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澜
发表于 2011-5-18 08:48:37
从法律来讲是不合适的,末位淘汰不能证明该员工是不是胜任自己的工作,只能证明他在考核团队中表现是最差的
银牛
发表于 2011-5-18 09:25:07
我是反方,这里再说几点。
正方同学的观点认为末位淘汰是绩效考核的一种,这点我方也不否认;企业建立必要的内部竞争机制也是必然的,但是,为什么非要用“末位淘汰”这么生硬、血性的方式呢?建立合理的内部竞争及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向上,但若要排队,总有人会在最后,难道要建立一支齐刷刷一样高矮、一样胖瘦的队伍才算好吗?有这种可能吗?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是永远存在,总有人会在这个队尾,若按末尾淘汰将永远是一支动荡不定的队伍,虽然员工努力工作怕落后,但员工没有归属感,总觉得随时可能离职这支队伍。若建立比较合理的绩效考核及激励机制,同时对员工的能力培训、提高;进行职务、能力分析,让合适的员工在合适的岗位上,这才是企业合理的用人、育人、留人之道。
棒棒糖.
发表于 2011-5-18 10:10:08
理论上的末位淘汰制是可行的,在就中国现在企业情形来看,末位淘汰制是实行不下来的,赞成末位淘汰制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考虑到国内绝大多数企业所存在的几个个问题。 1、人情制度,不的不承认 ,国内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人情制度,这个是短时间内所没办法改善的。 2、考虑的国内企业人员素质问题,绝大多数的人员素质并没有达到往前看的要求,就现在的情形,实行末位淘汰制会是整个团队间产生猜疑,嫉妒,排斥 ,不配合等情况。
所以我任务末位淘汰制现在并不适合实行
棒棒糖.
发表于 2011-5-18 10:18:43
回复 9楼 三省其身 的帖子
就现在国内的竞争机制来看,末位淘汰制带来的并不一定是良好的竞争力,同样也会带来猜疑,嫉妒,不配合等反面的竞争!
棒棒糖.
发表于 2011-5-18 10:23:03
回复 18楼 风景树 的帖子
你所谓的企业不应该主动去抛弃员工,我觉得这个脱离了实际情况,就现在中小型企业来看,淘汰也就意味着抛弃。 活水塘管理是个好的管理制度,有出有进是个好的想法,但实际实行起来,经费,招聘的困难 新员工的磨合,等等情况也反映了这个机制的不适合性
mbadrno1
发表于 2011-5-18 10:31:03
第一,效益好的时候,在薪酬方面和前景方面有足够的吸引力,企业不愁找不到人,是可以搞末位淘汰制的,但要注意,很小的部门,需要几个部门一起搞,不然,两三个人的部门,就淘汰了一个,活儿谁做?
第二,效益不好的时候,还是谨慎点,不要搞这个末位淘汰,如果要裁员,那是另当别论,但也不一定要强制推行末位淘汰制,这个时候人心不稳,把文化搞坏了,怕好的人走,一旦某一年要裁员的人数定了,哪些部门要裁也定了,选择平时绩效和表现比较差的,就说公司经营环境变化,到人力资源主管部门备个案,给补偿,就可以解除合同了。
奖励米米哈!谢谢
y2691691
发表于 2011-5-18 11:25:28
支持不符合绩效目标或工作岗位要求的淘汰,不支持末位淘汰。末位淘汰有点太绝对,太武断了
skytear
发表于 2011-5-18 11:31:54
根据我公司情况,不提倡实行末位淘汰,但是要进行末位管理,对考核排名最后的几名员工,纳入公司的后进人员名单,帮忙分析原因,指定培训和学习方案,提倡通过学习和培训来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
damone
发表于 2011-5-18 12:11:54
肯定是搞末位淘汰,但是时间跨度可以设置的长一些,不影响稳定性,对员工也是一种鞭策
qangel
发表于 2011-5-18 12:17:39
反对,我们要搞清楚末位淘汰的原因加以分析,提高末位者的水平,这才是正道。就比如你是老师,对于差生当然要加以辅导,让他们赶上来才行。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