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吃饭
但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吃饭——“ To Live”
转眼间,又到了年尾。记得曾经听人说过:我们从25岁开始成为保守派。我不想很苦涩的承认自己走过了女人一生当中最精华的五年,我只想叙述一些过往的感动与记忆,或许,还有成熟。单位这一期的晨会,主管给了我一个主题“曾经感动过我们的那些电影”。从开始构想到落笔实施,我用了两天。两天里我整理了自己的思绪,搜集了所有曾经感动过我的电影,最后,我犹豫了:不知道陈述的那一天,讲哪一个会不让自己哭泣。和大家分享下晨会开头。“许多时候,我们淡漠了感情,因而忘记了感动。这个世界并非没有感动,鱼缸里小鱼兴奋的游来游去是一种感动,花园里最后一片花瓣飘落了是一种感动,蓝天上洁白的云朵不断的变幻是一种感动。因为感动,便觉得一切都可爱!因为感动,便领悟到生命的真正价值,并试着关注身边的每一个人。2010年,一部号称“一个外企职场生存法则的真实缩影”、“一个白领都市时尚生活的生动写照”、“一个乐观积极奋斗励志的成功范本”的职场小说《杜拉拉升职记》,引得无数白领们顶礼膜拜,电影电视剧更是让更多人观摩了这一生动的职场升职教育课。杜拉拉的故事其实就是我们每个职场人的故事。在2010年的最后一个月里,邀请大家一起分享曾经的感动……”从晨会的第一天起,每一天我都在听,每一天我都在想:这一年里,什么人和事情感动了我,讲哪一个会不让自己哭泣。从《妈妈再爱我一次》、《勇敢的心》、《千与千寻》、《假如爱有天意》、《阿甘正传》、《白色情迷》、《活着》、《情人节》,到《这个杀手不太冷》、《暖春》、《娜娜》、《穿panda的女魔头》、《星语心愿》、《真爱之吻》、《山楂树》、《唐山大地震》,…… 我失言了:自己的口味似乎变了很多。近一段晚上的时间,我开始重新温读余华作品集。那些上学时候的记忆,就趁着光阴一点点浮现出来。不记得第一次读余华作品是什么时候了,记忆里的似乎都是很触目惊心的场面。直到高中时老师讲解《十八岁出门远行》时,终于明白了一点点,但还是很懵懂。再次重读时,我似乎又理解了一些新的东西:初长成时,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憧憬,“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遇见的都很新鲜,对人对事情都有理想化的影子。胆大鲁莽又不失一些小聪明,青春心情的起伏是我们都曾经有过的。《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余华一次次以他的独特视野更接近生活的现实,逼近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以一种细腻冷酷但不失温情嘲讽的口吻去描述历史中普通人的辛酸苦辣:成年人的朴实小狡猾,孩子的单纯烂漫,还原着那个特殊背景下人们的生存困惑,并具有了一定的现实意义:历史总是以他的一贯步调前进着,而对于普通人,终将被历史长河所吞没,而他们少有的那些笑里,也都是含着泪的。古人所说的“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说的应该就是他们了。好像有些跑题了,还是往回说说吧。考虑到个人的一些原因,可能没有机会将这个演讲实施了,一时冲动就有了这篇短文,藉此机会和大家分享下曾经感动自己的电影,随笔写来,也算作为年终的一个总结吧。写于1993年的《活着》,在发表之初是很名不经传的,1994年经由张艺谋之手导演之后的《活着》,从而逐渐走进了大众视野。葛优扮演的是男主角福贵,一个地主家的长子:天性懒惰,嗜好赌博;和他演对手戏的是巩俐,扮演福贵的妻子家珍。故事就是从家珍挺着大肚子去赌场找福贵拉开序幕。福贵沉迷于赌博,想着把他爹所谓的羊变成牛,可是命运和他开了玩笑。福贵走进了龙二他们的圈套,输光了家产,搬出了大宅。他爹为了惩罚他,专门将买宅子的钱换成铜钱,磨破了绸衣,磨破了肩膀,也磨掉了他的锐气。父亲气得一病不起,米行的岳父登门来带走了怀孕的家珍,整个家都消沉了下来。父亲的死去,家庭的破裂,使福贵冷静了下来,想到了养家糊口。向龙二借钱未果,得到的只有皮影戏,这个和小说中是不同的。生完有庆的家珍回到了家中,福贵有喜有悲:喜的是有了儿子,悲的是母亲病重。福贵上街买药时遇到了拉大兵的,从而一去经年。多年后回到了解放的家乡,母亲已经撒手人寰,女儿因高烧不治成为了哑巴。在批斗会上,龙二的枪毙让福贵小有打击,接下去,儿子有庆被车压死了(这个和小说中因抽血致死是不同的),然后见到了在部队上的伙伴春生,他已经成为一县之长。不愿意接纳春生道歉的家珍,在春生被文化大革命折磨的痛不欲生想自杀时,家珍的一句:“春生,你必须活下去!别忘了,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嫁到城里的凤霞生产时碰上难产,学生兵们束手无策。福贵好不容易找来一个老医生,福贵好心给长期饥饿的老医生买了馒头,医生却因为吃馒头噎住了,凤霞大出血不治死了,留下了儿子。