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泉:从“门外汉”到专业的HR行者
林永泉:从“门外汉”到专业的HR行者文/十日天
2005年4月1日,中午14点。时代皮具的厂区办公室静悄悄的,员工们像往常一样埋头于繁忙的工作,他们不会有人注意到,人力资源部的接待室虚掩着,一个举止干练的男人正在讲述着他的HR故事:15年前他是大学学生会主席兼书记;毕业后他是当地团委书记“钦点”入职政府机关的唯一学生;在教育系统奋战了4个年头后,他南下广东当了一个跟HR根本沾不上边的基础员工……15年后,他是一家颇具知名度的港资企业HR部门领导人之一。他就是林永泉——时代皮具制品厂有限公司人事部副经理。
南下寻梦,开启HR生涯
1990年,对于刚刚大学毕业的林永泉来说,可能不会想到,他选择的化学专业会让他和HR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而决定了他以后的职业方向。不过,对于在教育系统工作了4年时间的林永泉而言,也许更没想到,自己以后会和行政、人事“打上交道”。
做老师本来就是一个“沟通”的职业,在教育系统的4年时间里,林永泉深刻地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沟通,就无法了解工作进度,管理者就无法输入信息。没有沟通,工作协作就不可能,组织就会因此而解体。而如果沟通是有效的,它能促成更高的绩效和工作满意感,大家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工作并体验更多的参与感。通过运用“沟通”这座桥梁,双方能安全地跨越因误解而往往使人隔绝的鸿沟。或许这对于以后林永泉从事HR工作,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90年代初,广东的改革热火朝天,“东西南北中,创业到广东”充斥着中国大江南北,看着身边的朋友纷纷南下寻梦,林永泉也开始重新思考着他的职业生涯。 1994年,林永泉放下拿了4年的教鞭,开始了他的南下寻梦。而他南下的第一站是在中山小榄的一家公司工程部任职。
“虽然做的和HR完全不沾边的工作,但那段时间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在工程部工作的日子里,林永泉计算着各式各样的流程工作,这可是考验一个人的逻辑思维,稍有数据偏差就可能会给公司带来损失。一年半的时间,林永泉的思维已经练得非常“韧厚”,各项的流程工作对于他来说已经游刃有余。这个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初涉HR领域,进入一家大型外资企业的HR部门。
HR历练,天赋崭露头角
初涉人力资源的林永泉开始去适应和以前完全不相同的工作环境,每天协调着各种各样不同的事情,处理各种各样复杂的人际关系。招聘计划、薪酬设置、制度规定、岗位规划,林永泉重新认识到人力资源的复杂性,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处理着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在工作中,林永泉在HR上的天赋逐渐崭露头角。他到人才市场招聘,往往能够出奇制胜招到合适人选;他制定人事制度,往往能够却中脉搏贴近公司文化;他规划岗位职位,往往是点面具到颇具新意。正因为如此,林永泉担任了伟易达人力资源部主管。正是从那一刻起,林永泉脑子里闪出一个念头,原来,我要做的就是人力资源!
从那一刻开始,这个念头再也没离开过林永泉的头脑。为此,他买了很多人力资源方面的书籍,白天工作,晚上就在家里看,边看边琢磨。这时候,他认为一个广阔的世界在他的面前展开,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全权抓人力资源,在这里他的HR能力得到了验证,他在HR行业取得的成绩和深厚的经验引来了多家企业抛来的“橄榄枝”,其中有不乏在国内外行业上具有领袖地位的企业,像镇泰集团、富士高。
是什么原因能够让林永泉得到众多企业的青睐?“这么多年来的工作和发展,我对人生和事业积累了一些体会,要做事,必须学会做人做事,有大有小,但不论大事小事都要与人打交道。我的理解是,只有学会做人,才能做好事,企业才能兴旺发展。对于“做人”这个问题,并不是如何的八面玲珑,而是要树立起一个正确的人生观。” 林永泉的坦白就像他这个人一样直率,跟他交谈的人都觉得他很爽:没有过多的话,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让人很乐意与他一起交流沟通;而跟他交谈之后的人都觉得很爽:思路清晰,逻辑思维强,打开话匣子,话题一环扣一环,不自觉地延着他的话一直就这么“奔”下去,听着他的故事完全就是一种听觉享受!
