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思杨悟 发表于 2009-4-20 12:32:00

中小企业如何做好职业生涯管理?

<P>常听到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朋友提到,在招聘环节应聘者经常会问:“我所在的岗位将来在公司中的发展前景如何?”,从中不难看出职业生涯发展已经备受关注。<BR><BR>  “人在职场”,职业生涯的规划与管理是每个人都有面临的问题,所谓职业生涯,是个体一生的工作经历,包括从事的职业、职位的变动及职业发展目标实现的整个过程。职业生涯的规划与管理,是具体设计如何实现职业发展目标的合理计划,是对个人职业发展的远景规划和资源配置。职业生涯管理是实现个人和企业双赢的重要工具:对员工个人,借助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准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点和优劣势,确立人生方向,找准职业定位,并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充电增值,增强职业竞争力;对于企业,借助职业生涯管理能够深入了解员工的发展愿望和职业兴趣,为设计适合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人才盘点,使员工感到受重视,从而提升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降低人力资源使用成本,稳定员工队伍。根据具体情形采用各种方式引导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相统一的职业生涯管理才能平衡企业壮大和员工发展的需要。<BR><BR>  想说爱你好难<BR><BR>  --中小企业实行“职业生涯管理”的矛盾<BR><BR>  跨国公司的先进管理理念使得职业生涯管理,这一留住人才的有效工具得以发挥作用,国有企业凭借品牌影响力,大型民营企业借助实力,也纷纷采用职业生涯管理这一工具。对于规模较小,管理基础相对薄弱,刚刚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广大中小企业,如何借助职业生涯管理实现人才战略,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呢?<BR><BR>  先分析一下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了解其进行职业生涯管理的环境。<BR><BR>  与大企业可以凭借其知名度和雄厚的实力吸引各种人才相比,中小企业无论在品牌、管理规范化、员工福利和培训等方面都相形见绌,但人才,特别是能够独当一面的“领军式人才”和多面手的“复合型人才”对中小型企业却往往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良禽择木而栖”,在“知本”时代人才竞争的大环境中更是如此。中小企业自身在规模和实力等方面的先天不足,让人力资源匮乏及储备不足成为其发展的瓶颈,同时在对人才的“选、育、用、留”方面中小企业又显得有些急功近利:希望引进人才的效果立竿见影,至于人才在企业的职业发展很少顾及,导致员工队伍稳定性普遍较差。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灵活、“船小好调头”,让他们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相信“计划没有变化快”。于是人才感到发展前景不明朗,工作积极性受到负面影响,“留不住人才”也就成了中小企业头痛的问题,不但人力资本投资得不到较高的回报,企业还将为高流动率付出人员的重置成本、机会成本等,造成巨大的损失。</P>
<P>&nbsp;</P>
<P>其次,需要提高直线管理者从企业需求出发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客户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刚成立不到一年,人数少,真正科班出身专业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更少,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需要增强人力资源部在职业生涯管理方面的专业支持能力,另一方面直线管理者更加需要扮演“部门人力资源经理”的角色。但现状不尽如人意,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BR><BR>  一是“无暇顾及”,企业的直线管理者往往并没有把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当作自己应尽的职责,所以一旦工作节奏加快,就把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丢到脑后;<BR><BR>  二是“武大郎式的用人思想”,漫画武大郎开店,雇佣的都是比他还要矮的人。如果直线管理者认为:帮下属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不就是等着他们把自己挤掉吗?结果就是敷衍了事,职业生涯规划面谈变成了走形式,记录被束之高阁,随意作出轮岗或晋升承诺。这样做的一个严重后果是员工与企业的心理契约将受到破坏,虚假承诺不如不做承诺,员工若是认为受到欺骗,流失率必然增加,职业生涯管理不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反倒变成离心力;<BR><BR>  三是“不知道如何帮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中小企业的直线管理者职业素养参差不齐,有的直线管理者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都很模糊,更别提帮下属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了。