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
<P>各位帮忙想个主意:</P><P>我们老板要求公司各类人员均要排出名次,但由于人员在不同的部门最终的考核分数不一,大家都认为放一起排名不公平。比如,做信息管理的和做财务管理的,由于由两个分管经理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及起评分数不一致,可能出现信息经理评分起点为60分,优秀为90分,良好为80分,一般为70分,差为60分,但财务经理起点为70分,依次往上,造成分值不一致,此为一;另外,各部门经理均认为不同类别的人员放一起排名很不合理,更有甚者开始给绩效考核设置障碍了,请各位朋友给个意见,如何把各类员工排起来,由能达到各级别人员的满意。</P>
<P><A href="mailto:jeremy76215@126.com">jeremy76215@126.com</A></P>
<P> </P>
<P><FONT size=7>谢谢大家!</FONT></P>
回复:排名
您可以写个方案告知老板这样做不行的理由,当然如果一定要考核排名,您可以按各部门排名,或者按及级别排名,例如经理级的,职能级别的,销售级别的,这样都是类似的同级别的人排名,虽然工作各不相同,但是职责相同,相信会有大部分人同意的。回复:排名
如果真要排名也可以的,既然起点不同那就搞个系数,根据大家设置的起点找个可平衡的系数,建议楼主先将方案做出来给老板看看,如果老板说可以那就可以了,其实做什么都不要先找困难,方法不一定好但是代表您有真正在解决问题。参考。
回复:排名
绩效管理一般关注的是员工绩效的持续提升,是一个纵向的自我比较,体现的也是绝对价值,这本没有错;但是换个角度,一个公司在面对市场竞争时,则面对的更多的是一种与对手的横向比较,被市场淘汰也不是因为你不够优秀,只是你的对手比你更优秀而已。硬性排名就是将外部竞争压力转移到公司内部的一种机制,从而在组织内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文化,在这方面韦尔奇应该是深谙其精髓的,否者也不会整一个“活力曲线”出来。但是在一个小公司采用硬性排名时,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面对诸多困难,比如相同或相似岗位的人不足一组(如10人),否则就会影响结果的应用;或者如LZ说,每个主管打分的标准不一致,导致差别很大等,面对这些问题不妨这样操作:
1、按部门的职能、人员类别分组,如前线/后线部门普通员工组、中层干部组等,并保证每组的数量;
2、排名标准不以分值体现,而以分层次的语言描述来体现;
3、考核人必须对下属的总结做出详细点评,如优缺点、发展潜力等;
4、采用预排名机制。比如一个部门有10个人,这10个人又归两个leader管,那么就要求两个leader先分别对自己的下属预排名,然后再交给部门经理大排名,这样可以减少失误;
不可否认,硬性排名具有不人性的一面,而且结果应用上也可能存在法律风险(排后面并不代表不胜任岗位要求),但绩效管理中没有完美的制度,只要觉得对公司的发展是利大于弊的,而且明确要采用,就必须硬着头皮推下去,有石头就搬开石头,半途而废不但达不到想要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制度的权威性和后续的执行力。至于执行过程中发现了其它问题,如果不是根本性,作为HR最好还是想着去如何完善它,而不要马上否定它。
回复:排名
排名这个问题的确不好处理。刚开始我们企业的绩效考核也是采取同岗位排名的方式,如5个会计排1到5名,10个项目经理排1到10名,但经过2年的实施,我们现在已经不做排名了,原因不是因为考核人价值观、评分标准不一样造成的排名无效,关键问题在于排名本来就是不科学的(当然,因考核目的不一样也有所区别)。绩效考核,考核的德、能、勤、绩,其中,除了德、勤能比较之外,其他2个方面都是无法比较的,而且这两个方面才是考核的重点。能力方面,不仅是不同性质的岗位间无法比较,就是同一岗位因负责的绩效工作不一样也同样无法比较,如都是会计,有材料会计、工资会计、预算会计,每个人的工作不一样,掌握的技能肯定不一样,你无法说工作会计的技能比预算会计的技能高;至于业绩方面,只要做过一段时间绩效考核的人都知道,这根本就是无法比较的,原因非常多,包括业绩影响因素太多,无法准确考核;每个人的业绩指标不一样,业务不一样,根本无法比较,你不能说人事专员的业绩贡献比财务专员的大,更关键的问题在于,业绩考核根本就不是为了要回答员工的业绩贡献有多大,更不可能通过考核对员工的业绩贡献做一个排序,它回答的是员工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至于贡献大小,从来就不是绩效考核要回答的。
因此,绩效考核要考核出员工的技能高低、业绩贡献大小并对此作出排名本来就是错误的观念。当然,如果你调整考核的目的,只做某些单项的考核是可以得出排名的。
如果领导硬是要得出排名,有个小技巧可供参考,但也有它的缺陷。
