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落 发表于 2005-3-11 10:50:00

我的谋生求活生涯浓缩篇(1997-2004)(二)

我一直感激我的大学同学Sunny,我回到学校给她挂了一个电话说我没有找着工作怎么办,她就给我想法子了,真的是想到了。是她把我介绍到这家当时有三千多名员工的港资制造企业工作,解决了我的糊口问题,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状态。

有了工作有了收入,就有了底气,先前找工作的种种心理压力和情绪阴霾荡然无存,我象有了在社会上混的通行证一样,自信迅速的回到了我的躯壳里,我对工作上手也很快,工作每天都是那么的多,我必须象一只陀螺。

我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对我的第一份得之不易的工作,可以说是全身心的投入,因为我是新人,因为我要谋生,因为对未可知的事物仍心存敬畏。

我在这家生产线路板的大厂的人事部工作,由于员工多,规模大,组织架构是庞大的,工作是细化的,人事工作和行政工作界限分明。那时是97年,人事部还不叫人力资源部,拥有员工三十几名,这叫外人听起来比较咋舌。

人事部主要分三个组:招聘组、工资组、培训组。我在招聘组工作,招聘组的工作量大且杂,我们组就有六七个岗位编制,正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有人负责招聘;有人负责工衣工鞋;有人负责工伤事故、合同签订和暂住证办理;有人负责文具发放;有人负责卡钟管理,外加我们的主管。

我是负责协助主管进行招聘工作的,一开始我对这个工作相当好奇和喜欢,几乎隔三差五就招一批新员工,从安排他们到厂面试到录取到办理入厂手续到收集他们的证件整理成人事档案,极其烦琐的细节,都被我一一拿下。在这家公司的人事工作经验使我后来无论到了任何一家企业,都觉得工作上驾轻就熟有条不紊,几乎没有什么需要特别去适应的地方。

这家厂的工作时间是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中午和下午吃饭时间是半小时,其余时间都要回到工作岗位,每天的下午五点到晚上八点这三个小时是固定的加班时间,生产任务是这么的紧张,员工大多周六周日都要加班的,平时的加班费按正常的1.5倍算,周末加班按两倍算,国家法定的假日里加班按三倍算。我当时是高级文员,底薪550元,一个月加上加班费,能拿上一千二、一千三,厂里的食宿都是免费,于是只要我节俭,每月存上一千块钱不成问题。我总共干了二十二个月,因为工作努力升了一次职,做人事助理,加了一百块的底薪;遇上年度调薪,因为表现好,又加了一百块的底薪,从此再没有涨了,这已经比起其他组的人事助理的九百元底薪低了不少,每月少拿几百块钱。

我不是斤斤计较的人,只在乎自己的感受。我象一台机器一样投入了常规的运作中,我只有一味埋着头心无旁骛才能尽量在下班前处理好手头的工作,招聘—考试—部门面试—出录用名单—安排新员工食宿,往往这一整套招聘环节完成就已经到晚上六七点了,晚饭顾不上吃,又得继续安排这批员工相关人事信息的归纳。工资组的同事等着要考勤,培训组的同事等着安排次日培训,档案组的同事等着要当月的人事档案,所有数据都必须从我这儿拿,每天我都要加班到十一、二点,不敢放松一口气,只要一积压工作,延误新员工上生产线操作,妨碍生产定单的按时交货,生产部门的经理就会给人事部施压,不断制造大同小异的矛盾。我是招聘组的一个重要成员,也是一架不重要的工作机器。

在繁重的工作量反反复复操作下,我觉得和车间的操作员其实差不离,从他们手中做出的是线路板,从我手上做出的就是经过一系列动作再收集来的人事档案。长时间在办公室办公晒不到太阳,生理上起了这样那样的反应,眼睛疼痛流泪、心境抑郁、易头疼、脾气也暴燥了。人对事物的了解与熟悉需要一定的时间,工作上除了主动的反省反思,尽量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之外,人也无法避免要审时度势权衡利弊。

我开始思考自己的处境了,人事部的职位级别是文员—高级文员—人事助理—助理主管—主管—高级主管。我当时的“事业”已经到了头了,因为主管都是从外面招聘的,不会内部提拔,只要不打算走,也就永远只能当人事助理,做着同样的事情,不会再有什么发展,等待着每年的年度调薪也许会给予些许安慰。我工作了这么长时间,连员工的暂住证是怎么办理的,还只是略知一二;如何处理工伤事故,也是同组的男同事去处理那些血淋淋的事实,我挨不上边。做为一名人事工作者,遇上了人事工作如此细化的企业,要学习到薪酬管理和培训管理是何其的难?办公室里存放着的人事制度、ISO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更是从来没有机会翻阅,那个小柜子里的册子只有主管级别的人才能看。

