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谋生求活生涯浓缩篇(1997-2004)(三)
人才招聘会是我常去的地方,我曾做为招聘方招人,也做为应聘者不断接受着盘问和拒绝,由于这种双重的心理体验使我特别的体谅求职者,我永远也做不出那种因为占心理优势而咄咄逼人的嘴脸。而参加招聘会的企业代表,并不都是人事部的人员,有的是老总有的是其他部分领导,有的干脆就是跟着来玩的,看到他们的水准是如此的不专业,我望而却步。(这些还是后话)我谋生的第二家企业是东莞的一个鞋厂,面试人收了我的简历之后就当场拍板,我应聘的是“人事助理”,很高兴啊,一去招聘会就有收获,看到他们单位贴出的办公室照片,似乎不错。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我去单位报到,先看了一本员工守则,然后安排住宿,所有的条件在上一家企业比较起来,就差强人意得很了。一间屋里住十二个人,我相当的不习惯,但还是忍了,想想应该看看这家企业究竟如何再做打算。又是将就了一夜。
第二天去人事部上班,就一间小屋子,当时是99年的8月,骄阳当头,给我安排工作的一个女孩子给我说,老板认为人事部不产生效益,不用开空调,吹风扇就可以了。我留意到这个所谓的人事部,门牌上标注的是接待室。
人事部除了我,还有两个人,一个男孩子负责工厂的板报事务,另一个就是安排我工作的女孩,看样子她是老员工,主持着所有的事务工作。她告诉我,员工上班后,我要先去查他们的卡有否缺勤迟到做登记,然后去饭堂跟会计一块儿登记当天的伙食购买情况,然后诸如此类的零碎活儿。
我一下子就失落了,这不是我想象的工作,我要得到新的知识,不是这些老生常谈的事务性的工作,我的心里堵得很。
那女孩子和我说了许多有关这个鞋厂的情况,包括我的工资。这个厂的文员级别划分有六级,见习初级文员—初级文员—见习中级文员—中级文员—见习高级文员—高级文员,工资待遇由八百到一千五百不等。我是属于最低一级的文员,月薪八百!
原来我这“人事助理”就是见习初级文员,这个女孩子是中级文员,她还是我的领导,我在第一家公司做的工作,她都在做着,我不过是打杂中的打杂,我暗自悲怆。
是的,我又收拾包袱走了,我承受不了这样的巨大落差,我还是不了解市场,大的企业是相类似的,小的企业各有各的不同,怪异的现象出层出不穷。
于是我又找啊找啊找,9月的时候,找着一家港资电子厂,又是当人事助理。我想,象我这样嘴巴不会说,老实巴交有一说一的人,就得找份工作踏踏实实的干,吃点苦没有关系,学到知识是关键,我丝毫不知道,我就是一个走不进主流的边缘人。当时我二十三岁。
那时,我依旧不懂人情世故,性子耿直,但已经会察言观色了。
人事部也还不叫人力资源部,人事部兼管着行政的一些事务。
我有一个直接的上司,人事吴主管,一个四十岁的女人;上司的上司,行政人事陈经理,一个五十岁的女人;还有三个年轻的文员。其中有一个文员负责招聘培训的要辞职了,于是我来了,可是我在想,为什么不招一个文员来顶替,要一个人事助理呢?
我来的第一天就完全知道如何去做各个环节的工作了,所有的事情做得干净利落,但一直对他们的工作方法不太瞧得上眼,连个数据库也没有,所有的人事工作都是手动操作,用纸记录,人事部的电脑仅仅是用来打通告的。很快我就发现,人事部又是一个附属的服务部门,没有地位,任人差遣,落后的管理模式没少让我吃苦头,我再次觉得不适应。
大凡大型的制造业,需要大批的流水线操作工之外,也要每周到人才招聘会招管理人员,我的主管间或的有时带我去,有时带那两位文员去,老实说,我感觉相当别扭。我从来在招聘上没有提问他人的经验,因为主管不让我插手,我只起到坐在旁边收集简历的作用,这让我深深意识到职位分工不同的区别。我在后来的找工作的经历中,被人问起你说你做招聘工作,谈谈你是如何招人时,我哑口无言。人事工作给我造成的自卑感和不可越界的意识严重的扭曲了我的意志。
人事工作上的管理苍白无力,下达的命令不明确,经常朝令夕改,随着上面的情绪变化,下面常常不知所措。两位老总并没有多少企业管理的文化和见识,却有生杀大权,好大喜功,还要染指厂里的漂亮女工,一切让我无法接受,我想着冬天来了,让我安心过渡到春节,回家再好好做个修整。