A、B两个领导打分,A的标准是:100优秀、90良好、80合格,B的标准是:80优秀,70良好,60合格。如果A的下属是C,其表现及格,得分是80分,B的下属是D,其表示是良好,得分是70。如果C、D都是会计,只是属于一个部门但不同科室,如果将其放在一起排名,表现及格的C排在表现良好的D前,显然是不科学的。可以修正如下,求出A领导打分的平均分,求出B领导打分的平均分,并求出全部被考核人的总平均分,公式为,C的修正分/总平均分=C原始分/A打分的平均分。个人实践经验,通过修正可得出比较科学的排名。
但是它也有它的缺陷,它建立在各个打分群体中,考核处于中位数的员工表现都是基本一致的,而在现实中它往往不一样。
还是要说的是,考核排名是不科学的,不是绩效考核的范围!!!
回复:排名
排等不排名 老板显然得去进修了回复:排名
这涉及到岗位评价和绩效考核两个方面的知识,是可以结合在一起的回复:排名
排名问题,确实很难操作!回复:排名
谢谢大家:D回复: 排名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7pt; LINE-HEIGHT: 23pt; mso-char-indent-count: 2.25;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排名,首先要定义按什么因素来排名。实践中,一般有两种因素会涉及到排名,一是如凌霖所说的,按“绩效(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排序。很多日常的绩效考评得分往往就可以理解为“实现程度”的得分,尽管岗位不同,绩效要求不同,但“实现程度”是可比较的,我们也可以根据“实现程度”来区分绩效等级。对于定量的绩效指标,实现程度得分很容易确定;对于定性指标,打分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观火版主和凌霖都提出了修正办法。</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o:p></o: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7pt; LINE-HEIGHT: 23pt; mso-char-indent-count: 2.25;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二是按“绩效(贡献)价值”排名。由于不同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不同,“实现程度”不能反映绩效价值的大小。要确定绩效价值,需要规定相应的转换标准,不是几句话能讲清楚的。</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o:p></o:p></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7pt; LINE-HEIGHT: 23pt; mso-char-indent-count: 2.25;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在此,不得不与凌霖朋友做一些小小的商榷。诚然,每个职工的工作岗位不同,具体技能不同,具体绩效要求不同,但并不等同于能力价值、业绩贡献(绩效价值)不能相互比较。其实,凌霖朋友看到了问题的原因所在,却忽略了一个因素,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我们要比较的正是“抽象”的量,比如凌霖朋友自己提到的“实现程度”就是与具体岗位、技能、绩效指标无关的抽象的量。</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o:p></o:p></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7pt; LINE-HEIGHT: 23pt; mso-char-indent-count: 2.25;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抛开理论,回到我们的专业本身,薪酬管理中就有按岗位价值确定报酬、按技能高低确定报酬、按绩效贡献确定报酬,而且都是薪酬管理的核心问题,如果岗位、技能、绩效不可比较,如何用它们来确定报酬呢?</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o:p></o:p></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7pt; LINE-HEIGHT: 23pt; mso-char-indent-count: 2.25;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在一定条件下,我十分同意凌霖朋友“考核排名不科学”的说法,原因恰恰在于排名不能解决“绩效价值”大小的问题,因而用排名来确定报酬,在很多情况下是不科学的。</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o:p></o:p></SPAN></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