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女士的困惑
A公司是一间地产公司,其市场份额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有较高的企业知名度,拥有员工4000多人,其中服务人员400多,业务人员3500多人。张女士2002年转入该公司,专门员工培训开发工作,当时,A公司的培训力量很弱,必修课和选修课在培训数量、质量和时间滞后性等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业务部门怨声载道。
张女士经过大量的调研,将培训工作的重点放在业务部门,在改善必修课的培训质量的同时,加大选修课的开课数量,提高选修课的课程质量,并针对公司讲师进行授课技巧的培养,组织大规模的讲师评选活动和送书活动等。经过张女士的调整,整个公司的培训进入一种良性状态,业务部门反映很好。
2004年,公司针对后勤服务部门推行大规模的KPI,04年的考核指标,在培训数量、质量、讲师授课的次数、授课质量等方面设置了更高的指标,且各个指标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经过近一年的实施,发现部门的员工为了完成开课的指标,拼命的设置培训课题,找讲师,最后导致业务部门的讲师不愿意上来讲课,即便来讲课,也是随便胡弄一下;业务部门的员工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明显不高,很多课程都因为员工报名人数不多而取消开课;培训部的员工的工作热情明显下降,大家都觉得即便再怎么努力也达不成KPI的指标。
张女士面对这样的困难,不知如何再开展明年的培训工作了?
回复:张女士的困惑
个人认为培训部门KPI指标设置有问题,使大家的工作都围绕指标转,而脱离了培训的真正目的。比如说,培训的次数,讲师的授课次数并非越高越好,因该做到有的放矢,保证质量。 明年的培训工作还是应该以培训目的为准,结合培训需求调查来制定培训计划,至于KPI指标也应该与绩效部门协商作出适当的调整,重在培训质量的提高,培训的成效,而非数量。回复:张女士的困惑
是的,同意楼上的解释回复:张女士的困惑
其实这应该不是考核问题,而是培训管理问题,根不解决,考核问题无法解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