我突然害怕起来,我一直全神贯注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也不过是只见识到人事工作的冰山一角罢了。我开始希望有机会平行调入工资组或培训组,让自己多一个熟悉的工作内容,填补我因为反省而产生的空虚。我甚至开始羡慕那些外调成功的人事同伴们,她们有的去了QA部门、有的去了PMC,职位调整后接触不同的工作内容,工作经验也随即更新。象我这样工作内容单一乏味是很难长时间保持兴趣的,即使是抛弃一种烦恼,寻求另一种烦恼,我也认为是值得的,但我却没有机会了,于是我想跳槽。人事迭换频繁、尤其是人事经理(港方)一换,工作作风开始变得死板,一直关照着我相处和谐的主管也因高层人事变更而辞职,新来的一位人事主管行事糊涂,我由一个凡事都由自己作主的助理变成手忙脚乱,我扛不住这样的变迁,终于是收拾了包袱,离开这个给我谋生的喜悦和突然开窍的恐慌的企业。

当年我的一些同事到现在,还在这个企业工作着,屈指数来也有九载了,他们也有烦恼的时候,也有想跳槽的念头,但他们还是有人一直在工作着,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吧,如果我当时不离开,日子不会象后来这样过得千疮百孔,但我必须要离开,因为老低头走路,不抬头看天就只能是只井底蛙。

cynthia79 发表于 2005-3-11 12:12:00

RE:我的谋生求活生涯浓缩篇(1997-2004)(二)

看到这儿,我有几点想法.

1.如果从另一方面来看,楼主其实还是幸运的:从工作无从着落一下子就遇到这么好的机遇,迈进了人力资源(那时还是人事)的门槛.

2.这个公司有那么新员工要招吗?而且由于人事分工这么细,有这么多人来做,为何会出现做不过来呢?

我自己的亲身体验是一个人要做你文中所述的好几个组的工作内容.

另外,楼主所描述的工作过的这个公司的情况(待遇\工作时间等等),在广东很多工厂真的都是差不多.不光加班加点的干活,我还记得我们以前住的宿舍,肥大的老鼠大白天敢在我们脚边甚至脚背上窜来窜去.

其实很多在广东打工的人都是这么过来的.也是因为这样,我觉得楼主的这篇的确是很有代表意义,使我很容易就回忆起了自己的那段时光.

在此与楼主共勉一下.


3.虽然还没有看后面的内容,虽然楼主在文中说:"如果我当时不离开,日子不会象后来这样过得千疮百孔",但是我相信楼主比起你当年的你自己,还有那些还在这个公司工作的同事来说,已经看得更远走得更宽了.
就像楼主在此贴中最后说的:"因为老低头走路,不抬头看天就只能是只井底蛙。"用户“cynthia79”于2005-3-11 12:22:02编辑过此帖。

苏落 发表于 2005-3-19 16:35:00

RE:我的谋生求活生涯浓缩篇(1997-2004)(二)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们当时平均二,三天招四,五十名员工,从早上九点准备到厂门口接人,就开始考试,量身高称体重,检查证件,人事部先面试一轮,再分配部门面试一轮,确定录取名单,拿到名单时,已经是下午六点七点了,再给新录取的员工安排食宿,我要回办公室,给他们制作白班厂证,夜班厂证,厂证要盖章,章不在我手里,要等.然后是开机过塑打孔穿夹子,要写工卡,写饭卡,开住宿单,检查每一个人的证件是否齐全,不齐的要做登记........这样一来,不干到晚上十一、二点,我是做不完的。

鲁西西 发表于 2005-7-5 16:40:00

RE:我的谋生求活生涯浓缩篇(1997-2004)(二)

不知为什么
看完第一部
我一直感觉笔者是个男子

鲁西西 发表于 2005-7-5 16:43:00

RE:我的谋生求活生涯浓缩篇(1997-2004)(二)

每天我都要加班到十一、二点,不敢放松一口气,只要一积压工作,延误新员工上生产线操作,妨碍生产定单的按时交货,生产部门的经理就会给人事部施压,不断制造大同小异的矛盾。
头一次看到人事工作人员这么重要 叹

玉珏 发表于 2005-7-26 22:00:00

RE:我的谋生求活生涯浓缩篇(1997-2004)(二)

心酸自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谋生求活生涯浓缩篇(1997-2004)(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