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认证《劳动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三章 劳动经济学<BR><BR>单选题<BR>1、研究( )要素成为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和重要起点.<BR> A.生产 B.消费 C.交换 D.分配<BR>2、劳动要素的特点有——动力性,自我选择性,个体差异性和( ).<BR>A.经济性 B.稀缺性 C.非经济性 D.同质性<BR>3.从宏观的角度看,影响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因素不包括:( )<BR>A. 人口因素 B.劳动参与率 C.劳动时间 D.劳动工资 <BR>4.劳动力需求可以分为( )两部分.<BR> A.中观和微观的需求 B.宏观与微观的需求<BR> B.现实的和未来的需求 D.原有的和追加的需求<BR>5.劳动力供求关系,可以分供过于求,供不应求和( )三种基本类型.<BR>A. 供求平衡 B.动态平衡 C.数量与质量均衡 D.供给价格平衡<BR>6.基尼系数( )时, 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小.<BR>A. 小于0.2; B.0.4以上 C.0.2~0.4 D. 接近0.2<BR>7.人力资源总量是( )的乘积<BR>A. 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 B.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BR>C.人力资源的价格与数量 D.人力资源的能力与数量<BR>8.人力资源的数量是:( )<BR> A.劳动适龄人口的总量-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劳动适龄人口之外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BR>B. 劳动适龄人口的总量-劳动适龄人口之外的无劳动能力的人口<BR>C. 劳动适龄人口的总量+劳动适龄人口之外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BR>D. 劳动适龄人口的总量-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BR>9.围观劳动力的供给在经济学上取决于( )<BR> A. 劳动力的数量B.劳动力的质量C.劳动力的结构D.劳动力的工资水平<BR>10.下面哪类劳动力供给是特质的、定向的劳动力供给( )<BR>A.会计师供给B.保安人员的供给C.飞行人员的供给D.职业经理人员的供给<BR>11.影响中观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BR>A.工资竞争力B.劳动参与率C.专业教育的门类D.劳动要素的流动性<BR>12.劳动力需求是一种( )需求<BR>A. 派生性需求B.引导式需求C.结果性需求D.消费性需求<BR>13.劳动力数量过剩分为( )<BR>A. 总量过剩和岗位不足 B.总量过剩和短期过剩 <BR>C.结构过剩和岗位不足 D.总量过剩和结构过剩<BR>14.下面哪种失业属于潜在性失业( )<BR>被就业岗位排挤、辞退的待业人员<BR>岗位上工作任务少、效率低被硬性吸收的人员<BR>从事极低工资的小零售商、农民<BR>半日工作状态的人员<BR>15.造成劳动力结构过剩的原因不包括( )<BR>A. 个人择业行为的过分<BR>B. 产业结构的变动造成对劳动要素需求结构的变动<BR>C. 强行的安排不合适的劳动人员<BR>D. 人口老化、劳动力老化和知识更新<BR>16.从市场内容的角度,劳动力市场可分为( )<BR>A.专业市场和固定市场 B.地区性市场和部门性市场<BR>C.专业市场和职业市场 D.自由市场、垄断市场和政府干预性市场<BR>17.劳动力市场主体包括( )<BR>A.求职个人和用人单位 B.应聘者和面试考官<BR>C.雇员和老板 D.被录取者和用人单位<BR>18.劳动力市场的规则可概括为公平、等价和( )<BR>A.公正 B.公开 C.合法 D.合理<BR>19.就业服务是就业体制( )化的产物<BR>A.市场化 B.规范化 C.透明化 D.灵活化<BR>20.导致摩擦性失业的原因是( )<BR>A. 先进技术所导致的淘汰 B.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偶然失调导致的暂时失业<BR>C. 劳动力的供给与社会对它的需求之间结构步对应 D.改进技术所引起的失业<BR>21.在我国,失业救济实行的是( )<BR>A.失业保险制度 B.就业保证制度<BR>C.再就业培训制度 D.政府福利制度<BR>22.领取失业保险对象是( )<BR>A.待业青年 B.就业后失业者<BR>C.因残疾而无业者 D.所有失业者<BR>23.工资调控政策有工资导向政策和( )<BR>A.工资公平政策 B.