我一丝不苟的做着我要做的工作,可我明显觉得自己不讨人喜欢,象家族式的企业,我是外人,无法虚情假意的附和其中,我看到所谓的秘书要亲手给老总盛饭,陈经理被训个狗血淋头。有一次老总参加招聘会,司机找地方停车,老总和经理、主管先去,留下我说要等司机泊好了车再进会场,我左等右等都等不来人,又担忧老总他们等得急,不得不回去复命,回到展位上看到司机正和老总谈笑风生,我的眼泪差点掉下来了。我好歹是一个员工,不是侍从啊。
工厂正在赶一批大订单,需要大量的女工,我每天都在进行招聘和培训工作,声嘶力竭,在周日,办公室所有的人都休息了,而我守着招聘工作孤军奋战。我以为我做得很好,但我不会来事。活儿多干没有会在意,干得不满人家的意了就招来吆喝,我非常受不了陈经理的嗓门,五十岁了,当年的公社干部,现在的行政人事经理,没功劳也有苦劳,她连最基本的人事管理技能都没有,一切靠着吴主管张罗,可她又喜欢在老总面前表现,出鸡毛蒜皮的小主意。我们经常无法揣摩事情要怎么做才好。最要命的是当我在做事的时候,她当时大家的面指指点点,使人威信全无。
人事制度上对员工的行为处罚,相当的不人道,每个人都有机会被罚,不管理由充分与否,我这个人事助理当得特别郁闷。有一次就是因为秘书的胸卡的事情,说是引起老总的极度不满,陈经理要我写检讨书,还要扣钱,我闷声不吭。过两天不见我行动,她又追问了一次,我说我不写,不是我的错,当时写胸卡时还特地问过主管该怎么写的。我的主管把事情扛了下来,晚上在自己的宿舍小书桌上用自己买的纸写了一百遍“保证以后再也不发生这样的事情了”,因为老总说,不许用公司的纸张。
陈经理说我对行政工作很不主动,我这才明白,原来行政的事情与我有关,之前从来没有人说过。晚上在生产线员工在饭堂吃饭的时候,我要去巡视,如果有人把饭菜倒在桌上,我要去扣他们的钱,如果抓不到人,就要扣我的钱,我觉得可笑,这种事情可操作性太差,干脆直说不想给我发工资就对了,一个饭堂这么多员工,你一转身他就可以把饭倒桌子上,你再转身,他已经拍屁股走了,怎么抓人,什么馊点子?一个公司在对待员工的态度上变着法儿苛扣工钱,这个公司的文化就相当有问题。
我的看法
以下是引用苏落在2005-3-11 10:52:27的发言人才招聘会是我常去的地方,我曾做为招聘方招人,也做为应聘者不断接受着盘问和拒绝,由于这种双重的心理体验使我特别的体谅求职者,我永远也做不出那种因为占心理优势而咄咄逼人的嘴脸。而参加招聘会的企业代表,并不都是人事部的人员,有的是老总有的是其他部分领导,有的干脆就是跟着来玩的,看到他们的水准是如此的不专业,我望而却步。(这些还是后话)
**************
我很赞同楼主这段话.有些招聘者在招聘中常有失去礼仪的一面.
对于最后一段所述的员工将饭菜倒在桌上的现象,抛开工作职责范围问题、及公司为此要抓员工扣员工钱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我个人觉得员工此举是不当的。不论在哪个厂,不论是从珍惜粮食、还是保持清洁卫生来讲,这种行为是被禁止的。如果是员工吃不完可以倒专门的垃圾桶中去;如果是饭菜不好,公司不把员工当人看,员工可以提出意见、抗议甚至可以走人,但是直接倒饭桌上是真的不行的。在很多比较正规及公正对待员工的厂里,对于第一种原因,要控制还是有办法的,可以通过日常培训教育员工,培训后也有类似发生,可以有专人在就餐时间在餐厅监督,对违反之人予以合适的处罚是不为过的。
至于文中出现的老板、经理等管理者,相信这样的人大有人在,但若是一个要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公司,日后这种人必将不断被剔除出局。
RE:我的谋生求活生涯浓缩篇(1997-2004)(三)
问题在于监管是有漏洞的,厂方只意在罚钱,如果我抓不到人,被罚的人就是我,这个问题已经是本末倒置了,谁也不愿意背这样的黑锅.很好理解,在外面吃饭,我们都可以把饭菜挑出来搁桌子上,所以这些员工也认为他们可以这么做.厂方是一厢情愿的找种种理由去罚钱罢了,越罚越有人捣乱,制度只是摆设.培训的事情根本没有人上心.关键也在于没有人懂.RE:我的谋生求活生涯浓缩篇(1997-2004)(三)
我到觉得可以理解因为我明白
企业不会给员工吃的很好的
也许比班房的要强一些罢了
所以
我到很支持勇敢的员工
RE:我的谋生求活生涯浓缩篇(1997-2004)(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