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把握坚持与变通的尺度
从前有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小山,一个叫小水,他们住 在同一村庄,成为最要好的朋友。由于居住在偏远的乡村谋生不容易,他们就相约到远地去做生意,于是同时把田地变卖,带着所有的财产和驴子远行了。他们首先抵达一个生产麻布的地方,
小水对小山说:“在我们的故乡,麻布是很值钱的东西,我们把所有的钱换成麻布,带回故乡,一定会有利润的。”
小山同意了,两人买了麻布细心地捆绑在驴子背上。接着,他们到达了一个盛产毛皮的地方,那里也正好缺少麻布,
小水就对小山说:“毛皮在我们故乡是更值钱的东西,我们把麻布卖了,换成毛皮,这样不但我们的本钱回收了,返乡后还有很高的利润!”
小山说:“不了,我的麻布已经很安稳地捆在驴背上,要搬上搬下多么麻烦呀!”
小水把麻布全换成毛皮,还多了一点钱。小山依然有一驴背的麻布。他们继续前进到一个生产药材的地方,那里天气苦寒,正缺少毛皮和麻布,
小水就对小山说:“药材在我们故乡是更值钱的东西,你把麻布卖了,我把毛皮卖了,换成药材带回故乡一定能赚大钱的。”
小山拍拍驴背上的麻布说:“我的麻布已经很安稳地捆在驴背上,何况已经走了那么长的路了,卸上卸下太麻烦了!”
小水把毛皮都换成了药材,还赚了一笔钱。小山依然有一驴背的麻布。后来,他们来到一个盛产黄金的城市,那充满金矿的城市是个不毛之地,非常欠缺药材,当然也缺少麻布。
小水对小山说:“在这里药材和麻布的价钱很高,黄金很便宜,我们故乡的黄金却很昂贵,我们把药材和麻布换成黄金,这一辈子就不愁吃穿了。”
小山再次拒绝了:“不!不!我的麻布在驴背上很稳妥,我不想变来变去呀。”
小水卖掉了药材,换成黄金,又赚了一笔钱,小山依然守着一驴背的麻布。最后,他们回到了故乡,小山卖了麻布,只得蝇头小利,和他辛苦的远行不成比例。而小水不但带回一大笔财富,还把黄金卖了便成为当地最大的富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机遇时该怎么选择和坚持,坚持固然重要,但是要把握坚持与变通的尺度。
你看到这个故事有什么想法了?联想到生活中来,又启发了什么?欢迎大家发表你的感想?
本帖最后由 欧阳倩 于 2011-5-29 22:18 编辑
有的时候确实有点纠结。
当一个人登上一座山峰,看到前面有一座更高的山,他想去征服……
可是,他又不愿意放弃现在的高度,或者顾忌,放弃高度,可能会一无所有,
虽然,前面更高的山峰很诱人!
这就是纠结的地方。 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
变和不变是相对的
过时的事物需要改变
改变思维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改变需要勇气
改变会遭遇强大的阻力
改变有时并没有想像中的难
量变会引起质变
生命中的坚持与变通能够多角度考虑问题,学会适当放弃,人就具备了成功者的素质了。
{:5_239:}{:5_205:} 我晕,上面两个有才啊,写个回复跟写个文章一样,太厉害了 我虽固执般不如小山,但也时常在选择与坚持间徘徊。面对求职者,很多时候我总会去揣摩这个人的性格,因为我相信性格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或许这句话有些官僚。 有时候,变通一下前景广阔呀。生活中是这样,职场上也是如此。必要时,挪一挪窝,不要死守在目前的公司、岗位,树挪死人挪活嘛。 是纠结呢?还是装糊涂?! 丢西瓜捡芝麻!呵呵,所以说人总要耐得住寂寞,这个是很多大学生身上没有的东西!~可以作为案例! 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舒适的位置,都成为坚持的理由,也是改变的阻力
新的环境,有太多的不确定,有太多的需要再次去适应,让我们对改变心存疑虑
所以,在改变前,就有几多的纠结与徘徊
坚守或是改变
处于此种纠结状态的我们
要如何选择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但能明察秋毫、识风转舵者却少之又少。
一方面是因为内心对改变带来的不适应有本能的抗拒,更多的是对新事物欠缺敏锐判断的决断力。这一点,与性格有关,与知识经验有关。
谢谢分享!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