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种瓜得豆》有感(转)
读《种瓜得豆》有感作者:月白风清 (2004-10-10 19:49:08)
一直不喜欢写读后感之类的文章,但今天读了《种瓜得豆》这篇文章,让我不由在掩卷叹息之余,还想说些什么。
文章写的是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的故事。
父母老实本分,拿着不高的工资,过着量入为出的生活,他们一点儿也不羡慕莫名其妙发大财的各路人物,因为他们有着一个非常争气的女儿。从小学开始,女儿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什么测验、考试,从来没有难倒过她。他们觉得女儿是他们的脸面,是他们的光彩工程,是上苍给予他们平凡人生的最好补偿。于是,女儿自然而然地成了这个家庭的贵宾、皇帝、太阳。女儿从来没有做过一件家务事。母亲像佣人,女儿像公主,已成了这个家庭的固定模式。
女儿一帆风顺地考入了大学,又考了研究生。他们由衷地骄傲。
可不幸的是,父亲这时得了脑瘤,开刀只有百分之五十的希望,不开刀只能活两年。母亲打电话和女儿商量,女儿沉默了半天说:你还是自己做决定吧,我又不是医生,你和我商量有什么用?
手术过后,母亲握着父亲的手熬过了数十个可怕的日日夜夜,其间女儿回来过一次,呆了三天,一天在医院,一天会校友,一天在家里,然后又匆匆赶往学校。寒假时,女儿回来了,说她准备考博士。母亲听了很是高兴:丈夫在一天天好转,女儿又要成为博士,她觉得这个家真是功德圆满。
在吃晚饭时,母亲一如往常地喂父亲吃饭,并不时地用毛巾帮他擦去从嘴角流出的汤汁,口水。女儿很吃惊地看着这一切。吃完饭,母亲让女儿把那块毛巾拿去清洗。于是,她看见女儿先是极不情愿的表情,然后是用两个指尖小心翼翼地像拈着什么秽物。那一刻,母亲产生了想用劲扇女儿一巴掌的冲动。可是她挪不动脚步。
看完了这篇文章,我想对这位母亲说:这一巴掌你早就该扇了,在她吃面条嫌淡,酱油就在桌上,而不愿自己动手拿时;在她读高中期间,嫌学校食堂太挤,伙食太差,让你天天给她送饭送菜时……虽然我不赞成打孩子,但“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可惜的是,你醒悟的似乎太迟了!
这年头,无数的父母为孩子的学习操碎了心。
他们说:“我只要孩子把全部精力放到学习上就行,什么事都不要他做!”他们说:“我们忙来忙去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孩子!”他们说:“我们小时候生活条件不好,要什么没什么,现在生活好了,我们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只要他成绩好就行!”……
呜呼!可怜天下父母心!
但是,你们要知道,成绩好并不是好孩子的唯一标尺!希望广大的父母们在让孩子吃饱了,喝足了,穿暖了,成绩好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高分低能的孩子不是你们的希望,当然也成不了真正的栋梁!
我想对那位女儿说: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乌鸦尚能反哺,羊羔还会跪乳,如果你连最起码的“老吾老”都做不到,那你岂不是连动物都不如?趁着父母都健在,多体贴,多关心,多孝敬他们一些,尽一尽为人子女应尽的职责吧!不要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在”时,再怎么悔悟都来不及了。
但愿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RE:读《种瓜得豆》有感(转)
我觉得这巴掌该扇她自己,这么多年才知道,出来豆子才知道,不嫌太晚了吗?孩子有什么错?难道大人就不能为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