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买单?
请问:您到哪里下车?
(2003年12月11日)
坐在公交车上,售票员会问你,先生,请问您到哪站下车,这时候,我们会说:我到某某站下车,这司空见惯的事,不是新闻。然而就有些特例,让人从麻木中触动――
(一位乘客银湖站上车,他想到香蜜湖下车)
售票员:请问您到哪站下车?
乘客:我买三块钱的票。
售票员:你到哪里下车呢?
乘客:你问那么多干吗,买三块钱的票就好了。
(公交车启动,乘客逐渐进入睡眠状态)
结果:乘客一觉醒来,车已到南头。。。。。。
启示:
看了这个故事,不知道大家会怎样想怎么看?是觉得乘客自作自受,活该倒霉?还是觉得售票员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作为常人,我们多会认为乘客自作自受,活该倒霉,谁让他睡着了呢?
作为管理者,我们会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其实这是沟通的问题,售票员问“您到哪里下车”这句话,里面包含了几层含义,其一,钱的问题,你要付足够的车资才能乘车,超程要补票;其二,方便提醒,对那些不熟悉目的地位置或者在车上睡着了的乘客进行提醒。
弄清楚了这样的大前提,再来分析双方都做得怎样:
――故事中的乘客,我们不知道他为什么不肯正面回答售票员的问题:也许他不了解售票员这句话对他的意义,也许他今天心情不好,拿售票员出气,也许他想超程乘车又不想补票,无论是什么样的想法,注定他要为自己传达的模糊信息付出了代价。
――故事中得售票员,其实她也有需要改善的地方,面对乘客的不合作,她放弃了解释和说明,而这样的放弃,一方面是放弃了对乘客到站的提醒,另一方面放弃的则是对顾客乘车车资与区间匹配与否的核实,而这种放弃的后果就是导致问题得出现,要么使企业信誉受损,要么直接给企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作为部门经理,我们需要从故事中寻找启发:深思一下,故事中的双方和我们与下属的关系是不是有几分相像呢?对下属的日常管理中,我们是否偶尔也会像那位乘客不告诉售票员目的地一样,只告诉下属工作的大方向而不告诉他具体的可量度的目标,而我们的下属也像售票员受了气(或畏于我们的职位)不再对顾客解释说明一样,不再对我们发表他们真实的想法和观点,放弃履行他们的建议权,如果长期这样,我们和下属以及我们部门的工作就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了。
要改善这种沟通上的问题,当然需要双方的努力,但是,既然是管理者,就应当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既要给下属在某一前进方向上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又要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激励下属积极履行建议权。双方互动起来,沟通才能畅顺起来。
千万别忘了,由于我们的失误将导致作为执行者的下属被动地工作,等到我们“睡醒” 的时候,这部载着下属和我们的车早已经不知到了何方。而由此引起的一切问题已无法补救,这个时候,你就成了买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