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jianghong 发表于 2011-11-12 15:30:02

(辩论)资源应该向绩优者倾斜么?

汪良 发表于 2011-11-12 15:32:02

为了体现公平原则,激励绩优者持续的为组织贡献,资源应该向绩优者倾斜。

易达 发表于 2011-11-12 16:10:02

达尔文的生存法则告诉我们适者生存,社会是现实的,没有哪家企业愿意把资源分配给不会使用的人;大浪淘沙,留下来的是精华,所以,不被淘汰,就努力把提高自己,改变自己的绩效。

怒吼反抗 发表于 2011-11-12 16:57:20

我反对资源向绩优者倾斜,我这里所说的资源,指的是培训,工作条件等,绝不包括薪资等回报。
首先,一个企业的好,绝不是英雄创造的,是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成就的,因此,资源向绩优者倾斜,只能是优者更优,但是,优者更优的弊端是很明显的:首先,绩优者将越来越难与管理,其次,企业对绩优者将越来越依赖,第三,绩优者的流动将给企业造成巨大的影响。
对绩优者的激励,我认为应该是更好的薪资,更多的信任,更大的责任,而不是企业资源的倾斜,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个成为绩优者的梦,因为学识、能力、经验等等,很多人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如果不给予一定的资源,这些人很可能会越来越差,对企业来说,业绩的差距越大,激励就越难,管理越复杂,而适当的给业绩平平的员工多一些资源,使之成为绩优者,那么无疑对企业整体业绩更有帮助,而且,绩优者还会因为后面业绩不优的员工给的压力,不敢松懈,也不会觉得企业对它们有太过的依赖。
未来的企业,对团队绩效会越来越重视,而团队绩效对组织的意义也将更大,所以,资源向绩优者倾斜不符合发展的潮流。

明筱白 发表于 2011-11-12 17:31:12

我感觉这公司个可以根据每一个公司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不能太片面的说就是给绩优者或是新人或者是其他的员工,如果公司是一个国企或者是大型的集团性企业,那么就是有能力者多得,毕竟这样的企业还是有能力的人带动整个企业发展的方向,新人以及绩效平凡的人适当给予鼓励即可,对于一些中小型的企业则是,新人以及平凡的人适当多给予一些鼓励使其可以为企业贡献更大的能力,一般现在中小型企业人员流动性大,可以让人留下来的一点就是企业的薪酬福利待遇问题。

锡城风 发表于 2011-11-12 17:47:30

      我支持资源偏向于绩优者。这是一种奖励,奖罚分明才是科学的规章制度。。
      首先如果绩优者得到的培训等资源反而不如新人或者业绩不太好的人,那谈何激励?
      其次,资源偏向于绩优者也是对其他人的一种激励,让其他人看到绩优者得到更多的资源,是对他们的一种刺激,是激发他们斗志的一种很有效措施。
      同时,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不能因为过分照顾弱者,而牺牲强者的应得利益,否则会大大打击员工工作积极性。
      最后一点,企业不是慈善家,利益最大化才是企业生存之根本。将企业资源倾向于绩优者,正是对企业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成本能够得到最大产出,实现利益最大化。
      只有将企业资源向绩优者倾斜才能体现奖罚分明制度,才能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不妨试想一下,一个员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绩优者一员,却发现自己从企业那里得到的资源远不如其他人;而一个业绩平平甚至混日子的员工,却得到了更多的企业资源用于提高自己,这种反差,试问多少人能成承受?更可怕的是,当这个成为一种企业风气或者说企业文化,企业的人心怎么凝聚?
       当然,向绩优者倾斜并不意味着放弃业绩平平者,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板。
       因此个人认为,最理想的做法是,在资源向绩优者倾斜的同时,将剩余资源优先用在潜力股上,再用于业绩和潜力平平者,鼓励这些人为成为绩优股而努力。同时惩罚或者直接淘汰垃圾股,避免企业资源浪费,做到将企业木桶的短板尽可能提高。

鲁东东 发表于 2011-11-12 18:22:24

“资源共享”这句话早已如雷贯耳。任何资源、信息甚至权力不能集中在一个人手里,否则哪来和谐与公平?如果绩优者突然跳槽,恐怕对所有的hr和ceo都是悲剧。

qq0681 发表于 2011-11-12 18:40:31

资源不应该向绩优者倾斜!
企业的发展,现在不只靠一个英雄人物,就可以的。这就是中国的企业长不大的原因,一个企业高层的离职,会发生很大的动荡,是因为资源过分向少数人倾斜,没有使后进者得到进步,现在企业提倡狼性,是群狼,每名员工都是一个嗷嗷叫的狼,这样的企业,才是更可怕的,团队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不抛弃、不放弃”是对此最好的注释!

