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工作管理方法专用贴
工资单将成为企业的载体,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工资单已经成为企业必不缺少的一部分。最初你们接触的是工资条,是企业与员工之间劳动的凭证,现在工资条已经满足不了企业的需要了,在如今社会里企业更加注重自己的形象,以至于有了“工资单”。
工资收入属个人隐私。在外资、合资及国内的相当部分企业已开始保密工资制度,在每月工资支付的同时发给员工一个保密信函工资单。保密信函工资单实施的好处:有利于员工不在工资上相互攀比,减少矛盾;有利于企业根据市场经营状况和员工的贡献大小及时对工资收入进行调控;有利于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强化每个人对企业的工作(岗位)负责。
回复:工作管理方法专用贴
帕金森定律在人力资源选拔和配制中的应用美国学者帕金森通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写出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一是申请辞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走第一条路,哪个官员就会失去很多的权利;走第二条路,哪个能干的人会称为自己的对手;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平庸的两个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自己的权利不会受到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能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推诿,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这个效率揭示了及其奇妙而可怕的现象。“帕金森定律”与武大郎式的用人政策很想象,如出一辙——比自己个高的人一概不用。长此以往,必将导致恶性循环:平庸的人起用比自己更平庸的人,更平庸的人再起用比自己更平庸的人。
第一, 当官的人需要补充的是下属而不是对手。他宁可要水平比自己低的连个人来归他领导,何况这位的到来等于提高了自己的地位。他可以把工作分成两份,分别交给两个助手掌管,自己成为了唯一掌握全面的人。另外有必要强调一下,这两位助手是缺一不可的,单单补充一个那可不行。因为只让一个助手来分担他的工作,这个助手几乎充当了第二条出路的角色;这个助手成了唯一一个可以和他有相同控制权的人,所以,要找助手,非找两个或两个以上,这样他们可以相互制约,牵制对方的提升。
第二, 当官的人彼此之间会制造出工作来做的。行政人员注定是要增长的。要打法时间就得多找事情干,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俗话说“真正忙的人是匀得出时间的”就是这个意思。一位闲来无事的老太太为了给远方的外甥女寄张明信片,可以足足花上一天的时间。找明信片要一个钟头,寻找眼镜又一个钟头,查地址半个钟头,做文章一个钟头零一刻钟,然后,送往临街的邮筒去投递究竟要不要带把雨伞出门,这一考虑又去掉了20分钟。照这样,一个人可以在3分钟里面办完的事情,在另一个人却要犹豫焦虑和操劳一整天。
第三, 假如完成工作(特别是文字工作—)的时间伸缩性如此之大,那就说明工作量和做这份工作的人数两者之间的关系微小,甚至是毫无关系。不认真办事不一定显得很悠闲。无所事事也不一定能从懒散上看出来,职工人数和工作量互不相关,职工人数的增长是服从“帕金森定律”的。不论工作多少,甚至是没完没了,职工人数的变化总逃脱不了这条定律。
历览古今兴衰事,成败得失在用人。一个单位,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国家,兴衰与否,用人是关键。作为一个领导,不仅要独具慧眼,学会相马,学会赛马,而且还要有用人之胆、容人之量,要敢于起用比自己强的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人才的脱颖而出,也唯其如此,才能实现用人上的良性循环,走出“帕金森定律”的怪圈。
回复:工作管理方法专用贴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欲求是什么?)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生理需求: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一个人在饥饿时不会对其它任何事物感兴趣,他的主要动力是行到食物。即使在今天,还有许多人不能满足这些基本的生理需求。管理人员应该明白,如果员工还在为生理需求而忙碌时,他们所真正关心的问题就与他们所做的工作无关。当努力用满足这类需求来激励下属时,我们是基于这种假设,即人们为报酬而工作,主要关于收入、舒适等等,所以激励时试图利用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给予更多的业余时间和工间休息、提高福利待遇等来激励员工。
