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文化对企业影响看发展
从传统文化对乡镇企业发展的影响 看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的社会条件自70年代末以来,中国乡镇企业的勃兴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改革成果。15年来, 乡镇企业经济一直以每年几十个百分点的增长率持续高速增长。截止到1993年底,全国乡镇企业的总产值达到31776﹒92亿元,总营业收入达到28835﹒31亿元, 企业个数达到2452﹒93万个,职工人数达到12345﹒31万。在乡镇企业发达的沿海省份,据说经济增长超过了当年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时的发展速度。
对中国这一经济奇迹的产生,国内外研究者已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其中也不乏有人开始从文化的角度探索这一奇迹的秘密。但总的来看,从文化角度研究乡镇企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料有限,需要研究者以构建新学科的勇气去观察,去概括。
一
在诸多的文化层面中,我之所以要分析传统文化对乡镇企业发展的影响,主要是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文化环境的如下认识:
其一,上层文化影响﹑弱化。在''以阶级斗争为纲''那个时代,上层文化影响明显地弱化﹑ 淡化了;而新时代的上层文化的形成与完善尚需要一定的时间,处于社会 上层文化影响的弱化是很明显的。
其二,外来文化影响不深。尽管开放以来,外来文化的流入明显增加,但主要是浅层的文化居多,如服饰﹑娱乐活动等,真正属于深层次的各种外来"思潮"﹑"主义",并未明显地影响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
其三,不论怎样评价当代农村的主流文化,有一点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即农村中传统文化的地位在上升。
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笔者认为,农村改革是从实行联产承包的家庭生产责任制开始的,家庭在经济活动中地位的上升,使中国千百年来以家庭(家族)为社会单元的农业的社会所造就出的传统文化,有了氤氲升华的社会条件(环境)。
二
讨论传统文化在现代农村经济中的作用,不能脱离乡镇企业的发展这一大课题。因为在全国农村社会总产值中,乡镇企业(或曰以农村工业为主的非农产业)的总产值已经大大超越过半数,达到"三分天下有其二"程度,有些地区,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已近乎到了"一统天下"的局面,乡镇企业带来的农村工业化,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什么说在这巨变中传统文化会得到某种升华,请看几例分析:
--"共富观"。 许多成功的乡镇企业家,在追 当年创办乡镇企业的动机时,几乎无一例外地表示:"带领乡亲们致富","带领穷哥儿们找饭吃"。追求共同富裕,对农民来说,是一种天经地义的社会理想, 具有强大的社会号召力和道德感召力。凭着这种信念
许多农民在创业初期顶住了政策还不那么放开时的政治压力,坚持把企业办下去;许多职工在企业遇到经营困难,发不出工资时,自带口粮去上班,也不肯离开企业,因为企业寄托着他们共同致富的希望。
从文化学的角度讲,对于理想社会的共同价值取向,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中重要的组织部份。古希腊先哲的《理想国》中充满了对政治平等的渴望,作为一种文化传统,至今仍表现在拉丁语系国家的社会政治生活中。中国古代的《礼记 - 礼运 - 大同篇》中提倡的"天下为公"的思想,则更多地体现了华夏先民对共同富裕的向往。这种向往,至今仍是炎黄子孙潜移默化中共同的价值取向。
这种传统文化中的"共富观",与党和政府多年来作为上层文化灌输的共产主义理想相结合,在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赁借这种作用,许多单纯从经济学的资源配置角度上看是绝对办不到的事,乡镇企业以其能充分调动起人的积极性,弥补了资源不足的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凭借这种作用,许多国家在工业化初期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时出现的种种野蛮残酷的社会丑恶现象,在中国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却得以避免或降低到很小的程度。从这种角度看,传统文化中的"共富?quot;,即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剂",又是社会安定的"减震剂"。
需要指出的是,产生于小生产方式为主的农业社会的这种"共富观",其"共富圈",当然是会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极大局限的。即便在许多大型乡镇企业中,这种"共富圈"也脱离不了"本乡本土"这样有限的社区范围内。这种"社区共富"的观念,即表现在社区内产权关系、分配关系上,也表现在社区之内经济交往中的种种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上。