工资保护政策<BR>C.工资补贴政策 D.工资均衡政策<BR>24.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列为三大政策的是( )<BR>A.收入政策 B.工资政策 C.福利政策 D.税收政策<BR>25.劳动立法的重要依据是( )<BR>A.福利政策 B.时政政策 C.劳动政策 D.宏观政策<BR>26.政策的基本要素包括目标模式、政策内容和( )<BR>A.政策的执行者 B.政策载体<BR>C.政策的结果 D.政策的对象<BR>多选题<BR>27.就业培训包括( )<BR>A.就业前培训 B.转岗培训<BR>C.下岗后再就业培训 D.岗位适应培训<BR>28.生存工资论中,工资是指( )<BR>A.劳动的自然价格 B.劳动者的报酬<BR>C.劳动力的价值 D.剩余价值<BR>29.劳动政策是一种( )<BR>A.公共政策 B.社会关系 C.经济关系 D.政治关系<BR>30.下列哪些是社会保障政策( )<BR>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完全就业 D.职工福利<BR>31.劳动政策的内容包括( )<BR>A.劳动供求调节政策 B.就业政策 C.工资收入政策<BR>D.社会保障政策 E人事政策<BR>32.就业政策包括( )<BR>公平就业<BR>再就业工程<BR>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有序化进程<BR>失业保险<BR>就业服务<BR>33.劳动力市场运行要素包括( )<BR>A.劳动力市场主体 B.劳动力市场客体 C.劳动力市场中介<BR>D.劳动力市场过程 E.劳动力市场规则<BR>34.劳动力市场管理具有哪些特征( )<BR>A.高效、开放、全方位 B.公平、公正与合法<BR>C.统一领导与分散管理结合 D.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BR>35.就业服务应立足于下列哪些思想( )<BR>A.立足于社会 B.立足于经济 C.立足于人<BR>D.立足于科学 E.立足于未来<BR>36.工资的市场决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BR>A.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影响 B.资本-劳动力替代因素<BR>C.劳动力供给弹性 D.劳动力结构差异<BR>37.工资保护政策的内容有( )<BR>A.地方保护政策 B.部门保护政策<BR>C.最低工资政策 D.行业保护政策<BR>38.工资导向政策的宏观手段( )<BR>A.拨款与贷款 B.减免税收<BR>C.工资补贴 D.特殊岗位的高工资待遇<BR>39.实行收入政策能( )<BR>A.有利于宏观经济稳定 B.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BR>C.有利于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D.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BR>40.实行收入平等化政策,可采取( )等<BR>A.个人收入所得税制度 B.遗产、高消费的征税<BR>C.发展社会保障事业 D.住房补贴<BR>41.最低工资的确定,要考虑( )<BR>B. 劳动者个人劳动基本生活消费品费用<BR>C. 劳动者接受社会生产必需的最低水平的教育培训费用<BR>D. 社会平均物价水平<BR>E. 劳动者平均赡养人口的基本生活消费品费用<BR>42.工资差距包括( )<BR>A.部门产业差距 B.地区差距 C.教育程度差距 D.年龄性别差距 E.职业差距<BR>43.政府劳动管理手段有( )<BR>A.劳动立法 B.劳动政策 C.劳动行政 D.劳动监察<BR>参考答案:(A、C、D、D、A、A、B、A、D、C、B、A、D、B、C、C、A、C、A、B、A、B、B、A、C、B、ABC、AC、AB、ABD、ABCDE、ABCE、ABCDE、ACD、ABCD、ABCD、CD、ABCD、ABC、ABCD、ABCD、ABCDE、ABCD)<BR><A href="http://www.a1101.com/">http://www.a1101.com/</A>回复:HR认证《劳动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谢谢楼主啦回复:HR认证《劳动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以上资料是我在“中国职业培训网”( http://www.a1101.com)看到的。这个网站不错,我第一时间推荐给大家~~呵呵,网站上还有很多 精彩实用的管理知识与励志文章,以及网友上传的企业内部管理资料下载。呵呵,我就不一一列出了,大家自己去看看哦~~ 我马上就要考劳动经济学了。{:5_224:} {:5_257:}曾经以考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