以让我有点歇斯底里,时不时的突然情绪化,但是最终受伤害的是我,因为这样以后搽伤口的永远是我自己,这种情绪对我的工作与生活完全没有一点帮助,还使我陷入迷茫之中,那一段时间我甚至有要辞职的冲动,有要与甲分道扬镳的想法,但最终理智还是战胜了我,03年注定是一个好年份,我的情绪化在这一年得到了改善,虽然说喜怒不形于色还做不到,但不会突发的情绪恶化并表现出来。这是我的成长。
甲是一个目的性很强的人。
我们刚到A厂报到时,我们俩住在隔壁,一个人有一房一厅,但地方比较偏僻,距离办公楼有一段距离,当他看到距离办公楼比较近且人来人往的地方还有空位时(这个地方跟老板的宿舍基本挨在一起),他就向行政部提出能不能搬下去住,后来经同意后就搬下去了,在那个地方,因为跟老板抬头不见低头见,很快的他跟老板也熟起来了,在以后的职业发展中埋下了伏笔,这是他的高明之处。
我跟甲也经常在剖析我们的关系,甚至相互恭维对方,其实也道出了我们的关系,一直以来我一直认为我在模仿他,没想到他也在模仿我,那天我们谈得比较坦白,我说我有时很妒忌你,因为觉得你做得太好了,但没想到他却说其实我也一样,我看到你做得比我好我也会妒忌你,然后学着模仿你来达到改善自己的目的,讲到底,其实我们认识的七年,大家都在警惕着对方,但因为我们的不甘落后,使得一个人的进步成了另一个人进步的动力,因为这个时候我们都会想,我不努力他就超过我了,我们都不甘被超越,因为妒忌,所以进步。

隔岸观火 发表于 2008-9-24 20:18:00

回复: 国企日子(2008-09-23更新三篇)

(八)人一定要靠自己
长篇大论地讲了与甲的斗争关系,其实我还是很佩服他的,做事情原则性很强、看问题很深刻很准、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情绪、认准目标直捣黄龙,这些都是我很佩服的特质,也成了他之后成功的基础。我一直都认为技能可以传递,意识(就是我们所说的特质)是很难传递的,这个跟个人的积累与社会经验以及成长的环境有关,当一个人拥有一种优秀的特质时,成功的脚步就会向你走来。
我离开A几个月后,有一次在跟甲闲聊时甲提到A厂目前有一个机会,那就是去跑销售,可能会从厂里内招一个人,他谦虚地说如果我不走这个机会绝对是我的,我心里一甜假惺惺地说不要这么说,这是不可能的。话锋一转,甲说他想去试一下,我已经不在A厂了,所以当然强烈支持他了,也只能精神上支持了。
没多久我们又聊了,他说目前这个职位的竞争对手太强了,有个车间主任都来竞争,还有一些有关系的,估计很难了,但志在参与,既然机会出现了,争取一下对自己也有个交待。我很认同他的观点,但事实上我帮不了他,只能劝慰他机会总会出现的。
大约又过了一个月,甲说听说内部定了那位主任,他没戏了,那天他的心情很沮丧,我理解他的心情,因为在这个没有关系的社会里,凡事要靠自己,但有些事靠自己也不见得可靠。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又过了不知多久,甲打电话给我说他成功了,厂里要了两个人,其中一个有背景,而他竟也被选中了,他在电话里的那种兴奋之情也感染了我,虽然我为失去这个机会感到惋惜(其实也跟我没关系了,我已经出来了),但还是为他高兴,最后他竟说如果你在这里这个机会一定是你的,我心里酸酸的,但我知道这小子在做秀。
积累。甲的成功其实是一种积累,他没有背景,没有什么可以提供的技能给大家看到你具备这种能力,但他还是成功了,这跟他平时的积累有关,我们前面说到他跟老板住得很近,朝夕相处让他们已经比较熟悉,老板也开始审视住在他左右的这些人,谁谁怎么样心里也有数,但最重要的是老板的经营,因为跟你住在一起,时间久了其实也就把他看作自己人了,这样的结果是老板找了一个可以相信的自己人,达到双赢的结果。而对于甲而言,有目的的接近老板,有阶段性的积累使他迎来了自己人生的一个转折。
甲进去做销售后经常跑东跑西,也经常跟我倒苦水,其实我明白其中也有炫耀的意思,时间久了我就听厌了他那句“你不走机会就是你的”的话了,开始还行,就了这话就很假了。
甲跑销售没多久(有一年多),因为上面的领导跑得太多了,他由一个销售员坐上了销售部部长的位置了,这其实并不让我出奇,因为我已经看到了我不如他的地方,而他在某些方面确实值得我仰慕的。
所以,从甲的奋斗历程,我始终相信,人一定要靠自己!