当然,不论"共富圈"是大是小,追求"共富"总是一种积极的文化观念,比起若干地区尚存的"共贫观",即群体性的安于贫困、不思进取,以及比起少数崇尚"独富观",即追求个人致富,不顾及他人,"共富观"便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值得继承的宝贵财富,在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精神支柱的作用。
――"家族化"。许多文化学研究者认为,家庭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家庭-家族-国家",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是儒家文化赖以开成的社会渊源,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反映了"家"与"国"之间这种同质联系。在农业社会衍生出的这种"家国同构"的政治文化,管理文化,在当代仍然"余音不绝",我们不难从现实中感受这种文化传统根深蒂固的存在。某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屡屡被群众反映有"家长式"领导、"家族化"派系的存在,纠其源无非是这种传统文化的消极反映。说来,"家族化"并非是一个定义严格的词汇,但其内涵对多数人而言是极明确的,它概括了这一类社会文化现象。
乡镇企业的管理文化中,毫无疑问是存在着"家族化"倾向的,相当多的乡镇企业家自己也不掩饰这一点。现在的问题,恐怕不是去争论"家族化"之有无,而是科学分析这种文化产生、发展、演化的趁向。
在乡镇企业中,"家族化"一般有如下表现:
2
其一,我国城乡二元化的社会经济格局,使城乡内很难产生社会学意义上的人口流动。农村人口家族而居的状况,即便在目前也是相当普遍的。乡镇企业创办之初,多为本乡本土的农民合资,合力而办,在这种情况下,以血缘、地缘关系为基础的企业人员构成中,"宗族" 、"泛家族"(以感情纽带联系起来的类似于家庭关系的社会关系,如"哥儿们")成员占较大比重是在所难免的。其二,企业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职工构成中的"外乡人" 、"外姓人"已占较大的比例,但以主要管理者为核心的"本乡人" 、"本姓人",在企业利益与权利格局中占较大的优势,导致利益分配向"家族" 、"泛家族"倾斜。
其三,企业创业者或主要管理者,以一种类似于"家长"的身份,对企业实施"权威管理"。
其四,某些地区村、乡政权与乡镇企业的关系中,存在着基层政权领导以"家长式"管理越权指挥企业的现象。即使"政企分开"在形式上实现了,但作为一种管理文化、政治文化,也体现在政企关系上。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家族化"的管理文化,在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很复杂的。首先,乡镇企业起步于居族而居现象较普遍的农村,起步于小作坊式的经济、技术层次均较低的产业和产品,基本上靠家族或乡村间的合作即可组成生产经营单位,这时的"家族化"组织形式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与生产力水平有相适应的一面。
其次,改革初期,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不够明确,企业制度也不够规范,在较为无序的经济环境中,"家族化" 、"泛家族化"的社区利益共同体的存在,使企业有了强固的凝聚力;尽管不那么"现代化",却至少起到了一种在"无序"中实现"有序"的作用;尽管这种"有序"是一种以血缘、地缘关系的远近表现出的秩序。
"家族化"现象的存在,使许多乡镇企业对社区负有相当多的社会义务,起到"造福一方"的作用,但也使乡镇企业的发展表现出很大的社区局限性,从人员构成、观念、利益关系上较难走出社区,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家族化"未来趁向如何,恐怕不是靠思辩和推理就能得出结论的。笔者从对一些大型乡镇企业的采访调查中,得到这样的认识:
一是企业人员构成中,工人层、中下层管理人员中"外来职工"比重越来越大,决策层中基本以本乡本土的"创业者集团成员"为主,一些企业已在尝试用股份制等形式,在保证"家族" 、"泛家族"成员在企业中的利益得到实现的情况下,逐步将产权、经营权分开,吸引"外来的能人"进入管理层。
二是企业在产业、产品等经营决策中,有充分的自主权,已不受社区行政领导意志的左右,所以跨地区投资的行为甚少,在人际关系上与社区封闭性有直接关系。
三是从农村基层社会的角度看,企业和企业家对社区发展负有很大的义务,社会地位也有大的提高,"政企合一"的社会模式以各种方式存在着,不过是过去以"政"为"重",现在则以"企"为重。农村正在由农业文明、"家族文化"向工业文明、"企业文化"转型。
笔者认为,"家族化"现象的演变是个社会历史过程,随着农业工业化的发展,血缘、地缘层次的"家族化"即使会消失,做为观念层的管理文化,也会长时间地以某种形式存在着,做为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管理中的反映,瑕瑜并存,在世界管理科学和人类文化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