电影中去掉了孩子因贪吃豆子噎死的场景,选择让他陪伴福贵。影片结尾,福贵对孩子说,“你是赶上好时候了,将来这日子就越来越好了。”影片的结尾虽然很温和,但颇引人深思。福贵的一生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电影延续了余华小说中一贯的平淡叙述口吻,没有过多的评论和过多的情节架设,却让我们清楚的了解了那样一代人:普通人面对社会历史变革的无奈生存状态。四十年,弹指一挥或是沧海桑田,无数黄面孔的、沉默的、坚韧的中国人就这默默的生活着。张艺谋读懂了小说,也用自己的技法重新解读了小说,让小人物一样可以生动,一样感人。其实,不管是主人公还是配角,在电影里浓缩的都是小人物的身影,他们的笑和泪都让人眼眶潮湿。抛开小说,导演张艺谋对小说中不少情节作出了“留有一线”的改变,例如对原著中一些直接攻击社会主义时代的场景的删减,如三年自然灾害。对几个主要配角命运的修改,如把有庆的死因由替县长夫人输血过多而死改为交通意外。既有政治的考虑,也有技法的斟酌:故意制造出一些讽刺的效果以达到黑色幽默剧讽刺的效果。 通过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皮影,作为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在电影的开头、剧中的几个转折点和末尾(皮影箱)都有所出现。从艺术角度分析,皮影与秦腔的搭配确实起到了一定的艺术效果,增强了影片的美感和大时代小人物的情感氛围。 张艺谋对该电源的较大创新是插入了一条暗线——皮影,皮影在电影的开头、剧中的几个转折点和末尾(皮影箱)都有所出现。从艺术角度分析,皮影与秦腔的搭配确实起到了一定的艺术效果,增强了影片的美感和大时代小人物的情感氛围。 电影结尾,福贵把尘封着的皮影箱拿出,帮孙子放入小鸡,这个空空的箱子寓意着孙子的崭新命运。当孙子问起他“小鸡长大后变成什么”这个似曾相识的问题时,福贵对孙子的回答变成了“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长大了就变成了牛,等牛长大了,共产主义就到了。”后一句可以说是导演的一种暗喻:告别激情岁月的宏大理想,回归踏实的生活。把小说改成电影很普遍,可少有电影超过原著的。张艺谋通过电影这一技法的改造,让《活着》既符合了原著精神,又加入导演自己的理解,从而将小说的阅读推上了顶峰 。电影的推出与公演,反推了小说的火爆,这个真的不多见。133分钟的电影非常的长,张艺谋引导观众区反反复复的咀嚼着两个字“活着”,活着真好,人只要活着,对家人,对朋友就是安慰,就是支柱。这里没有控诉什么,没有要反抗什么,没有埋怨什么,中国最被人看不起的农民默默地在那个时代里承受着一切,努力地过着自己的生活。电影《活着》就是要演绎这种坚忍的“活着”。电影带给我们更多的是真实和同情。电影以贴近生活的小人物反映数十年来中国老百姓的生活观,故事很亲切,很真实,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电影的感人之处即在于此。一个小人物在巨变的历史中浮沉,完全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幸和坎坷总是缠绕着他。然而他从没有放弃活下去的信念,从不怨天尤人,并且对生活和未来报着无限美好的希望。《活着》里面的一次次死亡和不幸,没有使我们看到绝望,去控诉那个社会或者命运,相反每一次都告诉我们一定要好好活着,认真的活着,因为这两个字很重要。活着,便要承受活着或者死亡的痛苦与幸福。《活着》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活着,有时候就是胜利的一种证明,活着的过程既是一种历练。日子便也就这么过着,人还是要活着......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一书中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但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电影中的福贵如此,平凡的我们也不过如此。活着,究竟为了什么?这在哲学和文学史上都是不断被阐释的命题。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的“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也因而多有译本。历史就像是一条河流,静静地、不动声色地向前流淌着。 本帖最后由 恬静0702 于 2010-12-16 10:39 编辑
看过余华的《活着》和《兄弟》,非常好的作品 人生要真的那样,我觉得我不一定坚持得住。 回复 2楼 portia71 的帖子
还有《许三观卖血记》,也很不错哦!有空可以看看。 回复 3楼 yanyan.hi 的帖子
有一句很通俗的话,人都是逼出来的。希望所有人都一路走好,但困难面前我们还是挺得过去的。给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