HR十年 发表于 2008-9-24 20:45:00

回复:国企日子(2008-09-24更新三篇)

一张报纸一杯茶是“国家干部”的享受!
同学之间的较劲不是妒忌是竞争,
竞争是向上求上进的手法!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一句好诗,在职场上我认为仅仅是一句借口,不要等到山穷水尽时柳暗花明,就象文中所写的“人一定要靠自己”,靠自己努力达成山清水秀!
朴实而细腻的故事,让人理会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谢谢林版主给大家的新视野!



隔岸观火 发表于 2008-9-24 20:53:00

回复: 国企日子(2008-09-24更新三篇)

原帖由 HR十年 于 2008-9-24 20:45:00 发表
一张报纸一杯茶是“国家干部”的享受!
同学之间的较劲不是妒忌是竞争,
竞争是向上求上进的手法!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一句好诗,在职场上我认为仅仅是一句借口,不要等到山穷水尽时柳暗花明,就象文中所写的“人一定要靠自己”,靠自己努力达成山清水秀!
朴实而细腻的故事,让人理会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谢谢林版主给大家的新视野!




谢谢十年的精彩点评。
当时只是想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一段进行一个总结,没计划性的乱写,也难登大雅之堂,让大家见笑了。
本计划一个月写完,因为这段时间相对比较闲,所以唠唠叨叨的写的差不多了,十月前应该可以结束了。
也谢谢关注此文的朋友,有您们的关注和支持,我才能继续下去,做好自己。

隔岸观火 发表于 2008-9-26 18:47:00

回复: 国企日子(2008-09-24更新三篇)