--"崇贤尚能"的企业家理想人格。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也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文化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群体意识强是一个突出特点,这反映在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上,就是个人的价值往往要在对群体的关系中得到实现。自古以来,?quot;圣人" 、"贤人" 、"君子"的人格描述,成为不同社会层次的炎黄子孙所认同的道德规范。中国封建社会中的等级关系,像有些国家的"种姓制"那样时代不变。因此,通过"修身" 、"立业"以得到社会承认,也是实现一定的社会地位或有助于实现一定的社会地位的方式。古代中国"九五之尊"的帝王要"替天行道",才能得到朝野的认可,否则,"无道之君",便可以被"有道之主"所"取而代之"。这里的"天道",无非是人间道德的"神格化",实质是要求帝王也要按公认的"理想人格"行事。至于对位置再低一点的臣僚则有"将相本无种,男女当自强"的古训,给平民展示了一种可以通过努力,进入社会上层的希望。这种"修身"以"崇贤","立业"以"尚能"就成为传统文化中对理想人格一种很具体的要求。
笔者在对许多乡镇企业领导的观察中,深感传统文化中的人格追求,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更明显些。一个并非偶然的现象就是在不少农民企业中"供奉"着"刘、关、张"的塑像,有些企业家把创业的"哥儿们"比作"桃园结义"的关系,有的企业家直率地说自己崇拜刘备,希望像他一样招贤纳士,共图大业。"桃园结义"的故事表现了一种由"兄弟"而"君臣",虽"君臣"亦"兄弟"的"至忠至义"的伦理关系。乡镇企业家们推崇这种关系,恐怕是因为许多企业的创业者集团也正在实践着这种关系,并有意维系着这种关系。"三结义"中主"贤" 、臣"能",以"忠义"取天下的"理想政治模式",是农民企业中极易接受的。这因为:
3
第一,农民当初创办乡镇企业时所承担的风险,并不是单纯资金投入的风险,他们从农业转向自己并不熟悉的产业,既没有多少钱,也没有什么技术,有时还要承担政治风险,企业创业者的核心人放,往往要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带动乡亲们,去感动社会各方面的人,实际是在进行类似"政治鼓动"、"政治组织"工作。而且,企业办成功后,带给农民的不仅有经济上的"翻身",还有社会地位的"翻身",从农民角度看,办企业有点类似"聚贤能,取天下"的过程,自然"三结义"是理想的楷模。第二,与国营企业厂长(经理)比较,乡镇笠蹈河懈嗟纳缜逦瘢谂┐逭飧龃澄幕勰罱现氐纳缁峄肪持校缯蚱笠导也唤鲆械>缦眨焙闷笠导遥哂?quot;能人"的形象,实际上还要处理好复杂的社区内人际关系,当好"政治家",具有"贤人"的形象。深入到农村基层社会,我们不难发现,"仁义礼智信"一类的传统伦理规范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因此,"崇贤尚能"就成了许多农村基层社会环境中农民企业家的理想人格。前所述?quot;共富观" 、"家族化"等传统文化观念,也主要是通过企业家的人格形象表现出来的
。
--民俗文化。这里所谓的民俗文化,主要是指农民多年形成的生活、生产、社会活动习惯、行为特点等,这里谈及的主要是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民俗文化。一些学者发现改革前中国农村的经济落后情况,与非洲、拉美等许多贫困地区不相上下,为什么在国外投资者把相当多的资金投向这些地区时,却没有出现像中国农民办企业这样一来神气般的成效?结论是从传统民俗文化基因的优劣及其与现代文明的亲合力强弱上找原因。有关学者还从历史的角度概括出中国农民民俗传统文化中若干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优秀基因,例如:
长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中国农民具有综合利用资源,因地制宜地进行多种经营的经营文化;
从世情人情实际出发,因俗制法进行管理的管理文化;
尽管上层文化中倾向于"重农抑商",但民间在城乡和区域间互通有无的市场交易行为仍形成了发达的市场文化;
基层社会很强的互利合作的组织文化;
不仅用心耕读,也主动学习各种技艺追求教育的心理文化(也可以说对进步文化的亲合力);
崇尚各行各业先进人物,追随各种"能人" 、"贤人"的民主文化(也可以称组织文化),等等。
正是许多这样优秀民俗文化基因的存在,一旦有了农村工业化这样历史机遇的到来,就如沐春风雨露, 茁壮成长起来。
当然,作为传统文化的各种特质,在一定情况下表现出的作用,往往是双重,以至多重的,要客观分析,因势利导。例如,"安土重迁",一般文化学者认为是中国民俗文化中一个特点。它既可能表现为对乡土的依恋与热爱,以及由此产生的建设家园的高度积极性,也可能表现为囿于故土,不思不拓的惰性心理。在乡镇企业布局中表现出的高度分散性,往往使一些经济学家感到与资本集中集聚的基本规律似乎不相符,但如果细细考察中国世情、民情中的社区封闭性和"安土重迁"的文化心理沉积,对此似乎就多了一个思考因素,感到有可理解的一方面。
