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 发表于 2004-9-8 21:42:00

看《康熙王朝》论奖罚之道

看《康熙王朝》,其中有一则戏:康熙意欲收复台湾,纳姚启圣“迁界禁海”之谏,逼廷平王郑经主动和谈,康熙首派钦差大臣明珠前往招安未果,康熙以明珠冒然轻信郑经伯父之愿归顺大清并引领众将挟延平王失败险遭杀身之祸而罚其“摘两眼花诩,官降三级”,同时念其机智有谋使郑经炮轰前来救驾延平王的台湾水师提督‘海霹雳’施琅而为大清揽得一水师将领性人才而奖其“赏三眼花诩,官升两级”。一奖一罚,泾渭分明。

  在中央电视台《走进电视》节目中,康熙扮演者陈道明说演戏前并没有去研究有关康熙的著作,导演也不做太多的要求,基本上是靠对‘现时意义’的理解去演戏。意喻为‘时政之要’啊,奖罚分明,我想也为其一吧。

  97年,前往某从事饲料添加剂生产与销售的外资公司调研,最难忘最感动的数其每周例会“自我批评会”:前半截各部门言已存在的问题、失误和不足;后半截讲解决措施,需要哪方面的改进和协助。自我暴露问题,罚其多少?记得当时企划部李经理说:“每月回一次海南,每年有40天左右的休假,奖金足够了,因为我们把问题都在发生前解决了。”

  如果说该外资公司的员工是“辟其罚而迎其奖”,那么另一家从事饮料生产与销售的外资公司的“主动受罚”,就更使我感动了。茶余饭后,常听朋友说今日他们销售总监又为他自己提出了3000元的罚款。对了,是给自已申请罚款,形式上有点象“呈批文件”,相关部门相关人员请示的“请示”、审批的“审批”、传阅的“传阅”,最后报人事部备案,财务部按“请示”、“审批”、“传阅”意见办理就是了。听的多了,也掌握了行情,通常请示的50至500元不等,审批的500到5000元不等,传阅的取其中,基本上是随行就市,但都是主动“喊价”,老板“砍价”。当然,没有奖励,我看谁也不会主动提罚。市场与销售分立,为当年、当月的销售任务提供了投资与经营双方认可的目标,奖励与扣罚和目标完成比例一一映射,丁是丁、卯是卯,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做。可想而知,这位销售总监之所以如此痛快地提罚,想必是奖金拿的太多了。的确,今年10月他又为自已在领事馆路旁购置了进入该公司两年来的第四套商品房。这也算是奖罚的一种形式吧。

  近日看某网站一篇关于中国经理人薪酬福利观的调查:你认为企业薪酬管理的关键是什么?80.2%的人选择了“建立并运行奖罚分明的薪酬体系”、7.9%的人选择了“与行业水平一致”、11.9%的人选择了“注意员工意见并及时反应和引导”。孔孟之道,世人皆知,孔子常勾画出一幅“春意盎然、祖国一片大好河山”论其语,点化人生;孟子则不然,处处“满目苍疫,苛政猛于虎也”而给人以黎明的曙光。圣人之治理之道,当数康熙理解应用为最——郑奖罚分明,尔等“正大光明”做人做事吧

爱你十分泪七分 发表于 2004-9-9 14:00:00

赏罚分明

就是因为赏罚分明,才成就康熙的大业,同样现在的企业也可以效仿康熙的赏罚方法。这很好!

yang0525 发表于 2004-9-12 18:02:00

RE:看《康熙王朝》论奖罚之道

说明中国管理有自己的方式,不能照办照抄西方的文化,适应不了的

handyjiabaobao 发表于 2004-9-13 16:19:00

RE:看《康熙王朝》论奖罚之道

同意,一味地只提奖与罚是不合适的,销售人员要自己给自己定方案,企业给于一定的支持和风险庇护,这样才是一个好的体制!

Adelle 发表于 2004-9-16 14:23:00

RE:看《康熙王朝》论奖罚之道

我挺喜欢康熙王朝的,只是对魏东亭的惩罚太不公平,想起来就郁闷的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看《康熙王朝》论奖罚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