(九)我的出路
03年A厂的效益越来越不行了,产品也不怎么卖得动了,车间经常停停开开,而厂里也几乎要揭不开锅了,我们的奖金也经常性的拖延,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已经在思索着我们的出路了。
我不怎么喜欢太安逸的生活的,在A厂2年的工作生活太安逸了,安逸得我都不敢起来了,懒惰也逐渐占据了我们的生活,我知道如果再这样下去我们将会在安逸中迷失,不行,我要寻找另一条出路。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说科学家把一只青蛙放到快煮开的水里,青蛙一碰到水立即跳了出来,而把青蛙放到温水中再慢慢加热,青蛙会享受温度上升时的舒服,但水温越来越高直到水开了,青蛙再也没能跳出来。我们的处境就像这只在温水里的青蛙,没有危机意识,一旦危机到来了,我们也逃不出去了。
我们有一群人经常在一起玩,聊到厂里的情况时大家都想出去找找工作,碰碰运气,于是我们开始关注招聘信息了,见到有与专业相关或与工作相关的就投简历,记得那是03年8、9月份,我一个星期曾投了10份简历,有点撒网的感觉,甲也投了很多简历,我们投的都是错开的,他投那家我就不投,这样避免那家公司对我们的印象不好。
简历投出去了,我们在过着安逸的生活的同时也在等待,一向自信的我以为机会多多,但却没有一家公司通知我面试,而甲却有好几家公司通知他去面试,我心里那个羡慕啊,也为他高兴,毕竟能走一个是一个,但结果他都选择不去,主要还是工作环境与待遇的问题。
在A厂2年里,因为生活的安逸,我经常有比较多的时间静下来看书,这段时间我最喜欢到图书馆和旧书摊淘书,一般都是历史类的书,小说几乎已不看,管理类的看了一些却没有印象了,因为闲而能有一个比较好的环境看书,对我来说当时还没什么,但几年以后我才知道我的积累在很大程度上的感谢这段时间,因为这是我的基础。
我的简历投出去后都没有回音,我心想应该没戏了,也不怎么投了,想还是过完年再说吧,但在我投一家公司的简历的三个月后的某一天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通知我去面试,我那时的心情好紧张啊,这可是我投简历的第一次别人通知面试的(之前A厂是我们自己找的,不是先投简历的),在万分欣喜的同时我不禁问自己:我行吗?
是啊,有公司通知面试是好事,但问题是这是家大公司,我当时也是抱着玩玩的心态投的简历,现在让我去面试有没有机会啊?更何况我已经决定过完年再找了,心里倒有点犹豫不定。跟甲说了以后他倒是支持我去,说反正是个机会去试试也可以嘛,可以感受一下面试的气氛,积累一些经验。于是我决定去试一试。
我的人生因为这个决定而改变。
那天面试的时间定在上午9:30分,我因为离那比较远,所以早早就坐车了,但人算还是不如天算,在快到那家公司的路上,塞车了,开始以为很快可以解决,没想到过了20分钟还不行,这时距离面试时间只有十几分钟了,来不及了。我急忙让司机放下我,在路上截了一辆摩托车,让他带我去,问他知不知道,说知道,于是就上车了,结果他又走错路了,走到另一边去了,这个时候急也没有用了,因为面试时间已经到了,本想算了,但既然已经来了不去试试也还是有点不甘心,于是又截了辆摩托车,这次倒坐对了,到那家公司门口时已经超出预定时间20分钟了,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反而让我放松了,进去咨询然后进入面试间。
面试间这时已经有大约七八个人在里面了,他们都在低头做着试卷,我不知道要考试阿!过了一会,人事部的人过来了,问我为什么迟到,我简略的回答了,开始以为不会让我参加了,可能是看我态度好,只是说了两句便把试卷给我了。我也没有太多时间去考虑怎么要做试卷了,因为他说10点半交,现在还有半小时,而我手上有三分试卷,所以赶紧找了个位置坐下来做试卷。
有两份试卷是性格和素质测试,比较简单,十几分钟就搞定了。最后一分是专业试卷,一些基础知识对我来说没什么问题,但一些问题因为跟我的专业以及目前从事的这份工作关系不大答不了,因为时间的关系,这份专业试卷我只答了1/3,反正已经迟到了,答了1/3不行就算了,无所谓了。人事通知我们下午一点半面试,我想既然来了就见见这个场面吧,也可以为以后找工作积累面试经验。
下午一点半我们准时在公司门口等,人事的人过来后带着我们进入了厂区,走了大约10分钟路,到了一个厂区最偏远的角落的一栋房子,叫我们一起进去,开了门进去一看竟是一间很宽敞的办公室,里面的人正在忙碌,看到我们来了只是看了一眼就自个忙去了。
人事的人跟那里的领导交接了几句就离开了,我们被安排到一个会议室里,等了几分钟,陆续有人被叫到一个办公室里面试,我因为已经有点无所谓了反而心情没有那么紧张,在等待的时候就看看周围的环境,感觉这是家比较规范的企业,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各自的工作也都很明确,从神情看所有人也比较有活力,这跟A厂是完全不同的精神面貌阿。
有三个人面试完了,终于叫到我了,我整理一下衣着,就跟着引导员走进那个房间了。房间很小,但几个人谈话还是可以的,现在在我面前的有四位面试官,两男两女,我知道这都是部门的领导。因为觉得希望不大了,我反而放开了,在回答他们的问题时很自信,也很得体,我看到他们的反应也是比较满意的,其中有一个问题让我至今都觉得满意,他们问我:你应聘的这份工作与你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是截然不同的工作性质,你怎么确信你能胜任?我这样回答:是的,这两份工作的差异性是很大,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我对待工作的态度是一样的,那就是尽自己努力做好每一份工作。
走出这家公司,直觉告诉我应该有机会。面试后的第三天,该公司人事部通知我他们已经录用我了,要我在短期内到公司报到。我成功了!那可是家大型公司,我竟是一炮而定,对于我这个职场菜鸟而言,这无异于是一种鼓励,这种鼓励使我在之后的职业生涯中受益匪浅。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国企日子(2008-10-09更新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