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中國足球的悲哀在於企業文化,如果把中超看成一個大企業的話,這個企業的文化已經爛了。不是人不努力,而是身在其中不由己,在再強的個人都沒有能力改變企業文化,有上而下的改革才行,或者就是由下到上的革命。
正如20年前的國企,或者當今的官場。當好官比當壞官難。
不知道這算不算抱怨…… 本帖最后由 sungy03 于 2011-10-19 20:50 编辑
每次想到、看到中国足球就不由得联想到中国清朝的鸦片战争,很多人以提起中国足球为耻辱,但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狗窝,只要有中国足球,就会有我的目光和思考。言归正传,面对如此庞大的系统性工程,绞尽脑汁,尝试总结如下:
1、制度改革,引入行业协会及俱乐部联盟市场化运作辅之官方监督;
2、国家队的人力资源战略定位或规划:中长期年的亚洲/世界足球水平和成绩;既不悲观也不盲目乐观地评估自身优缺点和竞争对手水平,而不只是为了某一届比赛或新任领导的三把火而随意更换主教练或组建足球队,要有持续性和经验复制、良好遗传;
3、相应的人力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源营销,恒大的一掷千金,有点类似王安石的变法,从简单的事情树立威信和执行力,从而产生立竿见影的激励文化和机制,当然房地产宏观经济形势走低的政策指挥棒引领过剩型资本来到中超足球背景也是一大优势也是一大特点,高流动性、高投入高回报的模式引进世界一流球星---尽快取得竞赛成绩---高入座率---夺冠---衍生产品高附加值--品牌营销--高回报;当然有理2必然有弊端,高投入好比打强心剂如果运用不当,自己不产生造血功能,只能变成饮鸩止渴。中国不缺现金或资本,哪里都在拼爹拼血拼资本,前一阵的团购,现在的视频,以致明年的中超联赛,资本大鳄暗潮汹涌、蓄势待发!!
4.育才机制:
4.1一些列少年青年国奥国家队二三线人才梯队筹建机制和培养机制,足球技校乃至大学都是一个典型,可以逐步扩大发挥,其中更需要配套的生源选拔、师资队伍、培训课件、设施等等,恒大的长期规划可以借鉴;
4.2职业发展规划和薪酬激励制度,就读足球技校乃至大学的生源的就业方向和职业发展路径,进入视野单位或足球俱乐部,担任何种角色,相关薪资待遇与社会同等岗位水平?
4.3成长竞争机制: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实战经验的获得,各省市官方及冠名具备的竞赛,加大对种子选手的挖掘和培养,业余队或预备队的水平也决定了比赛的成功关键,之前健力宝俱乐部的海外拉练和集训,也是贡献了黄金一代的身影;
4.4后备干部的培养,这里指明星球员及后备、队长、教练组成员/裁判,增强经验可复制性和传承性,可借鉴企业的师徒制,给与配套制度促进执行落实;
4.5建立健全科学客观的球员综合素质的评估机制和裁判监督机制,杜绝赌球假球,可借鉴印度的卧底反腐;
5.足球文化的良性引导和营造,比如,巴西之于足球,中国之于兵乓球一样,这里还需要良性积极的心态和宽容的舆论导向,成熟冷静的消费群体--球迷的支持,更需要国家队拼搏的精神和成绩,并非结果导向,展现水平,体现不断成长不断前进的趋势;
6.优胜劣汰的引入和淘汰机制,外籍球员的引入乃至归化球员是一大亮点,充分发挥鲶鱼效应,当然更需要走出去的战略,淘汰的不仅是球员、教练、裁判乃至联赛组织者;
再次抛砖期待玉石!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