对于民俗文化的研究,据笔者所知,也是处于研究工作的"初级阶段",特别是对各地区具体的民俗文化对发展经济的各种作用,投入的研究力量尚不够。应该说,这一点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许多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大课题应该有文化学方面的说明。例如,在大体相同的政治大环境和经济起跑线上,为什么各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有较大的不平衡,而且目前东、中、西部的差距有越来越大的趋向,即使在东部沿海地区,也有各种不同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在我们研究各地经济政策时,有必要从文化学角度,特别是从民俗文化层次,总结成功者的经验,找出落后者的不足,把发展经济的政策变为各层次人们可以运作的行动指导。
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深邃,内容丰富,对乡镇企业的影响也不至于以上几个方面,这里只不过是举例说明其与乡镇企业发展的关系。
4
三探讨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的社会条件问题,按笔者理解,就是建立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的社会良性运行问题。之所以在这里提出经济、文化、社会三个方面的关系,是因为这三个方面密切相关,而且是人类文明的三大重要领域。讨论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离不开对社会大背景的分析。
怎样看待经济、文化、社会三者之间协调发展的问题,笔者有一种简称为"三维定位"的不成熟的意见。
所谓"三维",意指人类文明发展的三大基本领域:一是经济活动(包括科技),标志着人与自然斗争的能力;二是社会形态,标志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程度;三是文化观念,标志着人自身发展的水平。自从"人猿相揖别"以来,这三个方面就是人类进化的重要表现。
所谓"定位",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指上述三个方面社个不断发展进化的过程,其进化是有规律的。以社会发展为例,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诸阶段相继出现;以技术经济发展为例,人类从采集,狩猎到农牧业(铁器时代)、工业(机器时代)等;以文化发展为例,人类大体要经过蒙昧时期、原始的自然神崇拜时期、图腾时期、中世纪的宗教时期、近现代的人本时期等各阶段。当然,上述各阶段的划分,不同学者可能有不同见解,但作为一个社会历史过程,各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是有规律可循的。二是上述三个方面的发展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这种联系表现在以时间为序,三?quot;维"上的各个阶段之间有对应的关系。例如,蒙昧时期的人,其技术经济和社会、文化均处于刚刚脱离自然界时的情况;中世纪往是自然经济(农牧业为主)、伦理宗教文化、封建宗族社?quot;三位一体"。当然,上述对应关系并不是机械的关系,每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某方面的某个阶段可能长短不同,成熟程度有异,但其规律性是客观的,否则就没有研究的价值了。
从上述观点看待社会、文化、经济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笔者认为,是否可以考虑如下批评尺度。这就是,三维之中,不论哪一维出现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化的趋向,都应视为一种发展。三维的发展,可能是同步进行,也可能不同步。任何一维的发展,如能促进其他两维的相应进化,即可视为三维的协调发展;而如果任何一维的发展起到影响其他维发展的作用,则不是一种协调的发展。协调发展的例子,我们可以列举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等许多不协调发展的例子,也可以举出许多,如某些阿拉伯石油输出国,虽然靠石油资源使国家得到巨额财富,经济上有所发展,但国内相当多的居民还停留在住帐篷,以游牧为生的发展阶段,国内封建王权和政教合一纳缁嵝翁瓜嗟泵飨缘卮嬖凇R虼耍词拱慈丝谄骄纳缁峋弥副昕赡芎芨撸浜苣阉凳蔷谩⑽幕⑸缁嵝鞣⒄沟摹?br>
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看,笔者认为"三维定位"观点基本可以做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用这种观点分析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是否协调,至少可以初步有一个粗线条的标准。当然,就一个具体研究对象而言,为其"定位"是有一定难度的,其所以难,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怎样确定三维上的发展阶段。以社会发展这一维为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把社会分为五大形态,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而其他学派则可能会有别的划分方法。又例如怎样划分技术经济发展阶段,有些人可能更多地偏重于科技发展水平,提出钢铁时代、计算机时代、原子时代、信息时代,等等。有些人则可能更多地强调以经济收入水平为标志,如人均国民收入,人均社会总产值,等等。至于文化这一维,恐怕划分标准就更洋洋大观了,这里就不再赘?。