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和生理需求一样,在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人们唯一关心的就是这种需求。对许多员工而言,安全需求表现为安全而稳定以及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等。主要受安全需求激励的人,在评估职业时,主要把它看作不致失去基本需求满足的保障。如果管理人员认为对员工来说安全需求最重要,他们就在管理中着重利用这种需要,强调规章制度、职业保障、福利待遇,并保护员工不致失业。如果员工对安全需求非常强烈时,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就不应标新立异,并应该避免或反对冒险,而员工们将循规蹈距地完成工作。
社交需求:社交需求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社交需求就会突出出来,进而产生激励作用。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这一层次是与前两层次截然不同的另一层次。这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员工的精神,导致高缺勤率、低生产率、对工作不满及情绪低落。管理者必须意识到,当社求需求成为主要的激励源时,工作被人们视为寻找和建立温馨和谐人际关系的机会,能够提供同事间社交往来机会的职业会受到重视。管理者感到下属努力追求满足这类需求时,通常会采取支持与赞许的态度,十分强调能为共事的人所接受,开展有组织的体育比赛和集体聚会等业务活动,并且遵从集体行为规范。
尊重需求: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有尊重需求的人希望别人按照他们的实际形象来接受他们,并认为他们有能力,能胜任工作。他们关心的是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这是由于别人认识到他们的才能而得到的。当他们得到这些时,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同时就其内心因对自己价值的满足而充满自信。不能满足这类需求,就会使他们感到沮丧。如果别人给予的荣誉不是根据其真才实学,而是徒有虚名,也会对他们的心理构成威胁。在激励员工时应特别注意有尊重需求的管理人员,应采取公开奖励和表扬的方式。布置工作要特别强调工作的艰巨性以及成功所需要的高超技巧等。颁发荣誉奖章、在公司的刊物上发表表扬文章、公布优秀员工光荣榜等用段都可以提高人们对自己工作的自豪感。
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要满足这种尽量发挥自己才能的需求,他应该已在某个时刻部份地满足了其它的需求。当然自我实现的人可能过分关注这种最高层次的需求的满足,以致于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点支配地位的人,会受到激励在工作中运用最富于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技巧。重视这种需求的管理者会认识到,无论那种工作都可以进行创新,创造性 并非管理人员独有,而是每个人都期望拥有的。为了使工作有意义,强调自我实现的管理者,会在设计工作时考虑运用适应复杂情况的策略,会给身怀绝技的人委派特别任务以施展才华,或者在设计工作程序和制定执行计划时为员工群体留有余地。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假定,人们被激励起来去满足一项或多项在他们一生中很重要的需求。更进一步的说,任何一种特定需求的强烈程度取决于它在需求层次中的地位,以及它和所有其它更低层次需求的满足程度。马斯洛的理论认为,激励的过程是动态的、逐步的、有因果关系的。在这一过程中,一套不断变化的“重要”的需求控制着人们的行为,这种等级关系并非对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这样的中层需求尤其如此,其排列顺序因人而异。不过马斯洛也明确指出,人们总是优先满足生理需求,而自我实现的需求则是最难以满足的。
回复:工作管理方法专用贴
天啊,这么复杂的东西你都弄上来了,真花心思回复 30F HR十年 的帖子
ABC法则的成功,在于前期的铺垫。”B在沟通前,应先将C的背景与状况了解透彻,并于事前和A讨论或策划,让A充分掌握C的资料,在C面前,则应常常推崇A,让C建立对A的期待与信服。“
在前期的这项工作非常地重要,但,这个工作却少有人能做得很细。更多的人,只是从自己的角度来一厢情愿地出发,想一下子促成。但,却是事于愿违。原因亦是因为心态不平居多。
回复:工作管理方法专用贴
工作方法讲了很多,吸纳了很多西方的东西,5W1H等,其实就是我们小学学习的一些知识:写记叙文要写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写议论文要注意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实领悟了这些比记几个字母受用的多,无论写应用文也好,写总结报告也好,做培训也好其实这几个环节把握了,事情总是十分清晰明了。其他的很多方法理论,其实在我们的九年义务教育中都涉及到了,抓住中心思想,分清主次,辩证的看待问题,循序渐进的做事,个性与共性,这些哲学的思维贯穿到了管理的每个角落,多总结回顾,方法甚多!
回复:工作管理方法专用贴
其实各种方法有很多,而在我们的日常的生活中能够真正地做到的话,真的是要下一点功夫的。比如PDCA。
比如,时间管理,比如,事情的轻重缓急。。。。。其实,这些在我们的日常的工作中几乎可以天天地运用到。
所以,管理方法有很多,坚持却是最重要的!!
