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密欧的罗 发表于 2010-4-22 12:03:00

萨马兰奇,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p><br></p><p>“亲爱的同事们,我知道我即将走向生命的尽头,我已89岁,我恳请大家考虑让马德里举办2016年奥运会。”微颤的嗓音,孱弱的身躯,在去年10月2日哥本哈根举办的国际奥委会全会上,风烛残年的萨翁发出“生命的呼唤”,这恐怕也是他留给世人最深刻的背影。</p><br><p><br></p><p>&nbsp;&nbsp;&nbsp; <br>201天后,他走完了89年的传奇人生。北京时间21日19时25分,前国际奥委会主席、国际奥委会终身荣誉主席萨马兰奇在巴塞罗那吉隆医院逝世,享年89岁,死因为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p><br><p>&nbsp;&nbsp;&nbsp;<strong> <br></strong></p><p><font size="3"><strong>他,令奥林匹克焕发青春</strong></font></p>&nbsp;&nbsp;&nbsp; <br><p>斯人已逝,盖棺论定。西方媒体喜欢用“遗产”来评论逝者的是非功过。“他把国际奥委会建设成一个强大的全球组织,他让奥林匹克运动成为一种世界力量。”美联社盘点道:“他跨越了政治抵制的鸿沟,结束了业余选手参赛的时代。他促成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商业繁荣,提升了奥运的参与人口。”</p><br><p>&nbsp;&nbsp;&nbsp; 从1980年当选为国际奥委会主席到2001年退休,萨马兰奇主持国际奥委会长达21年,仅次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p>&nbsp;&nbsp;&nbsp; <br><p>&nbsp;正是他,让曾经濒临破产的奥林匹克运动重新焕发了青春。萨翁接手时,国际奥委会财政状况“异常困窘、几近破产”。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西班牙人果断地让奥林匹克运动实现了商业化,通过出售电视转播权和赞助权,为国际奥委会聚集起120亿美元财富。</p><br><p><br></p><p>&nbsp;&nbsp;&nbsp; <br>奥林匹克无法忘记萨翁的贡献。国际奥委会现任主席罗格通过官网发表讣闻,称萨翁“是强大、统一的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设计师”,“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词语来表达奥林匹克大家族的悲伤。我们失去了一个伟人、一名导师、一位朋友,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p><br><p><br></p><p>&nbsp;&nbsp;&nbsp; <font size="3"><strong>他,也曾经历坎坷与危机</strong></font></p><br><p>&nbsp;&nbsp;&nbsp; 萨翁的一生也伴随坎坷与艰辛、非议和质疑。</p>&nbsp;&nbsp;&nbsp; <br><p>上任伊始,他曾遭遇了莫斯科奥运会遭抵制的尴尬;1998年,他熬过盐湖城冬奥会贿选丑闻;2000年当他正在主持悉尼奥运会时,失去了相濡以沫45年的妻子……</p>&nbsp;&nbsp;&nbsp; <br><p>盐湖城丑闻是萨翁经历的最大考验。据披露,盐湖城奥申委曾向萨氏办公室赠送了2支总价值1000美元的勃朗宁枪,而根据国际奥委会规定,委员最多只能接受限额为150美元的礼物。一时间,“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恶评四起,萨翁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p>&nbsp;&nbsp;&nbsp; <br><p>西班牙人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勇气。他躬身自省,带领国际奥委会迅速反应,开除了受贿的7名委员。他制定了奥委会委员不能参观竞选城市等一系列举措,使国际奥委会迅速走出危机。在次年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特别会议上,萨马兰奇在89名委员中获得86张信任票,成功度过了信任危机。</p><br><p>退休,让萨马兰奇长舒一口气。他曾如此形容自己如履薄冰的21年主政生涯,“我是用汗水浸透了运动衫的国际奥委会主席。”