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案例分享:道德是潜藏最深的个人素质――胜任力模型新解
我觉得利益与成本就像是这个胜任力模型一样,越是深层次的胜任能力,其不胜任所带来的损益(也就是成本)也是越无法估量的,这样的人,如果放在越低层次(也只是监管越多)的职位是越安全,如果是放在一个总经理的职位,那显然是不合适的回复: 案例分享:道德是潜藏最深的个人素质――胜任力模型新解
<P> 原帖由 <B>johnny2win</B> 于 2009-9-3 10:30:00 发表<BR>用人关键就在于用人之长,避其之短。<BR>邓总的双猫论也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好人和坏人工作能力一样的话,肯定选好人,因为雇用坏人还必须付出监管、破坏企业文化和经营风险等隐性成本。如果雇用坏人的利益远大于成本的话,作为理性的人还是会雇用坏人。 </P><P> </P>
<P>风险和收益很难去衡量,完全存乎一心,不好把握。</P>
<P>也许如猛德之流,用则不疑倒是省事的法子,当然,伴随的也将是缺乏监管产生的不确定性风险。</P>
<P>另一个角度来看,企业大了,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用好人的标准一旦确立,对社会认识的引导作用将会是长远的。</P>
回复: 案例分享:道德是潜藏最深的个人素质――胜任力模型新解
<P> 原帖由 <B>ivyleague</B> 于 2009-9-3 17:09:00 发表<BR>我觉得利益与成本就像是这个胜任力模型一样,越是深层次的胜任能力,其不胜任所带来的损益(也就是成本)也是越无法估量的,这样的人,如果放在越低层次(也只是监管越多)的职位是越安全,如果是放在一个总经理的职位,那显然是不合适的 </P><P> </P>
<P> </P>
<P>赞同!</P>
回复: 案例分享:道德是潜藏最深的个人素质――胜任力模型新解
<P> 原帖由 <B>悲情叟</B> 于 2009-8-31 17:26:00 发表<BR>搞背调呢?一个公司的总裁居然对候选人知道的这么多,而已经面试过的高管却不知晓,真是有点意思呢? 更何况E总也见过所谓的“张道陵”,唉 </P><BR><P> </P><BR>
<P>上次没仔细看,“背调”就是背景调查吧。从事HR招聘的,真有几个人认认真真深入去做过背景调查?大多都是打电话到原单位去问一下任什么职务,工作起始时间,表现如何云云,对于这样的调查,被调查者大都也跟你打哈哈,表现还不错之类。</P><BR>
<P> </P><BR>
<P>其次,(我们再分析一下HR的心理):HR背负了沉重的招聘压力,招聘达成率和招聘及时率这两个KPI指标好比两座大山压在头上,一天不除,一天不能安心。碰到这么个用人部门也认可的候选人,犯不着为难是不?这是皆大欢喜的多赢局面啊!如果有人质疑HR做的背景调查,那就让他自己去做,大家都不是专业的侦探,何况背调只是很小的一块工作内容,花那么多精力去做,其他工作还做不?如果特别注重候选人背景,那就请侦探公司啊!</P><BR>
<P> </P><BR>
<P>这个“张道陵”之所以了解得这么清楚,那是别有用心,专门雇人去调查B的背景。至于为何“张道陵”单单告诉总裁F总,却也是为了散播不利于“黄药师”的流言,把“黄”搞臭搞下台,B在这中间,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散播流言的人也要看对象的,必须考虑两个要素:1、对象是否能有效为我传播流言,案例中这家公司与平安重分有密切的合作关系,最好的流言传播渠道之一了,可以想象,“张道陵”的散播对象和方式肯定不只一种,下面的爪牙也在散播流言。2、保护自己,让流言尽情的传播吧,传到后头大家就忘了最开始散布的人是哪个了,当然,大家也不怎么关心这个了,而会把注意力转向流言本身。要保护自己,最好不要同时告诉两个人,以免别人一谈起,一对质,就发现了最开始的散布者是自己了。这就是为何没有告诉E总的原因。</P><BR>
<P> </P><BR>
<P>从这个案例里面,我们看到了一些偶然的不好控制的因素,就好像B的事情,好像是偶然发现的,但却是“张道陵”刻意透露的。让HR郁闷的不过就是信息来源罢了。但其实,要想完全排除这些偶然性,比如请侦探公司调查候选人背景,比如HR的工作饱和需要增加人手,比如HR的分工需要再细化,就可以解决了。但显然这都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也就意味着,HR必须去承担这不可空因素造成的失误,挨骂,也许也算是一项HR修炼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