回复:工作管理方法专用贴
今天我做5S管理,觉得这个简单的工具虽然只有10个字,但能做好的又有几个企业呢?工具并不缺乏,我们缺乏的更多的是做事的意识。
回复:工作管理方法专用贴
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的SWOT、STAR;KPI绩效、平衡计分卡目标管理中SWART、PDCA
现场管理的5S、5W1H、头脑风暴法
品质管理中的质量手册、质量方针和QC新旧七大手法:诸如鱼刺图、推移图等
二、八法则等。。。。
在我们日常管理中,常会用这些工具,举一反三,能够为大家有一些帮助,本人感非常欣慰!
回复:工作管理方法专用贴
时间管理请问,如果每天都有86400元进入你的银行户头,而你必须当天用光,你会如何运用这笔钱?
天下真有这样的好事吗?
是的,你真的有这样一个户头,那就是“时间”。每天每一个人都会有新的86400秒进帐。那么面对这样一笔财富,你打算怎样利用它们呢?
首先,让我们来做一个关于时间管理的测试。
下面的每个问题,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地给自己评分。计分方式为:选择“从不”为0分,选择“有时”记1分,选择“经常”记2分,选择“总是”记3分。
1、我在每个工作日之前,都能为计划中的工作做些准备。
2、凡是可交派下属(别人)去做的,我都交派下去。
3、我利用工作进度表来书面规定工作任务与目标。
4、我尽量一次性处理完毕每份文件。
5、我每天列出一个应办事项清单,按重要顺序来排列,依次办理这些事情。
6、我尽量回避干扰电话、不速之客的来访,以及突然的约会。
7、我试着按照生理节奏变动规律曲线来安排我的工作。
8、我的日程表留有回旋余地,以便应对突发事件。
9、当其他人想占用我的时间,而我又必须处理更重要的事情时,我会说“不”。
结论: 0~12分:你自己没有时间规划,总是让别人牵着鼻子走。
13~17分:你试图掌握自己的时间,却不能持之以恒。
18~22分:你的时间管理状况良好。
23~27分:你是值得学习的时间管理典范。
知道了你自己的时间管理方面的总体水平,接下来,让我们分析一下时间是如何被浪费掉的。
浪费时间的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大方面。这里,我们来分析一下浪费时间的主观原因,因为,这是一切的根源。
1、做事目标不明确。
2、作风拖拉。
3、缺乏优先顺序,抓不住重点。
4、过于注重细节。
5、做事有头无尾。
6、没有条理,不简洁,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7、事必躬亲,不懂得授权。
8、不会拒绝别人的请求。
9、消极思考。
一项国际查表明:一个效率糟糕的人与一个高效的人工作效率相差可达10倍以上。
看来,人人都需要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和理念。
那么,什么是时间管理?
所谓时间管理,是指用最短的时间或在预定的时间内,把事情做好。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组数据,虽然这些数据来自美国,但对我们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人们一般每8分钟就会受到1次打扰,每小时大约7次,每天50次~60次。平均每次打扰用时大约是5分钟,总共大约4小时。大约50%~80%的打扰是没有意义或者极少有价值的。
每天自学1小时,7小时一周,365小时一年,一个人可以像全日制学生一样学习,3~5年就可以成为专家。
一个人如果办公桌上乱七八糟,他平均每天会为找东西花1个半小时,每周要花7个半小时。
善于利用时间的人不会把时间花在需要的事情上,而会花在值得的事情上。
时间管理当中最有用的词是“不”。
做一件事情实际花费的时间往往会比预期的时间多一倍。
如果你让自己一天做一件事情,你会花一整天去做;如果你让自己一天做两件事情,你也会完成它们;如果你让自己一天做12件事情,则会完成7~8件……
数字往往会揭示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真相。这些数据是否令你感到吃?我们不妨留意一下,找出一些和自己有关的时间数字,使自己始终保持危机感,警惕时间的流逝,抓紧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
时间管理的方法
时间管理的方法有很多,这里我们来分享集各种方法之大成的5个;
6点优先工作制:
该方法是效率大师艾维利在向美国一家钢铁公司提供咨询时提出的,它使这家公司用了5年的时间,从濒临破产一跃成为当时全美最大的私营钢铁企业,艾维利因此获得了2.5万美元咨询费,故管理界将该方法喻为“价值2.5万美元的时间管理方法”。