</p><br><p>&nbsp;&nbsp;&nbsp;<font size="3"> <strong>他,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strong></font></p>&nbsp;&nbsp;&nbsp; <br><p>萨马兰奇与中国有着不解的情缘,被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称作“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熟知萨马兰奇这个名字以及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p>&nbsp;&nbsp;&nbsp; <br><p>1978年,时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的萨马兰奇第一次访问中国,此后,他开始为恢复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四处奔走。1年后,中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p><br><p>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他亲自为中国奥运首金获得者许海峰颁奖。</p>&nbsp;&nbsp;&nbsp; <br><p>2001年7月13日,他轻声道出的“北京”,让亿万中国人的奥运梦一朝梦圆。“让北京办一次奥运是我在离任前的最大心愿。”3天后,了却心愿的萨翁正式<br>退休。</p><br><p>&nbsp;&nbsp;&nbsp; <br>萨马兰奇曾说过:“我一生得到过许多称号和荣誉,但我最珍惜的称号就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30年来我29次访问中国,我从中国收获了爱和友谊,也学会了爱<br>与尊重中国人民。”</p><br><p>&nbsp;&nbsp;&nbsp; 89岁的萨马兰奇走了,去世地点恰巧是家乡巴塞罗那,叶落归根、魂归故里。89年人生之书翻完最后一页,89年传奇人生画上句号。 <br>本报记者赵博</p><br><p><br></p><p>&nbsp;&nbsp;&nbsp; <strong>萨翁的文汇情缘</strong></p><br><p>&nbsp;&nbsp;&nbsp; 萨马兰奇是文汇报的老朋友、好朋友。从初识、熟悉到老朋友,他与文汇报打了3次交道,结下不解情缘。</p><br><p>&nbsp;&nbsp;&nbsp; <br>萨翁与文汇报的初识要追溯到27年前。1983年9月16日,中国第5届全运会召开,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亲自来沪参加开幕式。开幕前一天下午4<br>时,本报记者马申最先赶到虹桥机场,独家采访了这位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p><br><p>&nbsp;&nbsp;&nbsp; <br>当时记者问萨翁对中国次年首次参加奥运会有何想法,他热情地回答,“全世界都期待有一个很强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出现在明年的奥运会上。”他还亲笔题词:<br>“谨向第5届全运会致以最良好的祝愿!”该题词发表于次日的文汇报头版。2005年11月14日,胡锦涛主席赴西班牙进行国事访问时,会见了国际奥委会终<br>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全程报道胡主席欧亚四国行的文汇报特派记者郑若麟和贾泽驰先期在马德里对萨翁进行了独家专访,专访内容于当年12月26日刊发于本报<br>“近距离”专栏,题为《萨马兰奇:对自己一生非常满意》。</p>&nbsp;&nbsp;&nbsp; <br><p>2006年3月20日,萨翁应文汇报邀请,在何振梁先生陪同下来到上海,本打算在“文汇讲堂”发表演讲。因当天下午他小有不适,听从医生劝告没能亲临会<br>场,改由何振梁先生代讲。次日,他在住所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应本报之约欣然题词:“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真正的朋友和欣赏者。”</p><br><p><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span><strong style="font-weight: bold;">萨翁一生五大成就</strong></p><br><p>&nbsp;&nbsp;&nbsp; 萨马兰奇担任国 际奥运会主席21年期间,不仅主持了五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同时还为奥林匹克所弘扬的和平、参与精神作出了自己的贡献。</p><br><p><strong>成就一:奥运脱离冷战</strong></p>&nbsp;&nbsp;&nbsp; <br><p>20世纪80年代,冷战盛行。冷战中的不同政治阵营更是把奥运会当作了政治博弈的舞台,以抵制奥运会来博取政治利益,也是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之下,1980<br>年7月16日,萨马兰奇当选为国际奥委会主席。</p>&nbsp;&nbsp;&nbsp; <br><p>动荡不安的国际政治环境下,由萨马兰奇提出的“促进一个和平社会的建立,并同时保持人类的尊严”的观点终于在1988年韩城奥运会上得到认为,美国和苏联<br>在经过数年的政治斗争结束冷战,最终重新回到奥林匹克大家庭中。