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美66 发表于 2009-7-30 16:25:00

回复:小故事,大智慧——管理小故事专贴(淡宁收集整理)

好文章,受益非浅

阳光婧婧 发表于 2009-7-30 21:24:00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三国时代的诸葛亮与司马懿在街亭对战,马谡自告奋勇要出兵守街亭,诸葛亮心中虽有担心,但马谡表示愿立军令状,若失败就处死全家,诸葛亮才勉强同意他出兵,并指派王平将军随行,并交代在安置完营寨后须立刻回报,有事要与王平商量,马谡一一答应。可是军队到了街亭,马谡执意扎兵在山上,完全不听王平的建议,而且没有遵守约定将安营的阵图送回本部。等到司马懿派兵进攻街亭,围兵在山下切断粮食及水的供应,使得马谡兵败如山倒,重要据点街亭失守。事后诸葛亮为维持军纪而挥泪斩马谡,并自请处分降职三等。 </P>
<P>  <FONT color=black>纪律是一切制度的基石,组织与团队要能长久存在,其重要的维系力就是团队纪律。要建立团队的纪律最首要的一点是:领导者自己要身先士卒维护纪律。</FONT> </P>
<P>  “纪律可以促使一个人走上成功之路。”怡安管理顾问公司的陈怡安博士曾说过:“领导者的气势有多大,就看他纪律有多深。”一个好的领导者必定是懂得自律的人,而且也一定是可以坚持及带动团队遵守纪律的人。 </P>
<P>  火炉面前人人平等,谁摸谁挨烫。<BR></P>

阳光婧婧 发表于 2009-7-30 21:25:00

令出必行

<P>&nbsp;&nbsp;&nbsp;&nbsp;&nbsp; 《左传》记载:孙武去见吴王阖闾,与他谈论带兵打仗之事,说得头头是道。吴王心想,“纸上谈兵管什么用,让我来考考他。”便出了个难题,让孙武替他*练姬妃宫女。孙武挑选了一百个宫女,让吴王的两个宠姬担任队长。 </P>
<P>  孙武将列队*练的要领讲得清清楚楚,但正式喊口令时,这些女人笑作一堆,乱作一团,谁也不听他的。孙武再次讲解了要领,并要两个队长以身作则。但他一喊口令,宫女们还是满不在乎,两个当队长的宠姬更是笑弯了腰。孙武严厉地说道:“这里是演武场,不是王宫;你们现在是军人,不是宫女;我的口令就是军令,不是玩笑。你们不按口令*练,两个队长带头不听指挥,这就是公然违反军法,理当斩首!”说完,便叫武士将两个宠姬杀了。 </P>
<P>  场上顿时肃静,宫女们吓得谁也不敢出声,当孙武再喊口令时,她们步调整齐,动作划一,真正成了训练有素的军人。孙武派人请吴王来检阅,吴王正为失去两个宠姬而宛惜,没有心思来看宫女*练,只是派人告诉孙武:“先生的带兵之道我已领教,由你指挥的军队一定纪律严明,能打胜仗。”孙武没有说什么废话,而是从立信出发,换得了军纪森严、令出必行的效果。</P>
<P>  做人难,做个优秀的管理人才更难。特别是担任管理职务的中层干部,往往会遇到孙武这样的问题,制定一些政策出来在推行的时候却因为触及了一些人的旧有利益而无法施展。这些人或者是比自己职位更高,或者有很多自己开罪不起的背景,他们形成的阻碍会让你进退两难。 </P>
<P>  <FONT color=black>正所谓“慈不掌兵”,管理者就应该坚持正确的原则,虽然推行的结果可能是得罪一些高层人士导致自己的职位不保,但如果你的政策推行不下去那你的前途同样玩完。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机会成本,它所运用的就是经济学最常用的一种理论:博弈论。其实只要你真正是客观公正地执行政策,而不是过多纠缠于自己的私利,你成功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FONT></P>
<P><FONT color=black>  作战之计已定便执行,决定发兵便马上行动;将帅不需怀疑计划,士兵也不需乱想心疑。</FONT> </P>
<P>&nbsp;</P>

阳光婧婧 发表于 2009-8-6 19:09:00

明辩时势

<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宋代沈括所著《梦溪笔谈权智》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北宋名将曹玮有一次率军与吐蕃军队作战,初战告胜,敌军溃逃。曹玮故意命令士兵驱赶着缴获的一大群牛羊往回走。牛羊走得很慢,落在了大部队后面。有人向曹玮建议,“牛羊用处不大,又会影响行军速度,不如将它们扔下,我们能安全、迅速赶回营地。”曹玮不接受这一建议,也不作任何解释,只是不断派人去侦察吐蕃军队的动静。吐蕃军队狼狈逃窜了几十里,听探子报告说,曹玮舍不得扔下牛羊,致使部队乱哄哄地不成队形,便掉头赶回来,准备袭击曹玮的部队。 </P>
<P>  曹玮得到这一情报,便让队伍走得更慢,到达一个有利地形时,便整顿人马,列阵迎敌。当吐蕃军队赶到时,曹玮派人传话给对方统帅:“你们远道赶来,一定很累吧。我们不想趁别人劳累时占便宜,请你让兵马好好休息,过一会儿再决战。”吐蕃将士正苦于跑得太累,很乐意地接受了曹玮的建议。等吐蕃军队歇了一会儿,曹玮又派人对其统帅说,“现在你们休息得差不多了吧?可以上阵打一仗啦!”于是双方列队开战,只一个回合,就把吐蕃军队打得大败。 </P>
<P>  这时曹玮才告诉部下:“我扔下牛羊,吐蕃军队就不会杀回马枪而消耗体力,这一去一来的,毕竟有百里之遥啊!我如下令与远道杀来的吐蕃军队立刻交战,他们会挟奔袭而来的一股锐气拼死一战,双方胜负难定;只有让他们在长途行军疲劳后稍微休息,腿脚麻痹、锐气尽失后再开战,才能一举将其消灭。” </P>
<P>  一个优秀的领导人一定有一套好办法去判定市场上自己与竞争对手的优劣形势。如果自己处于优势,怎么都能将对手挤出竞争领域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关键是很多时候是胜负难料的,你对击败竞争对手根本没有什么把握,市场也看不出来对自己的公司多么有利,怎么办?</P>
<P>  最重要的一件工作就是收集竞争对手的商业情报,这对你做出明确的判断非常重要。为了保持自己在世界贸易中的优势,美国政府甚至不惜代价派出FBI到各国作间谍收集别国的商业情报。当所需资料都收集好了,市场却没有出现自己期望的发展态势怎么办?那就要做出假相来迷惑敌人,让他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去行动。 </P>
<P>  <FONT color=black>会把握市场的领导者是优秀的领导者,但能够创造市场机会的领导者更是杰出的人才! </FONT></P>
<P><FONT color=black>  敌强时,不急于攻取,须以恭维的言辞和丰厚之礼示弱,使其骄傲,待暴露缺点,有机可乘时再击破它。<BR></FONT></P>