这一方法要求把每天所要做的事情按重要性排序,分别从“1”到“6”标出6件最重要的事情。每天一开始,先全力以赴做好标号为“1”的事情,直到它被完成或被完全准备好,然后再全力以赴地做标号为“2”的事,依此类推……
艾维利认为,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人每天都能全力以赴地完成6件最重要的大事,那么,他一定是一位高效率人士。
帕累托原则:
这是由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生活中80%的结果几乎源于20%的活动。比如,是那20%的客户给你带来了80%的业绩,可能创造了80%的利润,世界上80%的财富是被20%的人掌握着,世界上80%的人只分享了20%的财富。因此,要把注意力放在20%的关键事情上。
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应当对要做的事情分清轻重缓急,进行如下的排序:
A 重要且紧急(比如救火、抢险等)——必须立刻做。
B 重要但不紧急(比如学习、做计划、与人谈心、体检等)——只要是没有前一类事的压力,应该当成紧急的事去做,而不是拖延。
C 紧急但不重要(比如有人因为打麻将“三缺一”而紧急约你、有人突然打电话请你吃饭等)——只有在优先考虑了重要的事情后,再来考虑这类事。人们常犯的毛病是把“紧急”当成优先原则。其实,许多看似很紧急的事,拖一拖,甚至不办,也无关大局。
D 既不紧急也不重要(比如娱乐、消遣等事情)——有闲工夫再说。
麦肯锡30秒电梯理论:
麦肯锡公司曾经得到过一次沉痛的教训:该公司曾经为一家重要的大客户做咨询。咨询结束的时候,麦肯锡的项目负责人在电梯间里遇见了对方的董事长,该董事长问麦肯锡的项目负责人:“你能不能说一下现在的结果呢?”由于该项目负责人没有准备,而且即使有准备,也无法在电梯从30层到1层的300秒钟内把结果说清楚。最终,麦肯锡失去了这一重要客户。从此,麦肯锡要求公司员工凡事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结果表达清楚,凡事要直奔主题、直奔结果。麦肯锡认为,一般情况下人们最多记得住一二三,记不住四五六,所以凡事要归纳在3条以内。这就是如今在商界流传甚广的“30秒钟电梯理论”或称“电梯演讲”。
办公室美学:
秩序是一种美。均匀、对称、平衡和整齐的事物能给人一种美感。简洁就是速度,条理就是效率。简洁和条理也是一种美,是一种办公室的美学、工作的美学。
我们应当养成如下良好习惯:
物以类聚,东西用毕物归原处;
不乱放东西;
把整理好的东西编上号,贴上标签,做好登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勤于记录;
处理文件的3个环节:第一,迅速回复。第二,迅速归档,以免文件弄乱或弄丢。第三,及时销毁。没用的文件要及时处理掉,以免继续浪费空间和时间。
莫法特休息法:
《圣经新约》的翻译者詹姆斯.莫法特的书房里有3张桌:第一张摆着他正在翻译的《圣经》译稿;第二张摆的是他的一篇论文的原稿;第三张摆的是他正在写的一篇侦探小说。
莫法特的休息方法就是从一张书桌搬到另一张书桌,继续工作。
“间作套种”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科学种田的方法。人们在实践中发现,连续几季都种相同的作物,土壤的肥力就会下降很多,因为同一种作物吸收的是同一类养分,长此以往,地力就会枯竭。人的脑力和体力也是这样,如果每隔一段时间就变换不同的工作内容,就会产生新的优势兴奋灶,而原来的兴奋灶则得到抑制,这样人的脑力和体力就可以得到有效的调剂和放松。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最近这段时间,我越来越感觉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因为在我日常的生活中,由于疏忽对时间的管理利用,让自己做一些事没有头绪,有时在电脑面对一呆就是几个钟,这对于自己的身体都是极为不利的。
针对这些,自己对自己以后的时间进行一下管理,约束。
1、每天晚上看一下自己的邮件,并回复一下邮件,对于国际电子商情一些商业情报信息及商业视进野信息进行简单阅读。
2、每周登录一下自己的博客,并将自己的一些工作体会,写成文字,便于以后学习。
3、不定期的发发邮件或QQ给周围的认识的人,保持一定的联系。
4、在五月份,对自己在网站上的所有商务信息,进行完善。
5、每天抽一些时间来关心一下我的朋友,跟他聊聊天,享受生活乐趣。
时间必须要善于去运用,不好自己会在人生的大海中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