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网管理哲学
渔民都知道如果网眼太密,捕捞的鱼是会多了些,但过度的捕捞会让小鱼苗也无法生存。今天的丰收必会带来明日的渔荒,这与“水至清不养鱼”的道理是相同的。渔民要想收成好,一般来讲,有三条决定性因素。
第一条是养殖的技术。
鱼儿的拨苗时间有不同,根据鱼的温寒度需要,在不同温差季度拨苗。
鱼儿的养殖方式也不同,如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不同,单养、混养和套养不同。
渔民由于不善养殖,让鱼儿死掉,或是鱼儿跳到其他鱼池。
第二条是渔食的供应。
渔食不能多,也不能少。
多了渔儿有吃不完的食品,不争不夺,自然就懒得动了,动得少就长得慢,动得少肉就是死肉没弹性就不好吃。
少了更不行,鱼儿都吃不饱,就开始内哄。开始你踩我,我吃你。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吓米没吃的就只有吃泥巴了。
第三条是鱼儿的质量。
其实这一条则是实际鱼儿的质量的好坏去取决第一条和第二条的。同时也决定于渔民要善于控制捕捞时机。
有些渔民在拨苗不多时日就想极早收成,捕上的自然是小个头的鱼。同样也有只管拨种养殖不管撒网的,任鱼儿飞长成患,最后鱼儿为了能在池里有更多位置供自己游来游去,就开始你争我抢,最后死伤各半,到想捕捞的时候,收成可想而知。
渔民要想收成多,就得加上一条就是:
鱼网的疏密。
鱼网的“密”决定捕获鱼的质与量,鱼网的“疏”决定了下次捕渔的质与量。
决定使用疏密不同的鱼网的原因则很多,除了鱼儿的大小外还有许多因素,比如鱼市的需求量、鱼儿的品种、渔池的可容量等等。
另外就是如果鱼网破了或是鱼网太小,对收成也是有影响的。
我们管理企业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们的管理就是鱼网,鱼网的密疏取决于管理层次和具细。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管理要全面、管理在细化。
我们的公司是渔池。
我们的老板是渔民。
而我们,就是鱼儿。
渔食是什么?养殖技术是什么?自己想想,一定会找到合适的答案。
找到合适的答案,我们就可以运用这一鱼网管理哲学悟出管理奥妙来。
个人小小愚见,敬候各位有知之士参与讨论。
回复:鱼网管理哲学
很有哲理!!顶一下!!,不过不要2天打鱼,3天晒网呀!回复:鱼网管理哲学
这篇文章被多次转载,而且被盗名。中国式HR原创。呵呵
回复:鱼网管理哲学
很有哲理性,可是自我感觉没有解决一些问题,渔网的疏密,例如渔网的疏对企业又会怎样,渔网的密对企业又会怎样?得不到答案,如果有会更好.回复:鱼网管理哲学
很有哲理的文章,拜读了回复:鱼网管理哲学
拜读了 :)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