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酒 发表于 2003-11-11 14:46:00

你是谁 zt





我一直在寻求一个最简单并且非常吸引人的名字作为这本书的开头,为这个名字我苦恼了很久,实际上,当我把后面的几个章节定稿之后,这一篇也仍然在修改当中。这个时候我的MBA的课程仍在继续过程中,刚好在完成第一门课程的论文,说的是企业的目的与战略,为写这篇论文,我从笔记本内的旧东西中不停地翻腾,老天有些时候总是在无意中帮助我, 2000年在做企业战略规划时候的一个文件副本里面设计了20个问题,居然第一个就是“我们是谁?我们与其它企业有何不同?强在哪里? 弱在哪里?”;我仍然记得当初回答这个问题的难度,但是却又很难逃避过去,因为对于企业是什么的问题没有问答,我们就没有根据来判断企业为了什么目标,在奋斗的过程中中间产生的什么样的结果对于企业经营更有实际的意义,因为此我们才有关于企业使命、远景的阐述。

把企业的问题缩小到单个的个体人上,两者在哲学层面上的认识与同一辙。我们在论述企业的目的与战略时,我们所问的问题:我们的企业是什么?与个体的人“我是谁”的阐述惊人相似。所以我就同意使用这样看似简单却又非常复杂的命题开始这本书的首要章节。

我之所以同意阐述这本书的原旨从试图回答这个基本哲学命题出发,是因为我发现“为什么而活着”这样基本的问题都没有探讨,诸如下面的问题:人为什么来工作?怎样才能获得工作的绩效?怎么样工作才更有意义?什么样的意义才更有工作的原动力?就是找到答案也没有任何意义,何况类似的问题你根本找不到完整的答案。

我在很长的时间段后来回顾我原来的这些文字,发现当初的思路非常地有趣,因为我在更多地与朋友的私下争辩中经常被问及,我是谁我怎么会不知道,这是十分容易并且又明了的问题,你拿这样菜鸟级的问题来问是什么意思?

实际上,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是谁,我的意思不是说,有过多的人会像电影中的成龙一样,被人害成智能障碍了,才不知道自己是谁。

我曾经与很多人做过这样的一个游戏,让参加游戏的人在纸上依次写下自己最喜欢的三个动物的名字,其中一名女生的文字是这样的:猫、兔子、老虎。答案解答起来非常有意思(周公解梦是不是也是这样?):你自己认为自己是一只猫,但在别人眼里你是一只兔子,而实际上你是一只老虎。事实也是这样,我们往往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样子,但在别人眼里却完全不同,比照自己的内心深处,又迥然有异。游戏当然有玩笑的成分在内,但是我们却能从中明示“内我”与“外我”的区别。

我们知道在心理学上,一个感知过程由被感知者的特征、感知者的特征、环境的特征所决定。也就是说,当涉及一个单独的个体的评价时,撇开感知者与环境特征的差异,对被感知者的特征而言,我们所能识别的,是言谈、举止、行事的方式、方法、态度等这个个体外部的特征,我称之为“外我”,或者把它叫做一个个体的“Show”。

对于一个个体内部特征的观察,却远没有外部特征来得容易。前面说的“没有人能够读懂对方的心理”,这句话我们用在沟通上,说的是交流的重要意义;用在此处是讲没有人有能力能洞察你的心灵。我把哪些自己内心的秘密,心灵深处的物质称作“内我”。

平常有一句话,听起来不好听,在这里引来却十分确切:“表面上道帽昂然,骨子里男盗女娼”;它阐述的就是真实的心灵世界与外在表现(Show)的不同。我们知道大多数人有双面性格,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老道或者沉于城府的人把他真实的内心世界隐藏起来,让你看到他希望看到的一面,所以你了解的他也就是他希望你看到的他。所以在内在与Show之间能够找到一种方法,我叫其为“Show的方法”,也就是说,通过一定的方法,能够把内在与Show分割开来,从而把经过这个方法加工的Show通过语言、身体形态等外部特征渠道表现出来。

但是我们大多数人不知道,因为在绝大多数环境下,人都表里如一。所以就像前面提及的游戏,我们大部分情况下,不知我们真实的自己,也就是说我们经常不愿意涉及内心深处的灵魂。

无法面对我们内在的真实的自我,如何知道“我是谁”?

那个玩笑的游戏阐述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你是谁?你将又是谁?你应该是谁?我很愿意把理论与实际放在一起论述。

我所在的公司每年都吸收刚毕业的大学生补充新鲜血液,但是一年过后,总会有这群学生中的少数以不同的理由离去。我一直认为我现在的这家企业是一个人际关系相对简单,并且非常尊重个人发展,付出来的薪水也很不错,最重要的是它一直引导计算机技术的潮流,也很愿意在新人上花费精力与时间,同时给予年轻人以机会。这样的一家企业正是可以把我们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的目标结合在一起的地方,从而可以通过它来达成只通过自身的努力无法完成的发展目标。

我个人认为员工的跳槽分析起来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外部环境(对于个体的外部环境,也就是企业的内部环境)使得自己无法取得绩效,比如人际关系复杂,组织的目标或者组织给予个人的目标不清晰,个人的绩效没有也无法得到衡量,所以个人也就无法在组织内获得认同与赞赏,同时无法获得尊重以及提升的机会。基于这个缘由而选择离去的,面对的也只有两种处境,一种是寻找到另一个更好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企业内部环境,实际上这样情形发生的概率却非常地少;而另一种处境要槽糕的多却又经常发生,我们叫做“屋漏却逢连夜雨”,也就是偏偏跳到更差的景况当中去。

比较第一种情况而言,第二种情况就更加糟糕。我看过一部电影,叫《女帅男兵》,是有名的蒋雯丽饰演的,里面有一场,我到现在也记忆深刻,在一场关键的比赛当中,新来的教练蒋雯丽把原来的队中的主力换下了场,当然赛后主力作为报复,以辞职作为要挟(职业场中是否这种现象也比较得普遍?),我还仍然记得受伤的蒋雯丽拄着拐杖在偌大的篮球馆内与那位主力的对话,说篮球它因为美,是因为团队运动的结果,作为主力你在场上太注重表现自己,作为任何一个优秀的教练,都会把你从场上撤换下来,这个毛病如果不改善,在任何地方你面对的都是同样一个结果。

组织行为学上讲到一个专业的术语叫归因,对于归因,书本上很长的解释是:将行为和业绩同特定的内在或外在控制源联系到一起的过程。我说的比较通俗一些,就是发现行为或者结果有偏差,从什么地方首先找问题。从这个点出发,把人分成两类:一类是内部归因,内部归因者把成功归结于外,而失败了则首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而另一类外部归因者则反之。

反馈到《女帅男兵》的案例上,大多数时候我们看不清自己,因为自己的问题我们在组织中无法取得绩效与认同感,而我们宁愿做外部归因,总认为是别人的问题,别的人总是在不合作,不理解自己的意图,组织环境又对自己不赏识,无法让自己获得成就感。这样的认知导致的结果只能像蒋雯丽说的任何教练都会把自己换下场。

所以真实地面对自己,有些时候可能是残酷的,但是又是必须的。

我是谁?

它是一个很深奥的哲学问题,但是值得我们花一生的时间代价来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你是谁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