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Yao 发表于 2011-4-1 16:56:55

【劳法知识课堂-第14期】培训协议知识若干及相关法律条文

一、
职工教育费用的比例《劳动合同法》对职工教育费用的比例没有做具体规定。原劳动部《企业职工培训规定》(1996年10月30日劳部发370号)第二十一条规定企业职工培训经费应该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提取,企业自有资金可有适当部分用于职工培训。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16号)规定,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 二、
培训协议签订的对象《劳动合同法》规定培训协议签订的对象为用人单位的劳动者。 三、
培训协议的违约金《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者违反服务器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器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同劳动法》第八章职业培训
  第六十六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发展职业培训事业,开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
  第六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发展职业培训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第六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根据本单位实际,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
  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
  第六十九条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

《企业职工培训规定》第二十一条 企业应按照以下国家规定提取、使用职工培训经费:(一)职工培训经费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计取,企业自有资金可有适当部分用于职工培 训;(二)职工培训经费应根据企业需要,安排合理比例用于职工技能培训;(三)企业用于引进项目、技术改造项目的技术培训费用可以在项目中列支;(四)工会用于职工业余教育的经费由各级工会掌握使用;(五)企业职工培训经费应合理使用,当年结余的可结转到下一年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二十条 企业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有计划地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企业可以单独举办或者联合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也可以委托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从事技术工种的职工,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从事特种作业的职工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19.各类企业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承担相应的费用。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要保证经费专项用于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严禁挪作他用。企业技术改造和项目引进,都应按规定比例安排资金用于职工技术培训。对不按规定实施职工职业教育和培训,经责令改正而拒不改正的企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收取其应当承担的职业教育经费,用于本地区的职业教育。

芒果吃饭 发表于 2011-4-1 17:21:24

去年给公司拟了一个培训协议,似乎也有很多不对的地方。
学习了

罗小冀 发表于 2011-4-1 17:27:59

按工资总额的1.5%提取培训费用,这个算下来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虽然是《劳动知识课堂》,但关于培训,偶有几句话想说,呵呵{:1_1:}。其实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决策层已经意识到员工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往往有时候要让他们从腰包里掏钱了,他们又会质疑花这么多钱去搞培训到底值不值得呀。记得曾经看过某知名企业的培训计划与培训评估报告,那真是用数据说话,某培训项目完成后带来多少多少销售额的提升,因为某培训项目员工离职率下降了多少、为公司节约了多少招聘、培训成本... 当然,培训评估比起培训管理的前几个步骤来的确要难,而且的确有些培训效果无法在短期内进行评估,更别说用数据去量化了。但是作为培训管理者的HR,一定要有培训效果评估的意识,如果只是为了培训而培训,就极容易形式主义了,有很多HR在做培训工作总结时不是总结培训之后企业的变化是什么、员工的变化是什么、工作绩效的变化是什么,而是单纯的去统计组织了多少场培训、有多少人参加...我认为这是走入了一个误区。若企业决策者们能看到培训效果,能看到因为培训带来的价值,那么别说1.5%了,15%说不定他们也愿意,到那时,培训上花的钱就真的是投资了。

好像的确有点跑题了:$

本帖最后由 罗小冀 于 2011-4-2 09:43 编辑

melodylin 发表于 2011-4-1 17:59:36

其实现在有多少企业是按那个比例来计提教育经费的哦

大多数还是把培训当成是一项费用而不是一种投资

危机宝宝 发表于 2011-4-1 18:02:59

不错的东西呦{:5_146:}

风雨竹 发表于 2011-4-2 07:53:02

法律条文是有了,能不能执行是另一回事了!

常诚 发表于 2011-4-2 08:02:52

很好,收藏咯,谢谢!

laken 发表于 2011-4-2 08:13:40

感謝分享,確實讓我對培訓協議的法律理解更深刻,再次感謝哦,,,,:P

如烟如梦 发表于 2011-4-5 21:24:35

{:5_257:}{:5_257:}努力学习

s80s1b27 发表于 2011-4-7 15:32:37

请问斑竹,专项培训协议的概念是什么呢,是专指技术培训吗?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劳法知识课堂-第14期】培训协议知识若干及相关法律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