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sj 发表于 2004-7-2 15:51:00

故事中的哲理

故事一:

  去过寺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座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落四,没有好好地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座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铢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经过两个人的分工合作,庙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世上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是如何运用。

  故事二:

  有一个博士分配到一家研究所,是研究所里学历最高的人。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心想:与这两个专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从水面上如飞般走到池塘对面上厕所。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漂?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时,同样也是从水上漂回来。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哪!

  过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同样迅速地漂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博士差点昏倒:不会吧,难道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又太远,怎么办?博士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专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

  只听“扑通”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木桩子没在了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学历代表过去,只有学习才能代表将来。尊重经验的人,才能少走弯路。一个好的团队,也应该是学习型的团队。

  故事三: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让他们三个人一人提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斯莱斯!”

  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抉择将决定我们三年后的生活。我们要选择接触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趋势,从而更好地创造自己的将来。

妩涩晶凌 发表于 2004-7-2 16:13:00

能举一反三,学会运用

把故事中的哲理运用到生活工作中去。

888北极熊 发表于 2004-7-2 19:45:00

很有意义

1、天生我才必有用。2、学习能力只代表将来。3、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

蕙风兰思 发表于 2004-7-2 20:35:00

还真是有意思。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故事中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