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fs 发表于 2011-11-17 09:28:05

在这种情况下以什么方式调整HR部门薪酬更妥当?

    公司属于中型民营化工企业,为提升管理,今年公司引进一家咨询公司对公司开展管理咨询项目,在薪酬这块运用海氏法对岗位进行了评价和分析,以此为基础从而提出了一套新的宽带薪酬方案,确定每个岗位的入职薪级,再根据一些因素对具体岗位人员的薪级进行调整(工龄、学历、技能认证),但目前存在一个问题,由于评价过程采用的是多部门组成薪酬委员会评议,造出整体薪酬体系倾向于生产系统,非生产系统整体评价较低,尤其是HR部门和财务部门,但是公司高层和管理咨询组(内部管理专家+咨询公司专家)又不愿意在原则宣传出去之后调整原则。
       目前的问题:
       1 由于岗位评价结果较低,造成岗位入职薪酬很低,低于市场水平
       2 由于起薪过低,即使考虑了具体因素(工龄、学历、技能认证),岗位人员薪酬水平仍低于市场低位水平
      求助:
      1 在不调整评价结果的情况下,通过哪些方法可以调整HR和财务部门的薪酬待遇而不影响整体原则(不考虑专项项目的项目考核,毕竟无法持久运行)?
       2 对于薪酬调整过后,需要降薪的人员,如何进行解释说服较为妥当(前期公司属于家族式管理,很多岗位都属于亲属、熟人,待遇开得较高)?

slfs 发表于 2011-11-17 09:29:14

敬请不吝赐教{:5_257:}

婕妤 发表于 2011-11-17 09:36:06

可以考虑增加某一项津贴或福利,至于第二点只要老板支持,没有不能完成的降薪

婕妤 发表于 2011-11-17 09:36:29

也希望听听别人意见

slfs 发表于 2011-11-17 09:42:40

感谢支持,
第一点现在就是想不到名目来增加,毕竟这个只是针对这两个评价较低的部门,不能弄成普惠制,因此理由必须不能让其他部门有照搬的冲动,
第二点其实也是,不过现在就是老板不太愿意出面,都是HR部门在负责,所以处理起来非常困难

outwind 发表于 2011-11-17 13:09:54

个人认为,不是职能部门薪酬评价较低,而是生产部门薪酬评价基础和职能部门的不同,不能放在同一平台,薪酬结构也应该相应有所区别

欢迎拍砖。{:5_257:}

slfs 发表于 2011-11-17 14:11:32

感谢支持
确实不同类别岗位评价的要素不同,不过目前的情况就是,咨询公司在进行评估时是将公司所有岗位统一进行评价,因此评价出来的结果是针对所有岗位进行确定入职薪级,而目前的情况就是HR、财务等部门评价非常低,才造成了上述的问题(补充一下:咨询公司的海氏法评价基础数据来自于公司各层级管理人员、员工代表评价,公司属于民营企业,管理人员大部分技术出身,管理素养较低){:5_142:}

思念是海 发表于 2011-11-17 14:49:15

1.你在财务和认识部门入职后初次定薪时,定薪评审表应该有特殊情况,酌情加分一项的,对于两部门中层及以上的管理人员,结合带宽和市场,酌情加分,使之符合实际。如公司特别引进人才加分0.8或公司核心储备人才,享受生产总监级待遇,在带宽和岗位等级薪酬表里直接对应生产总监薪酬结构;如在入职前就确定带宽区域,则更好操作,直接从中级区或稳定区(跳过起点区或成长区)定级,然后根据定薪评分定薪
2.新引入咨询公司是好契机,根据新的薪酬体系,在2012年财年进行薪酬调整,该上的上,该下的下。

注意:
1.咨询公司在企业内和你HR部门直接联系,有先天优势,在项目过程中看到初次岗位评估结果不能反映客观情况,为何不与咨询公司进行协商,解决该问题,而要在宣传出去后或事后去补救呢
2.宽带薪酬技术不是适合任何企业,以后对咨询公司提出的方案进行内部评议时,最好先清楚方案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因不了解你公司现状,只提出提醒,不含疑问。

slfs 发表于 2011-11-17 15:24:01

感谢支持
感谢提出的建议,目前更多的是在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总监与咨询公司讨论完成后,找到我讨论,我提出了以上问题,但是由于前期参与不足,因此在整体方案原则已经确定的情况下难以找到解决的办法,像上面提出的引入酌情加分也已经提出,但是总监希望在不影响整体原则的情况下采取措施,目前他们仍在思考过程中,因此同时寻求坛友支持希望在下次沟通时能够提出更好的建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这种情况下以什么方式调整HR部门薪酬更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