<BR><BR>  以上前两种情况需要“硬”措施,下面将详细讲解,第三点则需要“软”措施,咨询公司为人力资源部进行《职业生涯管理操作实务》培训,为直线管理者进行《非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做好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培训等等,切实提高人力资源部和直线管理者的职业生涯管理能力,建立直线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畅通的沟通渠道,直线管理者能够做到清楚地向员工传达企业对他所在岗位的要求有哪些、对于他职业生涯发展企业能够给予的支持包括哪些、企业可以给予他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等等。<BR><BR>  职业生涯目标实现的载体是员工个人,于员工个人的发展影响深远。客户企业员工群体学历普遍不高,对职业生涯管理态度可以概括为“不想”、“不会”和“不敢”。<BR><BR>  “不想”,对职业生涯规划很陌生,职位的变更很多时候是偶然的,完全由企业决定的;“不会”,也有员工对从事的岗位兴趣减弱或是从来就没有产生兴趣,茫然苦闷中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借助包括“人才测评”-发现职业兴趣、“自我分析和环境判断”-职业生涯诊断以及“职业锚”-寻找职业倾向等一系列科学的工具,员工不会使用相关工具;“不敢”,严峻的就业形势,让员工不得不琢磨职业生涯规划面谈时候上级的问题,于是回答的不是真实情况,而是猜测上级希望的答案。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为员工进行相关培训,教会使用职业生涯规划工具,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帮助其认识到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职业能力,才不会被淘汰。<BR></P>
<P>“硬”措施――指的是为职业生涯管理的顺利实施设计相关的管理制度,增强约束力。<BR><BR>  职业生涯管理不是独立的,是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模块息息相关的。首先设计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画好蓝图。考虑工作内容的侧重点以及薪酬福利组成等,我们将企业员工分成不同的序列,分为管理序列、技术序列、操作序列和营销序列等,再根据岗位价值评估结果,确定每个序列职级的位置。<BR><BR>  不同序列的员工都能够看到自己在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这样可以激励员工安心钻研本行。员工也可以改变自己的职业发展通道,通过在《任职资格体系》中规范每个序列不同职级的任职资格,在《企业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手册》中注明内部岗位轮换制度,为员工转换职业发展通道提供指引,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人力资源的闲置或浪费。以序列形式展现的职业发展通道适用于企业全体员工,相比之下,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其他工具则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依据80/20原则应用到关键岗位的核心员工,这样可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果,并避免在企业范围内产生较大的波动。<BR><BR>  其次,通过绩效考核强化直线管理者的职业生涯管理意识。绩效考核成绩与薪酬福利等直接挂钩,通过选取职业生涯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完整性,以及职业生涯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即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情况等相关指标,进行绩效考核,借助绩效考核指标的引导可以达到督促直线管理者将职业生涯管理工作落到实处。<BR><BR>  最后,完善培训体系,设计基于任职资格体系要求的培训课程。完善培训体系是一个企业自身不断成长,内部培养人才建设人才储备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提升职业能力的重要渠道。在培训体系中,直线管理者和人力资源部各有分工:直线管理者负责员工的在职培训,指导员工制定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给下属提供反馈,进行工作再设计等;而人力资源部门则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提供职业发展咨询,提供内部岗位轮换机会等。完善培训体系,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投入大量的资金,还要冒人才接受培训后“另谋高就”的风险。我们在设计培训体系建设上除了传统的内训和外训外,还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培养稳定、专业的内部培训师队伍,主要内容包括根据企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课题,选拔企业员工担任内部培训师,规范化编写教材,并给予担任内部培训师的员工在职级晋升等方面的加分,这样既固化技术成果,还提高员工的工作自豪感,更重要的是大大降低了培训成本。<BR><BR>  通过一系列可操作的办法,见到实际效果的客户企业现在非常认同职业生涯管理,笔者也希望能够对广大中小企业的职业生涯管理工作有一些借鉴。<BR><BR>  德国管理大师赫尔曼·西蒙通过对德国500余家中小企业进行历时十多年的分析研究后,提出“隐形冠军”的概念,虽比不上大企业的知名度,但“小而强”的中小企业可以借助职业生涯管理,实现人才战略,向“隐形冠军”的目标迈进! <BR></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小企业如何做好职业生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