</p><br><p><strong>成就二:奥运商业化</strong></p><br>尽管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一开始就奉行非牟利原则,在经济上将奥运会限制在不谋取经济利益的范围内,但当奥运会发展到80年代时,巨额的财经支出已经给奥运会蒙上了一层阴影。<br><p><br></p><p>&nbsp;此时,萨马兰奇支持了尤伯斯德的商业开发设想,并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扭亏为盈。从那以后国际奥委会开始稳步前进,高水平 的体育运动按照商业活动的严厉规则不断向前发展。</p><br><p><br></p><p><strong>成就三:奥运职业化</strong></p><br><p>&nbsp;&nbsp;&nbsp; 很多年以来,奥运会都固守“业余性”原则,把高水平的职业运动员拒之门外,使奥运会运动水平、被关注程度受到严重挑战。</p><p>萨马兰奇大胆地打破“禁规”,向网球、篮球职业运动员敞开了大门,让美国职业篮球队组成的“梦之队”参加奥运会。在足球比赛 中,萨马兰奇则运用外交手段巧妙周旋,使得足联答应在奥运足球赛中允许每队有3名职业球员上场。</p><br><p><strong>成就四:朝鲜韩国联手</strong></p>&nbsp;&nbsp; <br><p>以体育来加强沟通和交流,打破地域和政治隔阂一直是萨马兰奇所倡导的。2000年悉尼奥运会,在萨马兰奇的斡旋下,韩国和朝鲜分裂半个多世纪以来,第一次在开幕式上同时入场,成为双方打开体育交流渠道的“划时代的契机”。</p>&nbsp;&nbsp;&nbsp; <br><p>作为曾经的外交家,萨马兰奇的智慧很好体现在与韩国和朝鲜的和谈中,而那面“朝鲜半岛”旗,更是萨马兰奇在充分尊重两国民众意愿后最成功的一次联姻。</p><br><p><strong>成就五:奥运博物馆</strong></p>&nbsp;&nbsp;&nbsp; <br><p>从萨马兰奇担任国际奥运会主席后,他就一直在筹建奥林匹克博物馆。1982年,由48位捐助人每人捐助了100万美元的奥林匹克博物馆建在瑞士洛桑建成,包括图书馆和文献档案馆都向公众开放。</p>&nbsp;&nbsp;&nbsp; <br><p>1993年,新博物馆全新亮相。在奥运百年大会召开前,萨马兰奇曾骄傲的说,这将是世界奥林匹克思想的中心,将对于弘扬奥林匹克主义起到重要作用。</p><br><p><strong>生平</strong></p><br><p>&nbsp;&nbsp;&nbsp; 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前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终身名誉主席。</p><br><p>&nbsp;&nbsp;&nbsp; 1920年7月17日,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p><br><p>&nbsp;&nbsp;&nbsp; 1951年,出任西班牙冰球联合会会长;</p><br><p>&nbsp;&nbsp;&nbsp; 1954年,当选西班牙奥委会委员;</p><br><p>&nbsp;&nbsp;&nbsp; 1966年,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p><br><p>&nbsp;&nbsp;&nbsp; 1967年-1970年,任西班牙奥委会主席;</p><br><p>&nbsp;&nbsp;&nbsp; 1974年-1978年,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p><br><p>&nbsp;&nbsp;&nbsp; 1980年-2001年,任国际奥委会主席;</p><br><p>&nbsp;&nbsp;&nbsp; 2010年4月21日,因病逝世,享年89岁。</p><p><br></p><p><br></p><p><font color="#000066"><b><font color="#000099">出处: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简称:中人网,www.ChinaHRD.net)</font></b></font></p>

yx_萤火虫 发表于 2010-4-22 13:07:00

回复:萨马兰奇,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萨翁一路走好!

隔岸观火 发表于 2010-4-22 13:44:00

回复:萨马兰奇,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希望莎翁到天堂了把天堂的奥运会推向一个巅峰。
老朋友,再见!

tiffany 发表于 2010-4-22 13:53:00

回复:萨马兰奇,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一路走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萨马兰奇,中国人民的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