入职时代,建立统一价值观
对人生观的理解,每个人的理解可能各不相同,一个人在企业中,他的个人价值观是否与企业的价值观保持一致。只有一致的价值观,他的做人处世才会“大器”,他就有可能有“大成”。因为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和一个企业的价值观永远保持一致,在某一段时间内保持一致,个人就会有他发展的空间,成长的机会。
而林永泉对个人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是这样理解的“全力投入,最得最好” 。时代皮具素来对人才的要求非常严格,而港资企业的作风向来是务实第一。在林永泉来之前,时代皮具HR主管职位换了一个又一个,短短半年的时间就走马看花似的换了三个人,刚刚来到时代皮具的林永泉意识到,要想在这里找到一席之位,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要建立一批批有共同价值观的员工将企业带向兴旺,企业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才能不断发展。
一个企业再怎么不完善,它能够在市场上站立脚跟就一定有它存在的道理,林永泉开始深入一线调研,思考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够让员工更好地适应企业文化,修订哪些制度才更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经过几个月后,当他把修订的制度、手册拿出来之后,他又立刻觉察到如果办一份能够“刻录时代成长历程、丰富时代企业文化、网罗内外有益资讯、活跃员工业余生活和拓宽员工知识空间”的企业文化报的重要性,于是他又开始了筹备企业文化报的工作中。“后来,因为企业发展需要,2个月时间内员工把自己的住宿搬来搬去,而员工积极配合无任何的怨言,这份企业报起到了凝聚员工向心力、让员工意识到与时代同前进的作用。”
(待续)
RE:林永泉:从“门外汉”到专业的HR行者
人事改制,化解“民工荒”2004年4月,东莞厂商开始发现工人不那么好招了。有的企业当月该厂计划招聘一线普工200名,按照以往的方式,厂方在厂门口贴了一张招聘启事,“以前启事一贴出去,就围满了人,招100人能有上千人来应聘。”的局面成了历史,而现在招聘启事前人影寥寥,贴了一周只有七八十人来应聘,招聘时间不得不延长。
“没错,珠三角出现了民工荒,但时代拥有自己的品牌和通过人事改制,公司不但没遭遇到民工荒,反而降低了人力资本,改制的效果也立竿见影。”改制的情况林永泉历历在目,说起来仍然是激动不已。
原来之前的时代皮具一线员工加班时间很多,到了晚上还在打疲惫战,员工休息不好,生产效率自然高不到哪里去。林永泉发现这一情况,他自己慢慢琢磨,如何让员工减少加班时间而不影响公司的生产进度。于是他找到同事一起商量如何进行改制,拿出怎么样的方案才能够在企业顺利实行。在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计算分析后,方案出来了,改制后的加班时间比原来减少了足足三个小时,但面对的一个严重后果是,对于这么一个大企业,如果到时候完不成公司的生产计划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改制后能不能如期带来效应?“当时压力很大,但痛苦是短暂的。”二个月后,林永泉和公司的同事惊喜地看到,车间的效率高了,资源节约了、出产率高了,员工的整体精神好了,而公司铁定的生产进度一点也没落下。改制后,公司又投入300万装修建员工宿舍,每年拿出一千多万元改善员工福利待遇,这些举措得到受到员工的捧举,传到外面,其他不是时代皮具的员工都羡慕不已,一时之间,“时代皮具好”的口碑在当地流行起来。
“工资高了,福利好了,加班少了,学习多了,员工的流失率还会高吗?!”或许关于民工荒不是那么简单,但通过人事改革,却是让人实实在在感受到时代皮具的精神所在。
“紧跟时代的脚步向前跑!”这就是林永泉。我们也应该坚信:有了曾经的付出和以后加倍努力,成功就不会太遥远。
RE:林永泉:从“门外汉”到专业的HR行者
这是我写的系列HR专访之一。欢迎诸位朋友批评指正。RE:林永泉:从“门外汉”到专业的HR行者
页:
[1]