二是怎样为一个具体的研究对象在"三维坐标"中定位。这里面临的困难,一方面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大量的实证性调查和分析研究,本身就是一件旷时费力,耗费巨大的事,不是个别研究者可以轻易进行的。另一方面,"三维分析"往往会遇到研究对象有意无意的"不合作"的心理屏障,不仅使调查不易得到配合,即便得到真实的材料和结论,也难于公诸于世,起到警世醒人的作用。这方面的困难,笔者认为不必举例,也可以得到相应层次的研究者的理解。
尽管"定位"本身会遇到很大困难,但"三维定位"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应该说,从理论上是可行的,只要经过充分的实证性研究,在每一维上都以"历史和逻辑统一"的原则科学地划分出阶段,并把研究对象置于坐标系中相应的位置,是不难找到研究对象发展中的不协调倾向和可能的演变趋势的。下面试用坐标系表示这种定位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各维上的阶段名称,当以可学科公认的划分标准为宜,这里不再过细地分析研究,仅以说明这种三维定位方法为度(见图1)。
重要的是,如果我们认识到三个维上相应的阶段在时间上有对应关系,那么,这个图可以派生出其他各种图形。例如,就一个研究对象而言,当我们需要考察其三维发展的不同阶段时,可以用图2表示:
从上述分析出发,对于乡镇企业的经济、文化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笔者有如下认识:
其一,先进生产方式的注入是启动"三维"良性运行的原动力。
许多国家的历史上都有值得自豪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安定的鼎盛时期,究其原因,先进生产方式的注入是较为根本的内因。中国有着辉煌的农业文明和优秀的封建文化,可是中国社会的工业化进程却复杂得多,先是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其后又有个"全盘苏化"。乡镇企业的实践之所以可贵,在于它有可能使我们更多地找到一些属于我们民族自己的工业化历史进程的经验。尽管乡镇企业起步的产业层次较低,但乡镇企业的发展把工业文明引入以农耕为主的中国广大农村,对农村这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系统而言,带来的变化却是革命性的。工业生产方式不但使农村经济得到超常发展,也以现代文明改造着农民的生活方式个文化观念。
5
没有先进生产方式的注入,是不可能启动经济、文化、社会的良行运行的。近百年来,中国农村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大潮的洗礼,但多是具有"政治斗争" 、"文化革命"的意义,其中最能触动农民利益的,大概莫过于土地制度的变革,但事实证明,并没有使农村从根本上改观。工业文明的注入,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尽管没有打?quot;文化起飞" 、"文化振兴"一类的旗帜,却真正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面貌。今天,当亿万农民成为"商海弄潮人"时,农村居民的文化概念、社会结构自然而然起了变化。其二,进步文化在三维良性运行中的导向作用。
在文化学中,人的"时空观"是一个重要内容,是人类对自然和对自身认识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认为,时空观不仅应包括人对其所处自然界失控的认识,也应包括人对其所处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阶段的认识。应该说,这后一种认识是相当重要的。我们都知道,党的基本路线中,一般都应包括对社会分期的概述,之所以如此,因为不了解自己国家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位置,不能对过去、现在、未来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就不能提出社会发展的方向和任务。这种认识能力,是人的文化素养的重要方面,它具有?quot;三维"良性运行进行导向的作用,因为不论在复杂或简单大实践中,人们毕竟是按照自己对世界的理解与希望改造自然、塑造自身的。