阳光婧婧 发表于 2009-8-6 19:10:00

高瞻远瞩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识,指认识。从思维的深度来看,识是指人的远见卓识,是对事物发展的预见和认识的深度。 </P>
<P>  曾经有两个企业都想在某郊区投资地产,并各派了专人前去调查那里的情况。结果A企业的人在考察之后,向公司报告说:“那里人口稀少,房产业发展机会渺茫,房子修好了也没有人来住。”而B企业的人则在考察之后,向公司报告说,“该地虽然人口稀少,但那里环境优雅,人们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定会喜欢在那里安置生活。”果然不出B企业的所料,随着城市包围农村,城里人越来越向往农村生活,尤其是一些农家乐,办得更是如火如荼。所以B企业的投资是明智的。</P>
<P>  A企业的人员鼠目寸光,只看见眼前事物的表象,而B企业的人却高瞻远瞩,从表象里预见到未来。B企业的远见卓识远远高于前者。如果一个企业的领导像A企业的人一样近视,那么他的动作很可能都是短期行为,而如B企业那样见识过人,眼光放长远一点,就能使企业获得长远的利益。</P>
<P><FONT color=black>  真正有所成就的人,必须学会思考,而不要因循旧制。</FONT><BR></P>

阳光婧婧 发表于 2009-8-17 14:22:00

松下为何不说“不”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日本松下电器总裁松下幸之助的领导风格以骂人出名,但是也以最会栽培人才而出名。 </P>
<P>  有一次,松下幸之助对他公司的一位部门经理说:“我每天要做很多决定,并要批准他人的很多决定。实际上只有40%的决策是我真正认同的,余下的60%是我有所保留的,或者是我觉得过得去的。” </P>
<P>  经理觉得很惊讶,假使松下不同意的事,大可一口否决就行了。 </P>
<P>   你不可以对任何事都说不,对于那些你认为算是过得去的计划,你大可在实行过程中指导他们,使他们重新回到你所预期的轨迹。我想一个领导人有时应该接受他不喜欢的事,因为任何人都不喜欢被否定。” </P>
<P>  做为一名领导,你必须懂得加强人的信心,切不可动不动就打击你部属的积极性。应极力避免用“你不行、你不会、你不知道、也许”这些字眼,而要经常对你的下属说“你行、你一定会、你一定要、你会和你知道”。 </P>
<P>  <FONT color=black>信心对人的成功极为重要,懂得加强部属信心的领导,既是在给你的部属打气,更是在帮助你自己获取成功。 </FONT></P>
<P><FONT color=black>  管理不是独裁,在从事企业管理之际,尊重人权,重视个体,友善地询问和关切地聆听相当重要。<BR></FONT></P>

阳光婧婧 发表于 2009-8-17 14:23:00

通用电气的全员决策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是一家集团公司,1981年杰克•韦尔奇接任总裁后,认为公司管理太多,而领导得太少,“工人们对自己的工作比老板清楚得多,经理们最好不要横加干涉”。为此,它实行了“全员决策”制度,使那些平时没有机会互相交流的职工、中层管理人员都能出席决策讨论会。“全员决策”的开展,打击了公司中官僚主义的弊端,减少了繁锁程序。<BR>  实行了“全员决策”,使公司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取得巨大进展。他本人被誉为全美最优秀的企业家之一。 <BR>  杰克•韦尔奇的“全员决策”有利于避免企业中的权利过分集中这一弊端。让每一个员工都体会到自己也是企业的主人从而真正为企业的发展作想,绝对是一个优秀企业家的妙招。 <BR> <FONT color=black> 如果你希望部属全然支持你,你就必须让他们参与,而且愈早愈好</FONT><BR>

夏日华尔兹 发表于 2009-8-18 13:15:00

回复:小故事,大智慧——管理小故事专贴(淡宁收集整理)

楼主辛苦了,我第一次进来,真是受益颇深,非常感谢啊!

woshirenma 发表于 2009-8-19 14:06:00

回复:小故事,大智慧——管理小故事专贴(淡宁收集整理)

:strong: :share: :v:

阳光婧婧 发表于 2009-8-28 09:59:00

回复: 小故事,大智慧——管理小故事专贴(淡宁收集整理)

要求<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要求。 <br>  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 <br>  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 <br>  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br>  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 <br>  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 <br>  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 <br>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抉择将决定我们三年后的生活。我们要选择接触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趋势,从而更好的创造自己的将来。 <br>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小故事,大智慧——管理小故事专贴(淡宁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