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谁抛弃了你(续二)
“拉链马路”又是济南一景。挖了填,填了挖,挖挖填填似乎永不疲倦。但市民们出行,道路依然凹凸,依然拥挤,依然布满伤痕。难怪有人戏谑说,应该给济南城建部门颁发“创造就业机会奖”。市民对济南城建的诟病,从一段在民间广为流传的顺口溜可见一斑:高楼大厦建散了,绕城高速修远了,经十路修软了,泉城广场建扁了,飞机场建远了,高架桥修短了……
济南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但市民却没有形成对济南的认同感、归属感。在日常生活中,济南人的失落和迷茫更是显而易见的。
一般济南人的失落与迷茫充斥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在上下班拥塞的路上,他们会这么想;在一座座烂尾楼前,他们会这么想;在视野开阔的千佛山上,他们更会这么想……当去上海的朋友打电话过来描述浦东,去青岛的朋友描述海滩时,他们在这么想;当在济南的同学、朋友聚会热烈谈论上海、北京、大连、苏州时,他们依然在这么想。
济南新形象的背后推力
“只要济南人自己不抛弃济南,谁也抛弃不了济南,要是我们干部自己不争气,精神不振作,不能维持现在的发展势头,那就是自己抛弃了济南。”
一位学者根据权力运用曾将社会历史分为三个时期:一是黑铁时期,即权力要人民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时期;二是黄金时期,即权力认为人民需要什么就谋求什么的时期;三是钻石时期,即人民需要什么,权力就服务什么的时期。
这位学者很遗憾的指出,从目前政府运行机制及实际效果来看,政府机构对公权力的运用大多仍然停留于黄金时期,把为人民服务理解成“代表人民”,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错,但是代表意识的固化往往导致部门利益、个人利益伴生和掺杂,导致行政部门眼光向外或是向上进行利益诉求,而不是向内关注民生民计。
“只要济南人自己不抛弃济南,谁也抛弃不了济南,要是我们干部自己不争气,精神不振作,不能维持现在的发展势头,那就是自己抛弃了济南。”去年岁末,深圳市长于幼军回应诸如“深圳已经被抛弃”的说法时讲了这么一番话。只是,记者在这里把“深圳”换作了“济南”,而道理同样通用。
有同感
不过也有好的变化,正在不断向前走!确有此感
确有此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