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225 发表于 2010-3-11 18:10:00

记者圈的圈子圈套,为你讲述记者们成长为主任、编委、主编的一路颠簸

<FONT face=Verdana>首部剖析记者群体生态圈,揭秘中国“记者圈”的潜规则,一本少见的新闻社会学著作<BR>对话20余位媒体精英,解密“无冕之王”之习性<BR>资深媒体人积10年行业经验终铸成,准记者必备的引航力作<BR>圈子一词是个香饽饽。政商界流行—“进了班子,没进圈子,等于没进班子;进了圈子,没进班子,等于进了班子;进了班子,又进了圈子,那是班子中的班子;没进班子,也没进圈子,那就是戏子。”世间多少事,神秘演绎着圈子的力量。<BR>这本《记者圈》对传媒教育、传媒管理、企业界、公关业,开卷有益。<BR>这本书是新记者的必读书,老记者的参考书,更是关心记者群体的课外书。<BR>对话20余位媒体精英,讲述他们的个人曲折经历,描绘了一幅幅中国记者的典型画像。或从职务,或从区域,或从类别等角度,一一展示记者圈——这一封闭性极强群体的特性,对圈中行之多年的潜规则,大胆加以客观揭示,还您一幅清晰、到位的记者圈景。</FONT>

石油225 发表于 2010-3-12 14:41:00

回复:记者圈的圈子圈套,为你讲述记者们成长为主任、编委、主编的一

作者自序
古人云,书非借不能读也。此乃至理名言,我最快看完的书是从图书馆借来的,每两周看四本,因半个月内需还给图书馆。而家中书柜里有不少书,买来四五年还顾不上翻几页。不过,根据本人的切身体验,书除了“非借不能读也”外,还有“非时不能解也”。
对于很多书,只有在经历切身体验、有过丰富阅历之后,读来方能深刻理解书之内涵。2009年年初,我重读了美国学者撰写的传播学名著——《报刊的四种理论》,终于理解其意,也对中国乃至世界新闻管理体制有豁然开朗之感。16年前,我在大学学新闻时便看过《报刊的四种理论》这本书,但印象不深,也理解不透。在经过10年的媒体实践工作,与中国港澳台地区、美日欧等各地记者多次深入交流之后,重看《报刊的四种理论》,我终领会其深意。
任何学科的最高表现形式为理论,这也是哲学为何成为人类最高学问的原因。相对于经济、法律等学科,新闻学科理论并没有如此深厚的底蕴。在美国、日本乃至欧洲国家,不少著名大学仍然认为新闻学不能登大雅之堂,拒绝设立新闻院系。
美国报业大王普利策逝世后,根据其遗嘱捐款给哈佛大学设立新闻院系,但遭到了哈佛大学的拒绝,后来哥伦比亚大学勉强接受了这笔捐款,设立了新闻学院。1917年,哥伦比亚大学开始颁发普利策奖,这是美国新闻界公认的最高奖项,其在业界的地位和影响力类似电影界的奥斯卡奖。
由于常春藤大学普遍抵制设立新闻院系,所以美国的新闻教育集中在中西部的州立大学。像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它在中国的名气甚至超过其在美国本土的名气,实乃文化交流上的罕见现象。英国、日本的名牌大学更是没有设立新闻院系的传统,新记者的成长只能靠老记者手把手教和独立摸索。

