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大量缺工难题的新思路
【起因】源于东北长大,以及对一些话题和所处环境的长期关注。
在多年来愈演愈烈的招工战场博弈时,总是时不时发起一个畅想:用朝鲜工破解普工大量缺乏难题。
【依据】
长江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内地企业聘朝鲜工人中东盖别墅:阶级感情拉近关系》,似乎让鹅等HR相关人事(尤其是有实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同行)看到一线曙光!
【问题点】
1、国内政策空白。外籍劳工引入国内没有政策支持,已经发生的使用外劳引发的矛盾尚未获得有效化解(如广东一些地区引入越南籍劳工引发的社会问题)。
2、相关国家政策支持难度大。朝鲜(非韩国)劳工素质应该是很高的,但要考虑有关国家的国情---输出难。
3、企业实力限制。
4、对实务经办人员素质要求高。
5、第三方所在地的选择至关重要。
6、小事被放大的风险。
7、行业限制。当前可操作的,可能仅限于建筑等可以外包的行业。
【优势】
1、相对简单的薪酬福利支付。劳务风险少。
2、纠纷时协调的对象相对单一(与代表协调往往优于和大众协调)。
3、传统友谊优势。我们和很多劳工源“大国”国民间关系较融洽(敌对成分小,如中朝友谊)。
【解决问题的思路】
曲线用工。在第三方地区建厂,引入朝鲜工。
以上浅见,仅基于有内地企业已经尝到甜头……
{:5_252:} 只是咯大纲,没有任何实质? 思路很好,但外籍人的聘用条框太多,稍有不慎很容易引发纠纷。 这个貌似操作起来有难度啊。 宠着小猪 发表于 2012-3-9 11: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只是咯大纲,没有任何实质?
实质在这里:长江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内地企业聘朝鲜工人中东盖别墅:阶级感情拉近关系》{:5_257:} 本帖最后由 !鹅蛋孵鸡 于 2012-3-9 11:25 编辑
飞奔DE蜗牛 发表于 2012-3-9 11:20 http://bbs.chinahrd.net/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貌似操作起来有难度啊。
您说的对,仅从问题点里就可见一斑了。如果是已经成熟的做法,这篇帖子也就没啥意思了。 {:5_228:}sh想法 这想法很奇特啊。。。 这个方法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朝鲜的政策一天三个变。。。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