鲁东东 发表于 2011-11-12 18:56:17

     楼上秀才的发言极有道理,企业的发展依靠的是团队、精英团队、优秀团队、和谐团队。
   绩优者,也肯定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何谓和谐团队?
   在去年夏天参加的一次讲座中,主讲老师解析了“和谐”的含义。和:左边是禾,右边有口,表示口中有粮人人都有饭吃;谐:左边是言字旁,右边是皆,“皆言”就是人人都有话语权的意思。只有这两层意思都能够满足,才能称得上是和谐,令人颇有感触。
    优秀团队是企业兴盛的基石,应当率先发展。放眼现代企业管理,我认为优秀团队的定义应为: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由团结协作、能力互补、愿意共同承担责任的成员组成的群体。打造和谐的精英团队,仅仅达到人人有饭、人人发言的层次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懂得以下几点:
    一、目标一致
    打造优秀的团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通过团队成员树立共同目标,建立起并肩作战的伙伴关系。不管团队处在成长周期的哪个阶段,都应该把树立共同目标作为首要任务,尽最大努力使成员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统一、融合。运作的方式就是从认知“大河小河”的关系,到探求“大我小我”的内涵,形成统一认识。有同一个目标,必有同一个梦想,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散发出健康向上的光芒,不愿留露出懒散的态度。共同的目标设置,使得众人团结如一人,团队内部人际和谐,沟通顺畅,合作有力,让每个人彻底的抛弃小我,快乐的融入大我。
    二、优势互补
    首先,年龄能互补。老中青合理配置,取长补短,传帮带继承传统,持续创新。其次,个性也可以互补。人的脾气、性格既是丰富多彩又是千差万别的。打造好的团队,既要尊重成员的个性,促其创造性的发挥,又要强调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协同作战能力,力求取得整体最佳效果。第三,能力互补是重中之重。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系统性越来越强,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考研、充电、知识更新……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成为“全能战士”!所以,团队成员的学历、专业和经验应当有一个合理的分布。广揽天下才,术业有专攻,人力资源配置越是全面合理,越能发挥团队的合力潜能。
    三、领导有力
    团队好不好,关键在领导。尤其是领导者身上所独有的人格魅力和特殊气质,对于塑造团队精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亮剑》中的李云龙,人格魅力中显现出以善于创新、敢于碰硬、能屈能伸为主体的亮剑精神,感动着每个人。正是凭着亮剑精神的影响和塑造,部队上下一条心,战士个个“嗷嗷叫”。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敢打愿打、能打能胜,成为叱咤风云的英雄团队……
    部队如此,企业也是一样。领袖特质和团队精神升成企业文化,无论是岁月流失还是人员更迭,必将成为企业赖以生存的财富和秘诀,发扬传承。可见,领导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团队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责任共担
    团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每一个成员都必须牢记这一名言。当团队最需要你的关键时刻,你必须挺身而出,积极承担重任。每个人都要以大局为重,把团队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彼此信任,相互鼓励,责任共担;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切实维护团队荣誉,形成良好的风气和氛围。
    当团队遭遇挫折时要学会宽容。一方面要从自身找原因,即使事不关己,也要进行换位思考,宽以待人,关键要有容人之量。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建立激励措施,正确处理个人与团队的关系,最终促成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快乐工作,健康生活,打造精英团队;
    走创新路,唱正气歌,构建和谐社会。

大尾巴的鱼 发表于 2011-11-12 20:00:52

呵呵,奖优罚劣是一个原则,但不是绝对的资源分配的含义。

资源的分配是为组织和团队的大目标服务,也就是说,怎么能实现组织大目标,就怎么分配资源,如果向绩优者倾斜能达成组织和团队的大目标,则为之,如果资源向绩劣者倾斜,能帮助绩劣者提升,从而实现组织和团队的大目标,则亦为之。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辩论)资源应该向绩优者倾斜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