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如何去解决绩效考核中的主观因素?
如题,我们在辛苦制定好绩效考核体系后,放到各部门中,总会有那么一个小比例是需要主管级员工来考核的,那么主管在赋值的时候主观因素表现还蛮明显的,尤其是文职类的岗位。大家怎么去看待这个问题,允许这个问题存在,还是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增加绩效反馈的环节,要求绩效评分向员工反馈,如果员工有异议,可以申诉。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可能完全避免人为因素,只能尽量减少,就像众所周知的公务员考试一样,笔试也许还算公平,面试就....
个人喜好也未必是件多么坏事,就像微软招聘程序员,面试的最后一项就是找个你即将进入的那个部门的普通员工来面试你,基本上是聊天,和问一些他想问的问题,考核指标就一项——面试之后,这位员工只要告诉人力资源部,喜欢这个面试的,还是不喜欢这个面试的就行了。
这么做的理由就很明显了,将来大家一起工作,如果互相看着不顺眼(有些人天生就不喜欢另一些人,没有任何原因,和这些人是好是坏无关),就会影响工作效率,公司受到损失,所以一定要找个能融入团队的人。
回头来看绩效考核的事,也是这么回事。每个部门都是个小团队,主管是队长,他不喜欢某个人一定是有原因的,而这正可以从评定中看出端倪,这完全就是在给人力资源部做指路标——下次再招人,就不要招这样的人了。
所以,我觉得绩效考核不仅仅是在定谁的钱多,谁的钱少,也是在测试,探索,主管们喜欢什么样的人,为招聘更准确的定位。
菜鸟观点,仅供参考。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说的有一定道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