石油225 发表于 2010-3-15 16:32:00

回复:记者圈的圈子圈套,为你讲述记者们成长为主任、编委、主编的一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重视新闻教育的国家,早在20世纪初,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便设立了新闻系。民国期间,国内32所高校中有26所设立了新闻系。有识之士纷纷借助创办报刊针砭时弊,启发民智,呼唤社会变革,进而迎来了中国报业发展的激荡时期。而今,新闻系是国内的热门专业,全国开设新闻院系的高校有七八百所,在校学生数约20万。
但是,当今的新闻教育一直为业界所诟病。新闻理论陈旧,教师业务实践生疏,学生在校所能学到的专业知识比较肤浅。为此,中国记者的专业知识仍要靠在实践中摸索。此外,国内的媒体环境极为复杂,导致记者群体的差异性也十分明显。
由于新闻教育系统性理论缺失,新闻教育实践差,中国的记者群体特性以媒体类别划分为特色,而非以接受新闻教育程度为区隔。正因如此,中国记者的成长、转型和其所处的媒体类别息息相关。要想了解中国记者的特性,需先搞清楚中国的媒体类别。
外行看记者群体,往往会感觉这是一个比较神秘的群体;内行看自己的同行业者,则往往会感觉这是一个结构极为复杂的群体,没有三五年的工夫难以弄清楚行业潜规则。记者圈是个封闭性极强的群体,且有一套行之多年的行业潜规则。
记者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孙志刚之死、延安黄碟事件等的报道推进了中国法制建设。但是,山西假记者猖獗、矿主打死媒体工作人员、封口费盛行等则让这个群体蒙羞,令人瞠目结舌。
网络的兴起,原则上使得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记者,能发布信息、表达观点。而记者这个群体在中国经过百年的发展,自有一套内生法则与自我纠正的系统。分析现在,则可预测未来。我们了解了记者这个群体的特性,则有助于深入理解新闻背后的含义。也只有熟悉,方能有效开展沟通与实践。

石油225 发表于 2010-3-19 11:15:00

回复:记者圈的圈子圈套,为你讲述记者们成长为主任、编委、主编的一

第一章 中国记者概述

要想了解中国记者的特性,则需先清楚中国的媒体环境。
中国的媒体环境极为复杂,且仍然处在不断的变动当中。和世界上新闻事业发达且市场相对成熟、稳定的美国、日本两个国家相比,中国的媒体环境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日本的报纸发行以全国发行为主导,像《读卖新闻》这样的报纸发行上千万份。美国的报纸发行以区域性为主,世界知名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是两份区域性报纸。中国的报业是日本和美国的综合体,全国性媒体曾风行全国,但区域性媒体现在也在崛起,并开始占领全国各大主要的区域市场。
此外,中国特有的新闻管理体制也决定了中国记者的特性。老气持重的体制内记者与新锐活跃的市场化记者,两者相隔很近但距离又甚远。

◎ 第一节 一名中国记者的典型画像
谁是中国记者的典型代表?
笔者向新闻界诸多朋友提出过这个问题,大家要么一脸茫然要么避而不谈。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能给普遍百姓留下稍许印象的媒体人,一般要么是央视几个有名的主持人,要么是因特殊事件而被知晓的记者。
那么,业界却为何会对谁是中国记者的典型代表这一问题感觉茫然呢?这与中国特殊的媒体环境息息相关。中国的媒体环境极为复杂,在这个圈里没有三五年功夫是难以搞清其中的状况和潜规则的。中国既有传统的党报媒体,也有新锐的市场化媒体,还有暗度陈仓式的外媒。加之网络媒体的出现,更是让中国的媒体环境日益复杂化。
中国的媒体大发展是在都市报兴起之后,都市报的崛起造就了国内一大批记者。而在网络兴起之后,网络又成为国内记者另一块选择的阵地。为此,笔者认为一名典型的中国记者,应该是抓住了都市报兴起机遇的记者,他在功成名就之后,转入管理层,现又投身到网络媒体之中。
综合下来,笔者便锁定了一位知名记者,即前《南方都市报》记者陈峰,他和同事王雷因报道孙志刚案件而为世人所熟知。笔者将重点介绍这位记者的从业经历,从中我们可以窥见中国记者成长、发展、转型的一斑。
弃副总编一职投奔《南方都市报》
陈峰是河南郑州人,1994年从武汉大学历史系毕业后,便投身媒体。陈峰对笔者回忆说,那时自己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一种神秘感,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新闻梦想。
陈峰为70后。70后的记者从事媒体工作,往往有种文学情结,也怀有强烈的新闻理想。20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文学盛行,文字工作者备受尊重,记者更是受人重视。那时如果能够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则会令人刮目相看。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改变一个人命运的现象屡见不鲜。
在这种社会环境之下,陈峰大学一毕业,便回到家乡郑州从事起了新闻工作。陈峰初进郑州当地的《国际经贸报》后,很快发现行业报不大关注新闻。在当时的环境下,报社能够提供的专业的新闻写作指导也很少,陈峰基本上靠自己的摸索去学习如何写新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记者圈的圈子圈套,为你讲述记者们成长为主任、编委、主编的一路颠簸、几经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