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xj189810 发表于 2010-8-4 15:21:58

【转帖】有效绩效管理的基本概念

   撰文:
      廖祐呈,台湾培训讲师暨资深分析师在上海,MBA背景,11年咨询与培训经验,运用教练技术在团队建设培训、金融交易与销售上

      绩效管理的目的在集中公司资源于统一的方向,并且激发更强的能量,达到目标,所以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有几个重要的配套原则如下:
    1、绩效管理的指标应与公司的KPI挂钩:从公司的KPI去展开到部门或者流程上的绩效指标后,从这再去展开个人的绩效指标,如此才能有效挂钩,不至于多头马车。
    2、个人绩效指标应该少:KPI之所以为KEY,就是因为少且关键,集中公司的资源于突破口,才能带动全局。而个人绩效指标也是如此,这是要投注较多时间精力的方向,所以最好3-5个就好,想的够清楚的话自然能排序事情的优先顺序,指标自然就少,想不清楚的话指标自然多,甚至涵盖了日常管理的指标。
    3、个人绩效指标应产生激励效果:部属的绩效管理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有个清晰的回馈可以让彼此了解做的如何,甚至部属会因为这个回馈而自我控制,产生满足。这是个人绩效指标设计的目的,能够客观反应主管对部属的评价,不是主观的,也不用去猜。因此个人绩效指标的设计主要希望产生激励效果,并且能在事中控制,发挥部属潜力。
    4、个人绩效指标能发挥团队合作:主管与部属之间是团队合作,一个负责确保方向与目标的达成,一个负责找方法执行,各有分工,连接彼此的枢纽就是目标与承诺,这里的目标就是部属的个人绩效指标。有了承诺关系,部属尽力去完成,主管扮演教练,彼此经常沟通如何达到目标,这样的团队合作关系才会发挥部属潜力。
    5、个人绩效指标的物质奖励:因为个人绩效指标与公司的KPI挂钩,所以可以加发KPI奖金,每季或者每半年,当公司整体KPI有达到时,以及个人绩效指标有达到时,如此产生额外的激励作用,而未达到的处罚要慎之,否则容易产生流弊。
    6、管理配套措施:公司高层对绩效管理的重视是成功关键因素,人资部门可以做很好的幕僚,检查各部门的个人绩效指标设计,各部门的主管或者经理是否做很好的把关,仿效GE由高层对主管做约谈,让绩效管理制度上轨道,不会发生都打高分、指标不可行、指标品质不良的情况。
    7、让直线主管感受到好处:个人绩效管理可以让每个员工很清楚自己该做的事情,减少管理的负担,可以让主管做更重要的事情,并且也能利于主管与部属之间的沟通,以及培育部属,当透过培训、约谈、座谈等方式宣导,让直线主管愿意buy-in,也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8、个人绩效指标的误区:如果负责把关的主管与经理没有能很好的理解观念,容易变成应付了事,形式主义,就会发生以下现象:
    A、个人绩效指标变成压迫部属的工具,破坏团队精神。
    B、个人绩效指标变成多一项负担,多了一堆无效的文书作业。
    C、个人绩效指标让部属将焦点从满足客户变成满足主管,本末倒置,每个人绩效都变好了,企业绩效变差了。
    D、个人绩效指标变成日常管理,对公司的策略没有任何帮助,只是为绩效管理而绩效管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有效绩效管理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