就大多数乡镇企业职工,特别是乡镇企业家而言,这种意识到自己的地位,改变环境,创造历史的主动性或使命感,与同时代的城市居民相比,笔者认为是更强烈的。全国的国营企业,基本上是一种模式,而全国的乡镇企业,却出现了数不清的模式,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幅员广阔,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所致,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国农民的巨大创造性。在与许多农民企业家的交谈中,笔者发现,他们大多数是按着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去"创造"所在社区的"历史",较少条条框框。尽管如前所述,他们身上有较多的传统文化沉积,受过的教育相对不多,但就其自主决定自己命运,自主开创新生活这一层意义上讲,他们与相当多的城市人比较,人身依附性要小得多,"自由人"的意识要强得多。
中国当代文化从总体上看应处于何种发展阶段,这是一个相当敏感的问题,也可是一个争论很大的问题。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是容易取得共识的,那就是,我们在通向现代文化的道路上还有不少的路要走。塑造现代文化,首先要塑造出无数个具有现代自主意识的人,怎样塑造出这样的人,并支持这些"现代人"用现代的文化观念去改造社会,乡镇企业的发展给予我们许多宝贵启示。
其三,改造社会是三维良性运行的重点。
协调与发展,是社会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社会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最高境界。人是群居"动物",是社会化的人,文化与经济的发展,都要在社会这个载体中进行,以社会所能接受和容纳的程度进行。在这里,除了需要社会能够承受文化与经济发展带来的各?quot;动荡"之外,还需要社会主动调整自己,以推动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在中外历史上,经济、文化的发展因社会阻力过大而受阻的事情是屡见不鲜的,远的不说,清末的戊戍变法就是一例。
乡镇企业发展之所以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较好地处理了许多重大社会问题,因而得到较广泛的社会支持。这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解决了上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不但没有出现许多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发生的农民破产问题,相反还使农民的收入普遍提高;带动起成千上万的小城镇发展,没有出现许多国家工业化过程中?quot;城市病";以工补农,没有造成农业的萎缩;以"共富"为旗帜,没有出现农村人口因贫富两极分化造成社会重大不安定现象;在国营企业改革滞后的情况下,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国民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对社会稳定起了重大作用,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正因为乡镇企业在促进社会改革,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这样重要的作用,所以,尽管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有许多缺点,如质量问题,环保问题,某些商业道德方面的问题等,但从总体上看,没有引起社会重大的不协调现象。
之所以乡镇企业发展没有造成重大社会问题,除上述许多积极因素的作用之外,从社会自身分析,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点;一是中国农村社会的社区封闭性,使各社区内程度不等,形成内容不一的社会问题,不易汇成全国性社会问题;二是乡镇企业发展基本是在农村基层社会内,基层政权和社会组织在自己影响所及内,协调、控制、组织、指挥等功能是相当强的,自我改造调整的能力也是具备的。农村民间社会是有巨大的组织潜力的。
以上,探讨了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文化、社会三个方面的良性运行,或曰协调发展问题。《礼记 王制篇》在论及民俗经济文化时,阐述了一个重要的思想:"修其教而不易其俗,齐其政而不易其宜?quot;之所以乡镇企业的发展基本上实现了三维的良性运行,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符合国情民意。国家把发展农村经济的决策权适度地给了农民,初步的"还政于民",就取得了如国家领导人所说的"始料不及"的巨大成功。可以从某种角度说明,我们的民族在实现经济、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与光明的未来。
中国企业发展
中国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是抛不开,摸不掉的喜忧参半啊
传统文化,利用好了就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传统文化是抛不开,摸不掉的
中国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是抛不开,摸不掉的不错
可以借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